APP下载

沂蒙山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及构造研究

2022-08-17周付彬

地质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第四系枣庄岩性

周付彬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山东济宁 272100)

1 概况

1.1 位置与交通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鲁中南山区的南部,处于枣庄市和临沂市的部分区、县。区内交通便利,附近有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枣木高速,244、245省道纵贯全区,县、镇级公路纵横交织,交通条件良好。

1.2 地形地貌

研究区中部凸起,四周地势较低,有海拔800 m以上的中山,有向四周逐渐过渡的低山丘陵,有断陷盆地及山间平原相间展布。中山地形陡峻,低山丘陵单斜构造发育、侵蚀与岩溶地貌显著。

2 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层分布

本区位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的南部,分布地层有:新太古界泰山岩群,新元古界南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和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基岩主要出露在中部及北部低山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工作区总面积的70%。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分布面积较广的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时期的花岗岩、闪长岩,与新太古界泰山岩群的黑云斜长变粒岩共同构成本区的结晶基底。

2.1.1 新太古界

2.1.2 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仅发育南华系土门群,自下而上分为二青山组和佟家庄组,呈条带状出露。

二青山组(Nh1e)仅残存砂岩段和灰岩段,主要岩性为含海绿石中粒石英岩状砂岩夹硅质页岩和蛋青色、紫红色粉晶灰岩,由东南向西北变薄并尖灭。

佟家庄组(Nh2-3t)主要发育砂岩段,岩性为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钙质砂岩和砂质砾岩等,由东南向西北变薄并尖灭。

2.1.3 古生界

主要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

寒武系、奥陶系连续分布于除桑村穹窿、陶枣盆地腹地及枣庄市中部以外的大部分区域,为一套海相沉积地层。其中寒武系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露头较好,分布范围及岩性变化受构造控制作用显著。奥陶系主要分布于羊庄盆地腹地、陶枣盆地周边、艾湖向斜核部,官桥断块北部和荆泉断块北部有小面积分布。

石炭二叠系主要分布于陶枣盆地中部、官桥断块东南部地区,羊庄盆地赵庄向斜核部有零星分布,岩性为一套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建造。绝大部分隐伏于较薄的第四系之下,陶枣盆地中部区域残丘地带可见零星露头。

2.1.4 中生界

仅发育侏罗系淄博群三台组,零星分布于陶枣盆地中北部地区,面积较小,几乎全部被第四系覆盖。以紫红色砂砾岩夹粉砂岩为主,具有二元结构。

2.1.5 新生界

新生界可分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古近系主要分布在陶庄盆地北部和羊庄盆地出口西部的山前地带,范围受断裂构造控制,大多被第四系覆盖,陶庄盆地北部可见零星露头。岩性为杂色砾岩、浅紫红色含砾砂岩和砂砾岩。

新近系白彦组(N2Qpby)贴附于下伏基岩表面,为残余剥蚀体,呈透镜体或巢窝状零星分布于碳酸盐岩低山丘陵顶部及肩坡地带,面积较小。岩性为灰黄色至黄褐色砾石层、砂砾层,产金刚石,厚度0.5~1.0 m。

第四系沉积物类型可分为冲积、洪积、坡积、残积等,广泛分布于山间盆地、山间谷地及山前地区。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粉土。新薛河古河道及现代河谷地带分布中粗砂、砂砾石层,厚度一般小于15 m。由老到新依次划分为山前组、临沂组、沂河组,如图1所示。

图1 第四系分布位置图

临沂组(Qhl)分布于河流谷地两侧,形成河流Ⅰ级阶地。岩性主要为土黄色粉土、含黏土粉砂、粉细砂等,厚度0~11 m。

沂河组(Qhy)分布于现代河床及其两侧、河漫滩等地,厚度一般小于5 m。岩性主要为灰黄色砂砾层、混粒砂、细砂、粉砂和含砾粉质黏土。

3 地质构造

3.1 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分区位置

本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华北板块(Ⅰ)鲁西隆起区(Ⅱ)鲁中隆起(Ⅱa)的南部。纵跨尼山—平邑断隆(Ⅱa9)和枣庄断隆(Ⅱa10)两个Ⅳ级构造单元。以枣庄断裂为界,南北分属枣庄断隆(Ⅱa10)的峄城凸起(Ⅱa101)和尼山—平邑断隆(Ⅱa9)的尼山凸起(Ⅱa93)两个Ⅴ级构造单元。

3.2 地质构造单元

区内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发育羊庄盆地、陶枣盆地和桑村穹窿,其中羊庄盆地和桑村穹窿属于尼山凸起(Ⅱa93)的一部分,陶枣盆地属于峄城凸起(Ⅱa101)的一部分。

羊庄盆地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四周高、中间低的向斜构造盆地。西以化石沟断裂为界,南至枣庄断裂,东部和北部至地表分水岭。

陶枣盆地西起薛城区陶庄镇西部,东至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以东,由西部的陶庄向斜盆地、中部的杏峪—遗棠褶皱带及东部的枣庄向斜盆地共同组成。近东西向展布,范围较为开阔,长约45 km,宽约16 km。

桑村穹窿位于工作区西北部,呈近南北向的椭圆形分布在以桑村为中心,中心地带为新太古代至中元古代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该构造区地势低平,第四系覆盖严重,周围和内部穿插出露中生代苍山序列花岗闪长玢岩、角闪闪长玢岩等不规则侵入岩体。

3.3 主要地质构造

中生代以来该区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大的褶皱构造主要有艾湖向斜、赵庄向斜、陶庄向斜和枣庄向斜,断裂构造主要发育北西—南东向的长龙断裂、曹王墓断裂、枣庄断裂和近南北向的化石沟断裂。

3.3.1 褶皱构造

艾湖向斜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往北东方向凸起的弧形短轴向斜,轴部由三山子组白云岩组成;翼部由中上寒武系岩层组成,产状平缓。

赵庄向斜中心在羊庄镇小赵庄附近,轴向近东西,略向北凸,呈椭圆形。岩层由四周向轴部倾斜,由轴部向两翼依次出现石炭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

陶庄向斜位于陶庄—张范一带,北部边缘为枣庄断裂。该向斜大部被第四系覆盖,核部分布古近系,北翼被枣庄断裂错失,南翼由北往南依次分布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及寒武系,向斜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

枣庄向斜轴向与枣庄断裂东段走向基本一致,由牵引和挤压机制形成,近东西向展布,为一朝北西倾伏、南东翘起的复式向斜。范围西起齐村,东到税郭,整个向斜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岩出露较少,核部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

3.3.2 断裂构造

长龙断裂位于工作区北部,全长约55 km。东北盘分布新太古代岩浆岩和寒武系长清群,西南盘为寒武系九龙群。断裂带宽约20 m,带内发育不同性质的角砾岩、片理带和断层泥岩等。该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早期(燕山期)表现为左行压扭,中期为左行张扭,后期(燕山期)出现垂直升降,呈现高角度正断层迹象。

曹王墓断裂西起桑村穹窿,向东南穿越工作区三个图幅,为正断层。两盘落差200~300 m,全长约40 km,断裂破碎带宽十余米至数百米不等,带内见有角砾岩和挤压碎裂岩、糜棱岩。两盘岩层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牵引弯曲。

枣庄断裂,也称北山断裂或陶枣弧形断裂。是羊庄盆地和陶枣盆地的分界线,全长约45 km,断距1500~2000 m,断裂带宽4~7 m。

东凫山断裂西起桑村穹窿东部边缘,往东南延伸至凫城镇东部尖灭,总体走向北西,两端倾向北东,中间倾向南西,全长约25 km。

化石沟断裂位于羊庄盆地西部边缘,分布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侏罗系、石炭系碎屑岩。

抱犊崮断裂位于枣庄市幅中北部,西南与曹王墓断裂相连,东部延伸至长龙断裂,全长约20 km。主要由两段组成,西段走向北北东,长约4 km,发育断层破碎带和张性结构面,断裂带宽2~10 m,东段走向东西,长约16 km。分布寒武系九龙群和长清群,新太古代侵入岩。

4 岩浆岩

主要分布在桑村穹窿、长龙断裂北部、抱犊崮断裂西北部及陶庄盆地的西南部。此外,在马头官庄村一带,沿曹王墓断裂带有零星的侵入岩体分布,总面积约270 km2。主要出露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时期侵入的闪长岩、花岗岩。

4.1 新太古代岩浆岩

黄前序列(Ar3H)零星分布于枣庄市中北部,脉状顺层侵入泰山岩群或呈包体状产于峄山序列侵入体中。岩性以中粒角闪石岩、角闪辉石岩和透闪石岩为主,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或片麻状构造。

南涝坡序列(Ar3N)在书房水库上游有局部出露,呈包体状产于峄山序列侵入体中,岩性主要为粗粒角闪闪长岩。

峄山序列(Ar3Y)主要分布在枣庄市幅和桑村穹窿,是区内侵入岩的主体之一。一般呈岩基或岩株产出,也有呈岩脉状侵入于泰山岩群变质岩中的。岩性由老至新分为细—粗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粒或巨斑状中粒黑云母石英二长闪长岩、斑状或片麻状细—粗粒花岗闪长岩,岩石具半自形粒状、鳞片粒状变晶和花岗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

傲徕山序列(Ar3A)主要分布在长龙断裂以北,构成该区主要的基底岩系。呈岩基、岩株状产出或呈岩脉侵入于峄山序列岩浆岩体中。岩性主要为中粗粒或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前者具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后者具花岗结构、糜棱结构,块状构造。

红门序列(Ar3Hm)在长龙断裂以北呈脉状侵入于傲徕山序列中,分布零星。岩性主要为细粒花岗闪长岩,具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4.2 中元古代岩浆岩

零星分布于桑村穹窿南部,仅有牛岚单元,是中元古代地壳固化后的一次基性脉岩活动形成。呈脉状沿断裂产出,岩性以辉绿岩为主,中粗粒辉绿结构,块状构造。

4.3 中生代岩浆岩

主要分布于桑村穹窿及梁邱东南部,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分为铜石序列、沂南序列和苍山序列。

铜石序列(J2T)主要呈脉状侵入,大部分分布在梁邱,陶庄南部有少量分布。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石英正长斑岩、粗粒正长斑岩和中细粒闪长岩,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沂南序列(K1Y)仅在桑村穹窿南部边缘及陶枣盆地西南部有零星分布,呈脉状侵入。岩性主要为细粒角闪闪长玢岩和角闪闪长玢岩,具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苍山序列(K1C)主要分布在桑村穹窿,呈岩株或岩床状侵入,岩性主要为中粒石英闪长玢岩和粗粒花岗闪长玢岩,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5 总结

研究区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发育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其中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大面积分布于低山丘陵及山间盆地,面积占到工作区面积的70%以上,为岩溶地下水分布与赋存提供了的丰富物质基础。主要构造单元有羊庄盆地、陶枣盆地和桑村穹窿。主要褶皱构造有艾湖向斜、赵庄向斜、陶庄向斜、枣庄向斜。断裂主要发育长龙断裂、曹王墓断裂、枣庄断裂、化石沟断裂和东凫山断裂。

猜你喜欢

第四系枣庄岩性
渤海湾西第四纪以来差异性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女子存入银行一百万五年后仅剩一元
基于无人机测绘-物探-钻探组合技术的某场地第四系地层特征研究
江苏丹阳地区第四系物性特征研究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青海化隆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测斜仪在钻孔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