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与纺织品设计融合探讨

2022-08-17盛翠红范立红

纺织报告 2022年7期
关键词:纺织品技艺文化遗产

盛翠红,范立红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表现出的具体内容和样式,丰富了民族主体文化,并与之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倡用教育来促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基于“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1]。这个认识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来说极其重要[2],是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3]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应该成为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特色植入这一阶段的教育中,不仅会使大学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者,更有可能使部分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当下,在年轻一代中,普遍存在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够自信,以致传承意识淡薄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纺织品设计现状

“纺织品设计基础”是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应接轨时尚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国外纺织服装设计大量采用中国民间元素,如剪纸、刺绣、传统纹样等,使织物具有别样的东方艺术美,但国内纺织品设计却缺乏对中国传统特色的提取使用,这一方面应向日本、韩国高校学习。在日本、韩国的培养模式中,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实践课程以及创造力培养课程外,还有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4]。

因此,对于纺织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工艺技术+艺术模式,好的艺术设计需要好的技术来保障其创意和品质,同样,精致的技术也需要艺术去提高附加值[5]。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求,提出在“纺织品设计基础”课程中增加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提取等内容,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造型、图案、色彩、技艺等元素,培养文化创意设计和研发人才,增加产品创新力和活力,同时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与纺织品设计的融合方式

2.1 “纺织品设计”课程理论与纺织类非遗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类称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蜀锦、宋锦、云锦、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织锦、扎染、蜡染、香染、蜀绣、苗绣、刺绣、传统纺织技艺等[6],这些都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的艺术积淀和智慧结晶,有体现民族特色的花纹、色彩、图腾等,也有体现人类智慧的技艺。

将纺织类非遗与“纺织品设计”课程结合,如在讲解棉及棉型织物设计时,可以讲述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讲解毛型织物设计时,可以讲述传统毛纺织及缂毛技艺;在讲解丝织物设计时,可以讲述宋锦织造技艺、缂丝织造技艺、少数民族织锦技艺、蚕丝织造技艺等;在讲述麻织物设计时,可以穿插夏布织造等。每一项现代纺织技术都有传统技艺的影子,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参与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中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将上升至理论高度。

2.2 纺织品设计结合非遗特色实践

在纺织品设计实践环节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提取传统纺织类非遗特色,如将“绣”的技艺或传统图案引入产品设计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挖掘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如剪纸、版年画、民俗图案等,将非遗图案进行衍生,借助织物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在设计作品中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研发文化创意产品,或传承传统工艺技术,如缂毛工艺的通经断纬可形成立体风格织物。

以缂毛工艺技法为例,缂毛是一种古老的编织工艺,由于作品厚重粗犷且生产耗时,现主要以观赏性工艺品的形式呈现[7]。图1为学生汲取缂毛工艺、剪花工艺精髓,利用现代织机及织物组织结构织造的作品图。学生在设计及织造过程中,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探索多种表现形式,通过不断调整工艺技巧和技术方案,形成最终作品。

图1 学生非遗传承作品

作品既体现了缂毛及剪花技法,又融入了现代织物组织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立体结构及色彩表达。缂毛工艺“通经断纬”形成图案主题,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不同色彩及肌理,剪花提供立体效果,现代技艺与传统技法的结合,可推动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3.1 教师引导

纺织品设计知识面广、流行信息量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服装和面料市场了解纺织品设计的新元素(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新功能),感知色彩花型、面料特性的流行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可以通过传统纹样、非遗特色实例,引导学生把零散的专业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2 通过面料大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将面料大赛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层次,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纺织相关赛事,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如参加“红绿蓝杯”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互联网+纺织等各项赛事,进一步培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进行面料综合设计的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参赛作品既有面料创新设计,又有面料图案设计,涵盖技术类设计和艺术类设计[8]。

3.3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通过校外培训、下工厂实践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从事纺织品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多走访特色小镇,采集民间手工作品,学习非遗知识。

3.4 学生走访活动

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组织学生参观陕西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解、发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更多的关注。

3.5 成立纺织品创意设计小组

由教师带队,汇集对创意设计有兴趣的学生参加,通过调研、设计、织造等流程,将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一方面了解非遗特色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完善纺织品设计知识结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院也可以设立纺织品花型设计中心、创新设计基地等,引导学生开展创意设计到试样的全程技术创新。

3.6 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办讲座

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来校办讲座、报告会,同时与在校老师共同开展非遗研究,推动相关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9]。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纺织品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与非遗特色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既掌握现代纺织技术,又熟悉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纹样图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纺织品创新设计能力、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等。

猜你喜欢

纺织品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2018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