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

2022-08-17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开发区实验学校汪先阳

青年心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汪先阳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项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强化“四个自信”,建立和谐共存的人际关系,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突显英语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发展格局赋予英语学科教学的责任和使命。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加强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可以帮助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而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将中西文化有机地结合与碰撞,能够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与厚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教学应与文化相辅相成,而不只是单一的语言化教学。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与积淀,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应得到保护、关注、重视、弘扬与传承。在英语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品格愈发受到重视与关注。对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进行培养和发展,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学习跨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关注。

一、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实现学生人格完善和精神丰富的双重保障

英语学科教学隶属于语言类学科教学的范畴,不仅具备工具性的特点,英语语言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人文性。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关注它的人文性特征,将实践教学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一起,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有清楚的认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力量,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了解独一无二、璀璨炫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其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如学习孔子、孟子、庄子等的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使表达更加顺畅

在与讲着地道流利口语的外国人交谈时,如果你只会一些日常的“吃饭”或者“天气”相关的话题,此番交谈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想与外国友人的交谈变得活泼有趣,应该具备与外国友人进行深层次交流的能力,向外国友人宣传介绍我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但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匮乏,即使英语口语说得再流利,也无法做到侃侃而谈,更不能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生动形象地讲解给外国友人听。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内容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与外国友人对话时更加顺畅。

(三)丰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英语作为一门区别于母语体系的外语,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讲既陌生又困难。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单纯的书本教学都是枯燥乏味的,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如果英语教学课堂上能有效地融入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还可以拓展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进而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拓宽文化视野,达成中西文化同步学习、双向收获的高效目的。显而易见,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实践高效率地进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想要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记住英语单词、句型,是过去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但却彻底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传播和弘扬。因此,改变教学思路是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英语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用英文向学生进行表述和讲解,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还可以总结出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在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融入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既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又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在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适时地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将课本里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变得容易。例如:在该册教材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呈现,利用图片对文字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在Unit 6 Section B 2b 的图片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的场景进行了描绘。教师在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延伸知识点,把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节日习俗对学生进行更丰富的讲解,充分做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寻找合理的融合时机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的比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且富有活力,引起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要适时寻找、抓住合理的融合时机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九年级人教版新目标的教材里,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这一篇课文,文章第二段提及电影Kung Fu Panda 来说明电影可以让人放松下来,心情愉悦。这部电影里包含了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的“中国功夫”在这部电影里得以充分展现。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根据电影里的情节片段为学生讲解“中国功夫”这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英语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乐趣又极具意义。学生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学到了相应的英语知识,还对中国功夫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自然而然地,教师也顺利达成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三)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

英语教师应开拓创新,创设多种多样的英语教学方式,充分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通过小组互动,让学生用英语互相讨论和讲述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还可以对已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加以补充和拓展,在互动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对日常的阅读训练加以拓展,让学生增进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探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从世界局势和社会热点入手拓宽教学思路,就时事热点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透过时事背景分析和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总体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以适宜的方式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学习和了解的,无论是对思想境界的提高还是社会实践都具有巨大的价值。而在英语教学的内容中高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发展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下,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文化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基本任务,同时还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素养培养的责任。英语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多下功夫,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全面、细致而又深刻地融入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平台,搭设桥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基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中学生更加需要掌握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培养更强大的文化素养,牢记传统文化不忘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积攒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