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电影节:中国电影节展的“乡村路径”

2022-08-17刘建状金玉萍

电影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文化

刘建状 金玉萍

(1.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乡村电影节是以乡村为主体,以电影为媒介,表现和传播新农村形象,传递农民声音,讲好“三农”故事;通过电影评选、展映和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随着电影节成为电影和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众多备受关注的国际电影节成为研究的焦点,但对于广泛参与中国乡村建设的各类乡村电影节的讨论却始终处于“失语”状态。本文以新世纪以来陆续出现的各类乡村电影节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多次参展经历和长期实地调研经验,重点阐释中国电影节(展)所开辟的“乡村路径”,以及乡村电影节在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所展现的时代价值。

一、以乡村为主体:电影节的“乡村路径”

自20世纪末国家“2131工程”实施后,农村放映电影的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和发展。“2131工程”的核心即“电影下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丰富广大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乡村电影节也在21世纪初期开始明显增多,在全国各地以多种模式经营管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类乡村电影节大量涌现,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面貌相呼应,成为乡村建设过程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21世纪以来部分乡村电影节(展)(2) 乡村电影节基本情况为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参展经历和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其中,部分乡村电影节因各种原因已停办,或转为其他模式经营管理。

(续表)

从城市走向乡村,电影节的“乡村路径”是伴随着国家战略举措和乡村社会发展而形成的重要探索和转变。电影与生俱来的城市属性,使得电影节的发展也体现出鲜明的城市脉络。与世界各国电影节的发展历程相似,中国本土电影节也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厦门等现代化都市,展现城市的形象和性格,与城市的发展密切关联。电影节的“乡村路径”则更多体现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乡村电影节的主办机构主要是各级政府组织,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市级单位,在有限的条件下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周期的展映形式;还有一部分乡村电影节由民间团体自发形成,主要是商业机构和文化单位,以公益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乡村电影节以乡村为主体,虽然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展现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从文化建设层面来看,乡村电影节丰富了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传递科学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念,传播良好的乡村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乡村电影节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电影节打破了电影节展的常规逻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与一些知名的传统电影节相比,乡村电影节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艺术性、商业性和影响力方面有着明显不足,但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较强,时代责任感更为突出。相较于同样具有“官方”特征的华表(政府奖)、金鸡(专家奖)、百花(群众奖)等电影奖项,各类乡村电影节在扶持力度和关注度方面又普遍处于弱势。但不能因此忽视乡村电影节所产生的时代价值:虽不具备太多的国际视角,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虽不是万众瞩目、群星闪耀,但关注民生,关照“三农”问题;虽规模偏小,质量参差不齐,但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以电影展映为核心的小型乡村电影节开始大量出现,并呈现出乡村电影节“县级化”“村镇化”的特征和趋势。乡村电影节以新的形式延续了“电影下乡”的传统,成为主流思想传播和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以乡村为场域:多元主体的共同“在场”

乡村电影节通过在农村地区进行电影展映和发展相关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电影深度参与农民生活的文化场域,并以此构建起了一种新的乡村治理和发展模式。在这个场域内,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官方组织以及长期缺席电影节相关文化活动的农民群体,以电影为传播媒介、以电影节为交流平台,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共同“在场”,既完成了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也增强了农民群体的自我认同,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农民群体的“在场”

乡村电影节所营造的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场域,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农民节日。农民群体以不同形式的“在场”,不仅强化了自身的主体性,也借助乡村电影节拓宽了话语表达方式,强化了身份认同。

一方面,乡村电影节实现了向农民群体的赋权。农民群体不仅可以出席或参加此类电影活动,而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评选出喜欢的电影和影星。并且,为了强调电影节的主体性,一部分乡村电影节的命名也延续了“农民电影节”的传统。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如连续举办了八届的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以“农民的节日,电影的盛会”为主题,展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并由农民来完成各个奖项的评选。乡村电影节的参展制度和评审方式不仅打破了以往传统电影节在资本和习惯上的种种限制,也使得长期缺席影视文化活动的农民群体找到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另一方面,乡村电影节在主题设置和内容安排上也与农民群体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并增强了节日属性。2018年,在河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农民电影节,是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在全国多个分会场开展,以影视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广大农民群体共庆丰收。乡村电影节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农村电影工作者或乡村建设模范人物进行表彰,这同样也是凸显农民群体主体性的表现。从具体的节日符号来看,农民群体在乡村电影节中开始走上红毯参与各类仪式,逐渐成为电影节景观中一道新的风景线。“作为一种在电影节的规则制度内被创造的仪式,红毯与大众传媒是相互建构的。”除节日气息以外,乡村电影节也常常与地域民俗相结合,将电影文化融入各类庆典和仪式活动中。例如,鹤壁市碧霞宫在节庆时会安排电影放映,并由此形成了“碧霞宫暖寿”乡村电影节。

此外,作为乡村题材电影的“主人公”,农民群体以崭新的面貌在影视作品中出现,并通过电影节的平台进行展映和传播,这同样也构成了一种媒介化的“在场”。一方面作为言说的主体,农民群体通过乡村电影节形成了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又作为言说的对象,电影作为媒介记录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展现农民群体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从多个乡村电影节的举办形式来看,农民群体的“在场”延续了“电影下乡”时期所形成的露天电影传统。在此基础上,一部分电影展映活动开始以乡村电影节的形式运营和发展。露天电影往往是在一个较为开放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展映,且不涉及太多相关的文化活动,乡村电影节则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构建了一个意义多元的文化场域。这种“在场”既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传递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群体的新形象,强化了身份认同。

(二)“国家的在场”

由于乡村电影节的主办方往往是各级政府组织和文化单位,主题也与国家政策和战略密切关联,这也使得各类乡村电影节所形成的文化场域展现出“国家在场”的属性。并且,电影节的“乡村路径”也体现了国家在城乡发展方面的理念转变——致力于缓解城乡矛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电影节在评选和展映电影的同时也构建了自身的评价体系。“电影节的组织者通过选片主动回应各类文化现象,而电影人也根据社会政治环境,让作品成为话语,建构紧贴现实的银幕语境。”但是,很多国际电影节在强调自身话语体系的同时逐渐演变为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的交锋,而部分电影创作者也逐渐陷入这种评选和资助体系中,甚至带有某些新殖民主义色彩。乡村电影节在作品评选和竞赛方面体现出“国家在场”的特点,使得电影文化活动本身更加关注国内发展,现实意义格外凸显。乡村电影节围绕着关于“三农”问题的表述,主题也更加多元。以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为例,从近几年的获奖作品统计来看,不仅影片题材和类型多样,而且作品涵盖了中国多个地区的乡村新面貌,涉及主题包括乡村脱贫攻坚、生态治理、农民观念转变、农村支教、民风民俗、古村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并且,随着国家在城乡建设方面的理念转变,乡愁及返乡创业也逐渐成为乡村题材电影的热点话题。

各类乡村电影节在不同时期主题的变化也体现了国家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阶段进程和重要突破。纵向来看,在21世纪初期,乡村电影节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2000年开始举办的贵州农民电影节,展映数量较多的一类是帮助农民群众进行科学养殖和种植的科教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电影承载了传递科学思想的重任。随着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始全面推进。各类乡村电影节的主题也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所展映的影片以主旋律电影为主,乡村振兴题材作品明显增多。这一时期,乡村电影节已经不单纯是为了丰富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仅是一种带有启蒙意味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活动,而是以增强农民群体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思想传递。

很多小型乡村电影节的创办和运营仍旧依托或保留以往农村电影放映员的角色,不仅是一种致敬和怀旧,也体现了乡村电影节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价值。由此而言,从“电影下乡”时期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所引领的乡村电影节各级主办方,“国家在场”成为乡村电影节重要的文化基因和动力保障。

三、以乡村为议程:电影节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电影节是在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电影文化产业与乡村建设密切结合所形成的文化艺术活动。首先,与侧重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国际电影节不同,乡村电影节更加注重本土视角,是充分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符合时代语境的产业模式。其次,从电影节的城市经验来看,各类电影节往往与城市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保持着紧密联系,乡村电影节则聚焦相对处于弱势的农村地区。由此而言,各类乡村电影节其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议程设置,是通过电影及相关文化活动引导大众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发展,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一)新农村形象的传播与建构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此开启。在党的这段乡村建设历程中,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传播新农村形象、如何讲好新农村故事、如何以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这些都成为亟须考虑的问题。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记录和表现农村的发展,各类乡村电影节则为这类影像的进一步推广、传播和孵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乡村电影节激活了更多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改善了整体创作环境。乡村电影节最为典型的模式就是通过征集、评选和展映乡村题材电影,为这类影片提供了一个展示、传播和进一步扶持的平台。电影节的选片和评奖制度本身也是对电影的一种评价体系,对于乡村电影节而言,它为一些受限于制作成本或题材无法登陆商业电影节的影片,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和表达思想的平台。并且,电影节能够通过竞赛、获奖和展映的方式,为原本象征性的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提供了渠道和平台。虽然扶持力度相对较小,但部分乡村电影节所提供的资金奖励和人才培养也为乡村题材电影的后续制作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一种创作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乡村电影节构建了一个新农村形象传播和建构的重要“枢纽”,凭借一定的渠道优势,使得这类题材的影片能够更好地进入公众视野。各类乡村题材电影得以避免在商业化的浪潮中被淹没,同时这类关于乡村的“言说”和“声音”也拓宽了农民的话语表达方式。从几个规模较大的乡村电影节来看,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电影家协会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电影节,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评选和展映各类优秀作品,展现新农村形象。并且,通过分会场和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渠道优势以拓展覆盖范围。此外,微电影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强势传播路径,成为新农村形象传播和建构的重要载体,并出现了一些以微电影大赛为形式的乡村电影节。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主办的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以“微电影”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并形成了一定的国际视野。获奖影片通过电影节合作媒体和电影节官方渠道进行播放,尤其是微电影本身所具有的新媒体传播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乡村题材电影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通过各类乡村电影节,这些饱含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乡村题材电影得到广泛展映,不仅破除了大众以往对乡村的片面认识,传播和建构起了新的农村形象;还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在观影中增强自我认同。

作为大众传媒,电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重塑”地域形象的重要功能,大量乡村题材电影也发挥了传播和建构新农村形象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效被电影记录下来,并通过电影节的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肯定。“电影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介,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可以作为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乡村电影节虽然大多未形成国际视野,在电影贸易、影片创投、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活力,但在传播和建构新农村形象,推进国家战略实施方面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

(二)乡村电影节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电影节所开展的相关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一方面,电影节在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之后会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例如,形式较为公开的“碧霞宫暖寿”乡村电影节,通过将电影展映植入民俗节日,并形成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活动,带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仅2020年一届,播放电影约200部,观影人数超过了6万人。另一方面,借助乡村电影节所搭建的平台,各类乡村题材电影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地域形象的传播和建构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例如,乡村题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取景地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和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在电影播出后迎来大批游客前往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地区纷纷开始打造“电影打卡胜地”,借助电影中的取景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传播地域形象。虽然大部分乡村题材电影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远未达到这种效果,甚至一些电影作品未能通过院线传播,但乡村电影节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此外,借助乡村电影节合作媒体的推广,乡村题材电影所涉及的各类农副产品也将更多地进入市场,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乡村电影节以乡村文化和乡村建设为根本,在全国范围内以不同形式和规模出现,以文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电影节在展映和评选电影的同时,也开展乡村建设相关的主题论坛和签约合作。主题论坛为乡村振兴不断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签约合作则立足实际需求,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从近两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和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节所开展的活动来看,主题均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不仅有嘉宾分享和讨论乡村振兴的经验,更是推动了多个影视作品的签约和产业项目的合作。小型的乡村电影节也逐渐寻找到了自身的产业模式,如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促成了当地村镇与传媒类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乡村电影节的服务范围,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

随着电影节的市场作用不断强化,许多国际电影节逐渐显露出“电影产销会”的性质,而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价值却不断降低。乡村电影节的商业属性和影响力虽然有待提高,但却形成了密切参与中国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影视文化活动。

结 语

电影节的“乡村路径”实现了电影文化产业与乡村建设的紧密结合,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文化场域。乡村电影节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也实现了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不仅传播和建构了新农村形象,也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并且,随着电影节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对于乡村电影节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研究的“乡村转向”。如果说各类国际电影节的研究主要放置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意识形态的交锋,那么中国乡村电影节的研究则应当更多地聚焦本土,对电影节如何介入主流思想的传播,如何更好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以推进乡村振兴。

此外,乡村电影节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部分乡村电影节在举办过程中因各种问题停办,或转为其他商业模式继续开展。乡村电影节面临着如何从单纯的政策主导和政府扶持,转变为主流意识与商业模式相结合的问题。未来乡村电影节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相关机制问题的研究笔者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谁远谁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