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2-08-17陈诚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陈诚
★深入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重庆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的发展,也必将靠改革开放创造明天的辉煌。我们要坚决破除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海纳百川的胸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开放水平,不断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开拓新空间。
果园港装载作业现场。图/唐奕
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胡马嘶鸣、驼铃悠悠,商贾与使节络绎不绝。
千年后,新丝绸之路上车轮滚滚、汽笛长鸣,一趟趟班列如钢铁巨龙般呼啸而过。
汽笛声如同一首昂扬振奋的开放进行曲,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家间奏响,“一带一路”倡议与和谐共建的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广。
近年来,重庆开放型经济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由2017年的4508.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00.6亿元,年均增长15.4%。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更多全局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未来,重庆将不断拓展开放通道、不断提升开放平台、不断优化开放环境,重庆制造和重庆文化将不断走向世界,内陆开放高地将更加开放。
出海出境大通道不断拓展
5月12日,沙坪坝区团结村站。
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商品的中欧班列从站台缓缓驶出,这趟班列将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换轨出境,最终抵达欧洲。
作为中国第一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重庆近年来不断拓展班列功能。比海运时间更短,比空运成本更低,运输网络覆盖整个亚欧大陆,种种优势让中欧班列成为西向出境的首选。
在过去的时间里,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33条,辐射亚欧27个国家72个节点城市,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发送货物近90万标箱,运输货值近4000亿元。
从数据来看,中欧班列已成为行业标志性品牌和“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钢铁驼队”,同时,这也意味着重庆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地处内陆腹地、远离出海出境口岸,曾是阻碍重庆开放发展的短板。而如今,重庆已成为著名的内陆开放高地。
3月26日,陆海新通道中越(重庆果园港—越南河内)班列首发;4月2日,陆海新通道中缅印(重庆—缅甸仰光—印度洋)班列首发;4月21日,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甘肃敦煌—万象—曼谷)首发……
“今年以来,陆海新通道实现首发班列20余趟,拓展出重庆、宁夏、甘肃、湖南等地与老挝、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间的多条物流新线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由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借助铁海联运的形式,这条新通道将重庆至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5—20天。
如今的重庆,西向出境有中欧班列;东向出海有长江黄金水道;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更是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北向的渝满俄班列也已常态化开行……
出海出境大通道的不断拓展,是重庆物流大通道逐渐成熟、愈发通畅的真实写照。
团结村站。图/唐奕
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6月20日,对于果园港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天,一列载着化工品和机械的班列从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鱼嘴铁路货运站出发,奔赴广州南沙港。
与此同时,从南沙港发往果园港的对向班列也同时发车,这标志着重庆果园港与广州南沙港渝穗班列正式开始运行。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在重庆有一个“Y”字形的三线通道:向西的中欧班列,向东的长江黄金水道,以及向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这个“Y”字形三线通道的中心点,就是重庆最重要的铁海联运枢纽平台——果园港。
而渝穗班列在两地的双向首发,正是果园港发挥开放平台综合效应、优化“铁公水空”四式联运、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的一个缩影。
果园港的繁荣,验证着这样一个道理:重庆要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不仅要建设出海出境通道,更要打造开放平台。
作为果园港平台打造的核心承载体——两江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也是全市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开放政策最密集的区域,除果园港外,还拥有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等开放平台。
如今,除两江新区外,重庆还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3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高新区等园区平台,6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及4个开放口岸等功能平台,这些开放平台集聚了全市80%的外贸进出口和70%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时,智博会、西洽会等活动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依托这些开放平台的建设,重庆已经形成“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主战场,也成为重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
开放型经济量质齐升
今年1月,重庆西永跨境电商产业园(eBay园)暨渝贝跨境电商学院人才孵化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揭牌,标志着西永微电园成功牵手eBay。
eBay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跨境电商领域的龙头。众多城市都希望抢下的一块“香饽饽”为何落户重庆?
“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的始发点,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物流支撑,并且这里还是重庆跨境电商的主战场,拥有众多利好政策。”西永微电园相关负责人说。
在eBay的助力下,西永微电园跨境电商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今年1—2月,园区跨境电商进口完成交易额3.46亿元,占全市交易额的36.2%,新增跨境电商出口完成交易额27.35亿元。
西永微电园跨境电商的成绩,只是重庆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5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6.5万户,成功引进星光国际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百亿级项目,德国埃马克、万国数据、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并且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近2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超35%,高技术制造业营业利润占自贸试验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营业利润比重超85%。
这是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
放眼整个重庆,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8000亿元,总量位居西部第二名、全国第十一名,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值位居全国第一名,燃油摩托车、汽车出口值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名、第五名。
“引进来”方面,重庆实际利用外资106.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22.4亿美元,全市各类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超过7500户,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落户312家。
“走出去”方面,重庆开办企业累计超过300家,海外资产近200亿美元,收购顶尖技术100余项。
随着重庆现代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重庆正不断放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乘数效应,开放型经济“量质齐升”,重庆正在用自身的实践与成效证明,内陆腹地不是开放洼地,跻身对外开放前沿,内陆城市大有可为。
营商环境优化使重庆“近悦远来”
“我以为办证照会很费时,还专门腾出两天时间来办,没想到半天不到就办好了!”2021年5月,个体经营户李超对渝中区的办事效率竖起大拇指。
这是渝中区开办企业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领取”、材料“一次提交”、全程“一日办结”的效果。
在渝中区,营业执照受理审核时间被压减到2小时以内,办事时间减少83%,跑动次数从2次减少到0.29次。此外,渝中区还大力推广全程无纸化登记和个体工商户“掌上办”,提供营业执照在线寄递业务,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理,无纸化办理率超过80%。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渝中区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全面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作的努力。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进行全面部署,并出台《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重庆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文件,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2021年,重庆更是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市场活力充分释放。2021年,重庆新增市场主体57.9万户,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4.5%、25.3%。
法治环境持续改善。重庆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惩戒的监管机制;深化川渝两地知识产权合作,跨区域开展联合执法、应急联动;成立西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重庆不断推广铁海联运“一单制”、铁路运单物权化、贸易融资结算等规则试点;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优化“离港确认”模式,推广“提前申报”和“两段准入”。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打造国际化现代城市,重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正在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