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电喷雾工艺参数对乙基纤维素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2022-08-16嵇文静

关键词:微粒形貌喷雾

嵇文静,周 密,李 席

(蚌埠学院功能粉体材料蚌埠市实验室,安徽 蚌埠 233030)

0 引言

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 Ethoce,EC),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品级生物聚合物,是为数不多的不溶于水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具有成膜性好、生物可降解、无毒和生物活性高等优点,作为一种绿色聚合物,在不同行业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1-3]。目前,以EC为壁材或载体制备缓控释制剂应用最为广泛。

程敬丽等[4]采用溶剂挥发法,以EC为壁材制备吡丙醚微胶囊,发现吡丙醚微胶囊速杀效果好、持效时间长。Tirado等[5]基于连续超临界乳液萃取法,用EC包封虾青素,体外试验表明,制备的制剂在10 h内释放70%的载药量。白雪等[6]以氯化钠(NaCl)为囊芯材料,EC为微胶囊壁材,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缓释型融雪剂NaCl-EC微胶囊,在水中缓释时间能超过12 h。

现阶段,有关EC的研究侧重于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但已有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制备时间较长、装置较复杂等不足。静电喷雾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粒径分布窄、形貌和粒径可控等优势,在制备EC缓释药剂方面逐渐成为热点[7-9]。Bergmann等[10]用静电喷雾技术,探讨了溶剂种类(乙醇、丙酮、三氯甲烷等9种溶剂)、三氯甲烷/异丙醇比例对EC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对于工艺参数影响下静电喷雾制备的微纳米EC粒子形貌及粒径的系统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开展了本文研究工作。

1 试验

1.1 材料与表征仪器

二氯甲烷(DCM),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EC,化学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场发射8100,加速电压20 kV;数字式黏度计,NDJ-8S,德卡精密量仪(深圳)有限公司。

1.2 试验步骤

称取适量EC放置于DCM中,用磁力搅拌溶解为均相溶液待用。用5 mL注射器(配内径0.6 mm金属针头)抽取溶液,置于自行搭建的高压静电喷雾装置中,如图1所示,制备样品置于烘箱中烘干待用,制备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

表1 工艺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EC质量分数对EC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根据表1中A、B、C、D、E的工艺,EC质量分数为1.0%、2.0%、2.5%、3.3%、5.0%的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知,EC质量分数对得到的微粒形貌影响显著。当EC质量分数为1%时,EC含量较少,溶液黏度(3 mPa.s)偏小,溶剂没有充分挥发,出现网状粘连现象,无明显规则产物生成;EC质量分数增加至2%时,溶液黏度增加至5 mPa.s,微粒与颗粒粘连并存;EC质量分数增加至2.5%时,黏度增大至6 mPa.s,形成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7.68 μm的片状规则产物;EC质量分数增加至3.3%~5%时,黏度逐渐增大至7 ~13 mPa.s,EC分子链缠结程度较高,有杯状、表面凹陷的非球形微粒等不规则产物形成。因此,EC质量分数宜为2.5%。

a.EC质量分数为1%

b.EC质量分数为2%

c.EC质量分数为2.5%

d.EC质量分数为3.3%

e.EC质量分数为5%

f.EC质量分数为2.5%时粒径分布图2 EC质量分数不同时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

2.2 注射速度对EC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按表1中F、C、G、H的工艺,注射速度分别为0.5、1.5、2.5、3.5 mL/h时,静电喷雾法得到EC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如图3所示。分析知,注射速度为0.5、1.5和2.5 mL/h时,得到EC微粒平均粒径分别为4.47、7.68和11.45 μm,EC微粒粒径随注射速度增加而增加;注射速度为3.5 mL/h时(图3d),微粒粘连较严重,这是由于注射速度偏高,单位时间流量增加,EC固化时间延长、溶液射流稳定性降低导致[11-12]。因此,注射速度宜为1.5 mL/h。

a.注射速度为0.5 mL/h

b.注射速度为1.5 mL/h

c.注射速度为2.5 mL/h

d.注射速度为3.5 mL/h

e.不同注射速度时粒径分布图3 注射速度不同时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

2.3 电压对EC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根据表1中I、C、J工艺,电压分别为15.0、17.5、22.5 kV,其他条件不变时,制备的微粒SEM图及粒度分布对比如图4所示。对比分析知,当电压为15.0 kV时,有颗粒粘连,说明15.0 kV不足以使得溶液形成稳定射流;电压由17.5 kV增加至22.5 kV时,微粒的平均粒径由7.68 μm降低至6.83 μm,粒径分布类似。这是由于,电压增加,EC溶液射流表面电荷量增加,牵伸力大,射流更容易拉伸和分裂,有利于将微粒细化[13-14]。

2.4 接收距离对EC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根据表1工艺K、C、L、M进行试验,图5为接收距离10、15、20、25 cm时制备的EC微粒SEM结果及平均粒径对比。对比分析知,接收距离10、15、20和25 cm时,EC微粒平均粒径分别为3.79、7.68、9.74和11.61 μm,EC微粒平均粒径随着接收距离增加而增大。接收距离为10 cm时,不规则小微粒较多,这是由于距离较短,溶液拉伸不完全,溶剂挥发不充分即被接收装置接收[15];接收距离进一步增加,溶液挥发充分,但电场强度减弱,溶液受到的牵引作用减弱,进而得到的微粒粒径增加。此外,接收距离由15 cm增加至20 cm、25 cm时,粒径分布有所变宽。因此,接收距离宜为15 cm。

a.电压为15.0 kV

b.电压为17.5 kV

c.电压为22.5 kV

d.不同电压时微粒粒径分布对比图4 电压不同时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对比

a.接收距离10 cm

b.接收距离15 cm

c.接收距离 20 cm

d.接收距离25 cm

e.不同接收距离时微粒粒径分布对比图5 接收距离不同时微粒SEM图及粒径分布对比

3 结论

1)EC质量分数为 2.5 %、注射速度为1.5 mL/h、电压为 17.5 kV、接收距离为 15 cm 时,能获得分布均匀的圆片状微粒纤维,微粒平均粒径为7.68 μm。

2)EC浓度过低不能形成微粒,浓度过高、注射速度过低或过高均可增加微粒不规则程度,增加电压可使EC微粒粒径降低,微粒粒径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猜你喜欢

微粒形貌喷雾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还原喷雾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循环凋亡微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FePt纳米微粒有序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睡眠喷雾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