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落空间”的居住文化探析与社区规划思考

2022-08-16郭晓胜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院落空间社区

文/郭晓胜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硕士研究生

窦文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西北大学 客座教授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博 士(通讯作者)

引言

“住有所居”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其中包含依附于传统民居所产生的居住文化。传统民居中,“院落空间”是重要的空间场所,既满足了人们自古以来抵御外敌的需要,也体现了对天地等自然空间的本真追求与向往。研究院落空间,对理解居住文化的深层内涵并指导当下社区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院落空间解读

1.1 院落空间内涵

院落一词,《辞源》中解释为“庭院”,《辞海》中解释为“四周由墙垣围绕、自成一统的房子”,也就是说院落是墙体、建筑实体和开敞空间的集合体。因而对于院落空间的研究,应当从“实”的建筑界面和“虚”的围合空间入手。

建筑历来都是以其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简单地只供栖息的居所,这是建筑的属性,院落空间也不例外,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二重性。因而院落空间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延续,并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载体,彰显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1.2 院落空间外延

院落空间作为一种基本的营建方式,在居住建筑中普遍存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将院落空间的概念稍加拓展,从单个建筑中跳脱出来,用更大的视野进行考量,以“围合”形式为基本研究观点,会发现从建筑、到城市、再到国家,院落空间无处不在,构成了我国建筑营建和城市规划的基本语言。

1.2.1 建筑层面

从单体建筑看,无论是江南水乡带天井的住宅、四水归堂的建筑,或者是南方的客家土楼、云南一颗印,还是北方新疆的阿以旺、陕西的下沉窑洞,纵览从南到北的住宅形式,会发现传统民居“南北皆庭院”。从建筑群体看,从宫廷、到寺院、再到园林,都是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组织建筑群体布局。以四合院为例(图1),以“进”为基本单位的院落空间,形成了秩序鲜明、等级森严的宅院空间。

图1 建筑层面的院落空间

1.2.2 城市层面

家庭有围墙即“院墙”,城市也有自己的围墙即“城墙”。城墙作为一种防御体系,产生于私有制产生后,阶级需要用城墙保护私有财产,如《礼记》中所记载“城廓沟池以为固”,以及夏代出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①。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墙这种防御方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变,甚至出现三套方城。同时,城市以虚拟的围合边界“环路”的形式向外扩张(图2),在发展过程中,城市本身就演变成了一个大型的院落空间。

图2 城市层面的院落空间

1.2.3 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围墙即“长城”[1]。长城将整个中华民族都包围在“院落”的空间之内,对“國”字可以这样理解:用武器(戈)守卫一定的土地(囗),是基于防御心理而产生的。

2 院落空间的历史演进

在先民的思想中,以天、地、人为宇宙三才,把天和人视为一体,强调与天的互动关系,把追求人与天的和谐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这是古人对天的重视。在人类初期,人们敬畏天地,害怕密闭空间隔绝了与天地的沟通,但出于生活的需要,又必须解决住的需求,这使得人们一方面满足于屋顶能够遮风挡雨带来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对它将人与天分隔开而感到不安,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下,便产生了能够与天沟通的院落空间。

2.1 院落空间的起源

院落空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建设围墙或壕沟把聚落与外部空间进行分隔。在出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图3)中,全组建筑由一周廊庑环绕一个庭院,这是中国四合院最早的雏形[2],表明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在夏代到商代的早期就已出现。

图3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平面

西周的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图4)是一座两进四合院,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院落群体组合关系较为复杂,院落相互串联纵深发展,平面布局严谨对称,表明院落群体在建筑平面布局上的重大进步。

图4 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

春秋战国时期,院落空间集中出现于士大夫等贵族住宅中。从贵族住宅(图5)中可以看出,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居住建筑得到了较大发展,但这个时期的院落空间并没有得到显著发展。

图5 士大夫住宅平面

2.2 院落空间的发展

2.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兴土木,建功立室,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及居住建筑式样的融合发展,高台建筑盛行,院落形制较少。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格外注重儒家的礼仪制度,院落空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四合院、三合院的使用,“一堂二内”②(图6)双开间标准化的经济住宅的推广[3]。这一时期的院落空间主要集中在各种类型的民居中,呈“口”“凹”“日”等几种院落空间形式。

图6 西汉“一堂二内”住宅平面

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战事频繁、农业衰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建筑技术主要沿袭汉代,院落空间仍集中在民居中。另外受佛教传入的影响,佛教建筑得到发展,佛寺(图7)中出现大量院落空间,这是这一时期院落空间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

图7 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平面

2.2.2 隋唐到宋元时期

隋到晚唐时期,是院落空间形式的过渡时期。隋代以廊院式为主,到了唐代,随着建造技术和建筑布局方面的发展,院落空间的层次性增加,合院式住宅逐渐出现。同时,唐代是中华佛教文化发展的黄金时节,佛寺的平面布局,脱胎于传统的庭院式民居,渗透着以儒家伦理为主的“家”的观念[4]。

宋元时期,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建筑形式达到新的高度。宋代经济大发展使得“里坊制”逐渐解体,建筑布局自由灵活,合院式院落空间逐渐成熟,更强调院落组群进深演进的空间层次。受文化与审美意识的变化影响,建筑体量出现“恋小”的趋势,建筑与院落平面组合形式更为复杂,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2.2.3 明清时期

明清是封建社会末期,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方法发展到顶峰,院落空间也逐渐成熟,城市宫室和宅第多喜用院落空间,尤其清代四合院大多使用敞口厅堂。这一时期院落空间的建筑形制和建造技术都有所提升,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并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

3 院落空间蕴含的居住文化

3.1 哲学思想

古人的空间意识,讲究秩序、节奏和韵律。而宇宙意识,是四季变幻、日夜交替影响下的时空观念。空间观和宇宙观对秩序和规律的意识也反映在了城市建设当中。

3.1.1 易学思想

(1)宇宙万物皆在动态变化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③,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到极端,就会趋向相反面。那如何找到合适的度呢?《易传》中提出了“守中”的观点。“中”是古人为人处世的观念,在城市规划中,“中”这一思想发展成为了“择中而居”,进而演变为“轴对称”的布局手法,传统建筑平面的轴对称布局体现了居住文化中的礼制精神。

在新石器时代的村落中,居住文化中的向群向心特征就已初露端倪。“中”不仅具有几何意义上的中心概念,更主要的是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上的“中”。

(2)人是宇宙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周易》认为天人是能够相互发生感应的,这一思想使居住文化中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作为居住场所的主体,追求人和天地、宇宙的和谐统一。这跳出了个体的视角,把人的生命历程归纳到宇宙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进行考虑。

与西方以神权为中心不同,中国的宗教建筑并没有成为城市的主体和中心,建筑的主流思想是为人所用,始终把“用”放在第一位,这体现了居住文化的人本精神。同时,人本主义导致了人们对现世的重视,在建筑上强调实用理性精神,对建筑能否永存并不关心,这也就是中国以木建筑称著于世而不是石建筑的原因。

在强调“人”需要和宇宙发生联系的这一文化背景下,院落空间的居住形式巧妙地把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融合在一起。人在院落空间中,仰头望天,俯身看地,人即是独立的个体,也在这俯仰之间和天地、宇宙产生了联系。

3.1.2 道家思想

(1)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虚空的“无”发挥了实体的“有”的作用。

院落空间就是这样一种虚空的“无”。院落空间是由四面的实体建筑围合而成一个虚无的露天空间,而建筑的“实”与院落的“虚”构成了一对辩证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规范着民居院落的等级、性质、功能等属性。前面谈到的“守中”的观点,在道家文化中就发展成了“崇无”的思想。

(2)内外相生的辩证关系

院落空间包含着多个内外关系,每一组内外关系就是一个空间层次,通过空间层次的递进显示出合院不同的空间私密程度,每一组内外空间都体现了不同空间性质的辩证关系。院落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过滤了的开放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延续,是一种室外的室内空间。

(3)时空相生的辩证关系

在“有”“无”的辩证关系中认为应当以空间为主,形式为辅,建筑外形是为了构成建筑物的空间而存在的必要的从属部分。但“虚”空间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有当使用者与其所处的空间发生相互关系时,这时的空间才具有了价值。所以,不但要以形式上的空间作为目标,更要强调人的主体性作用。这样,人在院落空间中不断生活,历经时间的洗礼,这个空间也就具备了时间的意义。

3.2 社会结构

历史上,无论是母系社会时期的“姓”,或是父系社会时期的“氏”,以“姓氏”为代表的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人群,使得“姓氏”成为了居住地的标志,也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意义,体现了居住文化中的宗法特征和“礼制”的社会精神内核。家庭生活和亲戚邻里的两重社会生活规范了建筑的形制。

“堂”这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对共享空间的追求,建筑已经带上了意识形态,具有了理性思想。从建筑功能上看,产生的厅堂,就是现代的共享空间。家庭生活的秩序对建筑布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围绕主要轴线,以“进”为单位,纵深演进。这样一种严格恪守中央轴线并向纵深延伸的合院、套院式建筑布局,使得家族观念能够在传统民居中充分展现。平面布局沿一条主轴线演进,井然有序,仿佛家族族谱一样,家族中所有人都在这条秩序线上,具有强烈的家族伦理意识。

3.3 土地制度

农业立国的社会,有了土地才能生存,当人们选择定居之后,土地便成为了一种资产,并维系着家族的关系。古代的居住文化,是依附于田制逐渐发展的,即集田制、生产、居住、分配为一体,由此,致使后来的居住文化带上了理性思维。

井田制作为最早的土地制度,是礼的开端。“方形城制”作为基本的城市结构模式,也是井田制的延伸。土地私有化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分配,随之产生的是土地的兼并和买卖,而由于农业立国思想的影响,土地买卖多半和住宅买卖相伴发生,失去了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产资料。土地私有制使人产生了牢固的土地观念。

4 社区规划思考

传统的居住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当代的社区规划建设。过去的居住区规划模式聚焦物质空间,缺少对文化、秩序的重视[5],造成出现了大量“千区一面”、没有价值特色的居住区。新时代下的社区规划应当逐步提升社区的空间环境条件,强化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4.1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城市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形成的,不可能超脱于中华文化而独立存在。中华文化中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住宅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二重性,但这种精神并不单指审美需求,审美是居住建筑载体精神功能的基本方面。居住建筑载体还具有认知意义,透过建筑可以看到时代的历史演变。

同一建筑空间,由于在其中的人的不同,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空间,空间再将文化转译,体现了人与空间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物质空间转换为文化空间,需要人作为主体的思维空间起作用,人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建筑场域转化为文化场域。高质量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观应当贯穿未来社区规划的全过程。同时,面对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使用人群,应当有意识构建全龄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按照合理的尺度比设计,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

4.2 治理体系的有序构建

院落空间这一建筑形式背后隐含的是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人们对“递进式”院落空间的追求实则是遵循礼制的要求。

社区是最基本的治理细胞,在未来社区的规划中应当建构有序的公共空间结构并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实现社区的优化治理。在现代社区规划中,传统规划师的角色应当做出改变,以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深入社区,丰富社区规划师、市民规划师的参与力度和参与途径,以更完善的视角实现对社区的治理。

4.3 共享空间的场所营造

试用现代的视角重新解读传统居住建筑中的院落空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注重的共享空间。不过此处所说的共享空间,指的是社区的共享空间。受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增存并重的发展背景下,当代的居住区建设区别于古代对土地的依恋,那如何在社区规划中从“院落空间”体现居住文化?

自古以来,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就极为重视环境精神的建构,认为要以环境精神陶冶人的情操。建筑之美,不仅在它本身,还在它与周边自然山水产生的联系。在进行共享空间的营造时,应当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强调人在空间的感受,注重文化精神的构建,而非只是做表面功夫,使空间只是“空间”,而失去了人在空间中的作用,更失去了空间的活力,应当追求真实的生活,使事物在空间中共存共生。

要营造具有高度幸福感的社区共享空间,应在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加强院落空间组织方式和规划设计的创新。通过营造特色的社区共享空间,触发集体记忆,在第一重“家庭生活”之外,构建第二重美好的“邻里生活”,实现从建造到营造的转变。

4.4 社区生活圈的资源配置

在传统土地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依恋感较强,认为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因而,在一定的居住范围内,完善的生活设施是生活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2021 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报批稿),社区生活圈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高要求。面对2020 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社区作为城市中最基本的居住单元,理应在面对公共突发事件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以往的城市居住区建设中,大体量的居住区往往带来严重的社区孤岛化现象,阻断了与外界的交流的同时也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生了影响。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将生活需求集中到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加强空间与人的连结,响应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规划理念。

4.5 开放住区的规划模式

根植于传统哲学而产生的院落空间,继而发展出了院落精神,凝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源于人们内心最深处,在人们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挥着影响。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潜意识中让人们产生了封闭自守的观念,并在建筑形式中得以体现。但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厚重的院落空间思想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一点值得商榷。出于对院落空间的追求,我国大部分社区都在外围设置了完整的围墙,这导致街区面积过大,进而致使交通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小街区密路网概念的提出,以及原则上不再建设围墙的要求,使得开放式的居住区和大学也都在慢慢出现。院落空间正在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原有私密的院落空间逐渐演变成了重要的街区公共空间,成为城市重要的交往场所与共享空间。院落空间作为建筑形式中的灰空间,在城市规划中不应当成为失落空间,失去生机与活力,而应当发挥其重要的连通作用。

4.6 社区精神的共同建立

“围合”这一建筑形式,正好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内敛品质,其向心性和内聚性反映了这一精神内核。现阶段社区的院落空间虽经过了重构,但仍是传统文化的延续[6]。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不同于以往的熟人社会,重构的院落空间成为社区重要的交往圈层。

在“围合”的场所下,人们通过交往,形成共同的场所精神,进而演变为共同的社区精神。在陌生人社会中搭建“熟人社会”,正是通过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社区精神实现的。

在进行社区更新时,对原有的社区文化,应当充分挖掘历史文脉,保留社区文化特征,防止在现代化的建设浪潮当中失去文化底蕴,变成“同质化”的社区。通过物质空间改善,促进社区精神回归,从而创造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和有认同感的社区精神。

结语

建筑是生活方式的物化,是人的生活空间,规划则是利用自然元素组织外部空间,本质是在调整空间之间的关系。探寻院落空间视角下的居住文化可知,“院落空间”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伦理,院落通过“围合”形成场所,激发特定的场所精神,又在不同的地域背景下形成独特的居住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和人文特征,同时在院落空间中又流露出与天地、自然相融的浪漫主义色彩。对于指导当代社区的规划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凸显文化特征,提升社区品质,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吴越春秋》。

②一堂二内:汉代最常用的住宅单位,“内”的大小为一丈见方,“堂”的大小等于二“内”。故住宅平面呈方形,近似于“田”字。

③《周易·丰》。

图片来源:

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院落空间社区
八一作品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