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理论的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后评价
——以上海闵行区“美丽家园”建设为例
2022-08-16杨利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翰邻建筑设计事务所
文/杨利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翰邻建筑设计事务所
王 云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教 授
引言
目前,老旧社区的改造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老旧社区生活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社区更新是再改造,经历了成片式改造,到“拆、改、留、修”的精细化改造的转变[1],交通化特征成为改造中的重点问题,并未取得较好的改善成效。
老旧社区改造的实践与理论方向逐渐从环境物质化走向人居环境的构建,强调人的需求,包括:实用性、舒适性、生态性、适老化及情感需求。场景理论是以人的感受为主体展开的特定情境营造[2],具有目的性、连续性、多样性、感知性理论。将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形成老旧社区日常化的户外生活场景。
已有学者对老旧社区改造进行了探索,国外学者扬·盖尔强调社区与街道的交往场景的塑造方法[3];克拉克强调场景的塑造可以提升空间特质[4];马库斯指出场所设计必须遵从人性,满足人的需求[5];浅见泰司强调了社区的安全性、保健性、便利性与舒适性[6]。国内学者也对旧居住区改造进行了相关研究:张二园通过调研、问卷、参与等方式进行居民意愿的调查,结合居民需求进行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的研究[7];杨辰、卓健从提升社区凝聚力的角度,通过构建社会空间网络,研究社区停留点、路径交叉点、社区强连接点,形成社区联系网络[8,9]。王昭斌、姜玉培、张春梅从老旧社区的安全层面、行为层面、心理层面来审视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问题[10-12];夏天慈强调社区场景的形成,提出和工作的人一起生活,加强居住区的活力[13]。然而,已有研究也存在不足:(1)针对社区场景构建的研究较少;(2)指标体系缺少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基于生活场景理论,综合应用多源数据,深入地进行老旧社区户外空间场景化改造后的评价研究,确定科学的定量、定性指标与质量等级数据。依托“美丽家园”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策略,对后期的老旧社区改造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路径详见图1。
图1 技术路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老旧社区主要是指时间、物质上出现综合陈旧的特征,已不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居住型社区[14]。研究的对象是老旧社区的户外空间改造后的评价体系,选取2018 年上海闵行“美丽家园”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10 个老旧社区作为研究样本,力求全面展现闵行区老旧社区改造的成效与问题,详见表1。
表1 居住区样本基本概况(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1.2 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将决策层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最后将结果通过YAAHP v6.0patch2、Excel 等软件直观地呈现出来。
2 体系构建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专家咨询等方法总结分析,构建老旧社区的供需关系模型、适老模型、易感元素模型、生活场景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因子,利用综合模型构建老旧居住区户外空间改造后的评价体系。
2.1 评价体系构建
2.1.1 供需平衡模型
根据场景理论中的目的性理论,构建供需平衡模型,明确场景的供需关系。现阶段老旧小区户外生活质量为次高级需求,主要是以安全便利、活动空间充足为导向开展老旧社区改造,较强调老旧小区外环境的舒适性。
2.1.2 适老化模型
根据场景理论中的人群适宜性理论,构建适老化特征模型,明确老人的活动偏好、心理需求、关注度与审美要求。结果表明,空间的临近性、连续性、适老性、整洁性是老空间设计的关键,其次步行空间、活动场地、健身场地成为老人户外活动的主要需求。
2.1.3 易感元素模型
根据场景理论中的多样性的理论,筛选易感元素,构建易感元素模型。结果表明,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休闲活动空间、社交空间成为老旧社区的易感元素,其中停车位、步行道、休闲活动空间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感知要素。
2.1.4 生活场景模型
基于场景的感知理论,需去除不当的感知、行为,结合四大社区户外生活场景的营造,去除过量的停车空间,增加步行系统、活动场地与活动设施及友好共享的交往空间。
2.1.5 评价体系指标
基于以上场景延伸理论与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老旧社区户外空间场景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形成5 大准则层与13 项因子层(表2)。
表2 老旧社区改造后户外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及赋值标准(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2 数学模型的构建
2.2.1 矩阵打分
本文通过组织20 份问卷,征询对象主要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填写了权重判断矩阵,然后,将所得数据输入yaahp 软件,计算因子的权重值。
2.2.2 权重的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通过计算,λmax=5.071,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CI =0.018,RI =1.120,则CR =0.016,符合CR <0.1,根据层次分析法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详见表3、表4。
表3 权重的计算公式(表格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5]自绘)
2.2.3 计算结果
通过权重的计算,准则层的权重范围0.1062 ~0.4085,其中车行道与停车位的合理性(B1)权重最大,达到0.4,步行空间(B3)、活动场地(B4)、共享空间(B5)权重次之,设施空间(B2)权重最低。13 项因子的权重集中在0.002616 ~0.211235,主干路的通畅性(C1)权重最高,达到0.211235,共享场地的配置(C13)权重最低,达到0.02616,详见表5、图2。
表5 权重计算结果(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准则层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综合质量得分
在综合评价各层次指标权重确立的基础上,可建立旧居住区户外空间改造后的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IRG 代表综合评价值,F(Pi)表示指标层具体指标各因子的评价值,WPi 代表综合评价中指标层具体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2.4 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体系表,查阅相关规范、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其中整洁性主要是通过照片采集、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打分,评价标准详见表4。将景观因子的质量分为五个等级:Ⅰ级(优)、Ⅱ级(良)、Ⅲ级(中)、Ⅳ级(差)、Ⅴ级(极差)。具体等级分值范围如表6 所示。
表4 随机一致性指标(表格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5]自绘)
表6 景观因子评分标准(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 户外空间质量等级
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汇总,邀请专家打分,形成上海闵行老旧小区改造后户外空间质量指标的相关数据,详见图3、图4、图5。对比分析评价体系的权重指标与样本社区的数据结果,发现“美丽家园”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项目的改造重点、完成度、空间特征与分数的关系。(1)老旧小区改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10 个小区中有5 个小区成绩为良好,还有提升的余量;(2)空间开阔型的大上海国际花园小区与丹桂南苑小区的分数较高,说明连通性、有余量的空间易于打造生活场景;(3)主干路的流通度与配套设施分数较高,完成度较好;(4)交通化的资源导致步行系统、活动场地、共享空间较少,且单一的空间功能不易于场景多样性的营造;(5)休憩设施、健身设施、游乐设施分数较低,说明小区的活动设施需要得到提升。
图3 综合质量的综合得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准则层及单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准则层评价指标的得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研究表明,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后,户外空间的交通环境及配套设施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由于规划与设计缺乏深入思考,导致停车位规划不合理,步行系统、活动场地、共享空间的严重缺失,需要得到重视与解决。
(1)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的权重关系为:交通空间>步行系统>活动场地与活动设施的多样性>共享空间的配置>配套设施的配置。
(2)老旧社区户外空间的交通化特征成为制约生活场景塑造的主要问题,合理解决停车位的问题成为老旧社区改造的重点。
(3)老旧社区中完善的步行系统、多样共生的户外休闲、共享空间等有利于生活场景的打造。
(4)户外空间的连通性、适老化有利于老旧社区户外生活化场景的营造。
从生活场景的角度构建老旧社区的户外空间改造后评价体系,对于上海闵行区“美丽家园”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得出研究体系和结论是适宜的,但是在其他变量影响下,如经济、政策等因素,会存在一定偏差,后期的研究将结合缺失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研究。
通过对“美丽家园”老旧社区的改造生活场景的研究,可以发现老旧小区的改造必须紧紧围绕生活场景展开,唯有在改造前期明确改造设计目标与方向,合理运用场景理论、评级体系、综合质量结论,逐步消减交通化的压力,构建步行系统,补充户外活动空间与活动设施,加强邻里情感联结,创造和谐的生活场景,对老旧社区的户外空间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体系详见表7。
表7 老旧社区户外空间优化体系(表格来源: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