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码头地景化再造中的复合矛盾及其解决
——代际范例比较研究
2022-08-16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谭 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谭 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引言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码头和工业水岸就是城市与社区的进入门户。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工业化水岸的发展开始越出城市的自有边界,构成线性蔓延的驳岸与工业区链。20 世纪的集装箱运输发展彻底变革了“水岸基础设施”与“水岸城市”在地理上的近缘关系。货运作业区被彻底移出都市中心区,既有的水岸变成徒有其名的工业遗迹。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随着城市更新的主战场转向既有的工业遗存,一种以“水岸复兴”(waterfront revitalization)为名的浪潮开始发源于北美主要都会区,并迅速波及全球的后工业城市。
水岸复兴迅速形成菜单化的发展配方——居住、娱乐、商业、办公、服务,并常常以近代旧工业建筑为门面上的装点。这种庸俗化的配方令全球城市都被卷入到一个水岸更新的无序竞赛中。至此,到了21 世纪,水岸更新的主要任务可以被浓缩为两项:利用水岸更新提升城市的经济吸引力;通过重构“硬性”与“软性”两种基础设施再造城市的形象。“软基础设施”①是各种文化与休闲便利设施的统称,它们依赖硬性基础设施(传统的交通、港务、防洪工程),重构了水岸地形与景观。在软基础设施介入水岸更新的表达后,如何在多元复合的诉求矩阵中客观地预设并评价水岸更新的效果成为研究者的主要关切。本研究将以四代滨水更新的发展范式为背景,从客运码头更新的典型范例出发,回溯多维诉求下的后工业水岸的地景化目标与评价演变,为制定后工业滨水更新的空间标准提供参照。
1 码头滨水空间的发展介绍
1.1 后工业水岸的四代更新模式
从滨水空间的发展史来看,如以巴尔的摩滨水更新作为现代滨水空间更新运动的开端,到今天这一城市更新模式已经进入第四代。第一代的滨水更新是对后期工业时代的社会与环境危机的应答,并初步建立了空间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第二代滨水更新由专司水岸开发的土地发展公司主导,形成了更加鲜明的概念,开发模式也更灵活机动;第三代滨水更新开始保育旧建筑与滨水的价值,在价值培育的基础上施加以更精细化的改造;第四代滨水更新面对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下的激烈城市竞争,“软基础设施”开始在滨水更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此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1]。
1.2 两对矛盾关系
面对滨水空间进一步开放的需求和提升城市活力的需要,作为滨水区域主导性基础设施的码头空间的改造也在陆续进行。在全球范围内,滨水空间更新的目标往往包括如下多项:交通提升、环境重构、绿色开放空间营造、历史遗产保护再利用、滨水可达性提升、滨水图景更新、滨水行为多样化、地景与用地组织、功能重构等等,在此过程中有两对矛盾关系构成了滨水更新成败的关键,即兼顾市民滨水行为多样化与地景、与用地组织、与协调优化码头机动交通提升、与滨水绿道慢行可达性[2]。而这两对关系的本质是基础设施的工程属性与它所承载的“软基础设施”的文化与社会属性的矛盾。在多种社会力量介入水岸更新的当下,软基础设施的地位逐步提升,并开始影响到硬基础设施的精细化协调。解决这两对矛盾关系的锁钥是引入一种分时分区共享式的弹性城市设计与空间管理范式,不少学者指出,应该建立一种“基础设施主导开发”模式,将软硬基础设施的功能协调与经营前置于规划进程,令基础设施成为不仅具有市政工程功能,而且具备自身造血机制的城市触媒,以此深度探索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物质系统要素介入整体景观营造的可能[3]。
图1 客运码头滨水空间发展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3“地景化”策略与矛盾的解决
“地景化”是对一种建筑向景观转化的城市更新现象的概括。从以景观都市主义为代表的景观复兴理论出现以来,关于地形策划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这些理论与实践努力地将基础设施重新概念化为景观触媒,以步行、交通、水利、航运等多种基础设施的协调作为城市设计的突破口[4],以此来再定义地景模式,促进城市更新、制造公共空间,并超越一般的建筑单体概念,将设计整合延伸到更广阔的城市建成环境,通过重建、融合、连接、强化等方式,连接自然和社会、生态与文化,见证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这种公共空间不消除差异,而是使得差异在时空事件的组织中得以并存。从码头的空间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地景化”模式在矛盾解决中不断演化。本文以1990 年及之后的三、四代为主要研究案例,与一、二代进行矛盾化解策略的对比,挖掘在世界多元创新发展趋势下,地景化设计策略在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和软文化基础设施构建中的潜力。
2 第一、二代码头更新——资本化与规模
第一、二代码头更新以明确界定的各项功能效用的提升为宗旨,其中巴尔的摩、旧金山、多伦多码头等构成了第一代码头更新的代表。它们开始向全球其他地方输出菜单式的更新模式。从第二代码头,如英国金丝雀码头开始,大型的开发公司开始主导码头更新,更新的规模日趋庞大。但是由于这些公司纳入了巨量私人资本,公共利益无法在更新中充分彰显,公共空间的组织受限,形式单调。
2.1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1948—1959)
内港自建港以来至20 世纪初,巴尔的摩码头区一直是城市重要的物流和商业活动中心,区域突出的空间特色是重新整理了滨水岸线,完善了滨水岸线的生态系统。沿滨水岸线布置了宽阔的滨水散步道和滨水广场,沿滨水带布置旅馆、写字楼、科学博物馆和水族馆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建筑物,既丰富了滨水景观,又方便人们近水、亲水活动的连续性。规划还以环绕水面的“U”字型宽大的滨水游步道为纽带,将内港的各项活动场所联系起来,使滨水环境成为市民大众共有的空间。遗憾之处是港区的滨水空间显得单调,滨水活动的基础设施欠缺,于是在2013 年政府对内港进行了新的规划设计来完善它的配套。
2.2 英国金丝雀码头(1985—1999)
伦敦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道克兰码头区的道格斯岛,距离市中心5 公里,前身是伦敦道克兰地区西印度码头,是世界上繁忙、重要的港口之一。在雨洪管理方面,其雨水排泄系统考虑到了相邻泰晤士河的潮汐影响,可对场地的高层和低层提供高水准的洪水控制。高层的办公和商业占据着码头的大量空间,滨水的界面是连续的硬质铺装,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在纵横轴线中的公园内,亲水公共空间的丰富性较薄弱。
3 第三代码头更新——文化价值与弹性空间
从第三代码头更新开始,标志性建筑物、建成遗产、纪念性广场与景观的文化价值被充分肯定,这一时代的更新往往凸显单个文化景观的统治性吸引力。同时,弹性的设计方法被引入空间的营造中,复合的步行系统与行为成为设计策划的前置要素。
3.1 日本横滨大三桥码头(1988—2002)
20 世纪60 年代末,横滨码头面临战争与自然的双重破坏,并由于征用而处于停滞状态[5]。而此时,横滨提出了城市设计的一系列目标和措施,以进行战后重建工作,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弹性城市②[6]。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大三桥码头作为展开弹性城市建设的6 个重点项目③之一,于1988 年至2002 年间进行了重建。
在协调优化码头设施布局与滨水慢行绿道贯通的矛盾方面,大三桥码头有两点应对策略。
第一点是无折返的漫游流线的组织。建筑蔓延整个场地,地面平台通过折叠的坡道和台阶过渡到屋顶平台[7],不带框架的玻璃维护将360°的视线打通[8],建筑消隐在港口环境里,又与不远处的公园相呼应。车辆通过坡道,自然地被隐藏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候车厅兼做多功能活动厅[9]。休闲游览的人群通过起伏屋面引导至屋顶平台,平台上的商业、座椅等设施满足市民、游客消费停留的需求;地面一层靠近海的末端还设置了市民交流大厅,可以举办各类活动;车行乘客可以经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场,然后由扶梯进入一层候车厅,公交巴士会在地面一层的入口交通广场处进行接驳。不同的人流、车流通过坡道的组织引导都可以顺利到达自己的目标空间,同时获得山谷中穿梭的漫游体验[10]。
第二点是可渗透界面的考量。横滨国际客运码头会提前一年得知邮轮的到达时间。一年60余次,单个邮轮的人数从400到5000人不等,国内国际客运乘客均由地面一层进入候车厅,以可活动的门区分两类乘客的乘客厅,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可活动门的位置以满足客流量的变化。在邮轮到达的日子,它更多地承担客运功能,其他日子,则承载了市民日常活动的需要。它的屋顶平台提供了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它的市民交流大厅还会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展览、研讨会等等。客运码头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它不仅要面对客运乘客人流的变化,满足高低峰接驳的需要,承载跨文化区域交流,同时也要满足市民游客亲水休闲的需求。
同时,被占用的地表空间被折叠到了屋顶,也使观看港口景观变得更加安全,从而避免潮汐现象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亲水需求与雨洪管理、设施布局与绿道贯通这两对矛盾关系就这样在折叠地表的设计中被巧妙化解了。
3.2 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码头(2005—2012)
上海国际客运中心位于黄浦江中心地带,其功能定位围绕北外滩综合开发,以商务办公为核心,辅以高星级宾馆、餐饮娱乐、商业设施[11]。
场地内各建筑单体有序排列,通过底层架空引导视线。下沉式广场的设计和大量天窗的运用,兼有具识别性的飞碟型水岸地标,充分营造了趣味盎然的空间氛围,使上下层融为一体,将建筑融合在绿化环境中,创造出空间层次丰富、亲近自然且充满人情味的环境[12]。主要功能放于地下,地面留作景观和绿化工程,以及底层架空和上下融为一体的设计方式也创造了连续且亲水的公共空间。但是北外滩的公共空间曾经一度比较孤立,与整体滨江环境更新的滞后有关,也与资本介入滨水更新后水岸的过度私有化有关。这一问题在后期的整体滨江贯通中才得以解决。
4 第四代码头更新——国际竞争下的岸城融合
第四代码头更新处于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竞争的前线。这一最新世代的水岸更新以各种设计策略的成熟为标志,滨水基础设施与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深度融合,并成为城市在吸引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取胜的主要砝码。在国际化的文化与信息交流市场下,各种创新的空间策略被迅速模式化并灵活运用。软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从硬基础设施中脱离,并反过来影响前者的规划导向。一部分硬基础设施的工程规范要求因景观的需求而趋向弹性。
表2 计划时期到市场时期公共品生产转型的变化(表格来源:根据《计划型城市到经营型城市的公共空间生产研究》自绘)
4.1 美国芝加哥海军码头(2012—2015)
海军码头位于芝加哥最具代表性也最为繁华的密歇根大道,曾经是美军军用码头,自1989—1995 年开发投入运行以来,面临着设施陈旧老化、建筑造型落后、滨水地段利用不足的问题[13]。
在改造方案中,地景化的阶梯连接着南码头和平台公园,它的造型与罗马的“西班牙大台阶”相似,塑造着灵动而丰富的滨水界面,同时也提供着自由的座椅,形成有趣的滨水剧场氛围。台阶与公园界面的下面是商业空间,台阶在公园平台突出处转化为商业的临街面。这种方式有效组织了人流,提供了多元活动的可能性,同时保证了商业和台阶转换中的界面连续性,在设施的组合中完成了亲水连续空间,并与整个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网络相连通。
4.2 上海民生码头(2016—2019)
上海民生码头前身是建于19 世纪90 年代的瑞记洋油栈码头[14],其属于近代工业遗产的更新,在艺术港的定位下启动了改造,目标是建设成“民生艺术港前沿的都市休闲型环保生态景观码头,即以环保生态为前提,保留现有产业构筑物遗存为特色,且兼具健身运动、景观游憩、生态休闲、公共艺术展示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型绿地”。改造过程既要保护现有的工业遗存,也要满足新的滨江贯通和慢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民生码头是上海整个滨江公共空间贯通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它的设计采用三个不同高度的慢行道串联起了整片场地,有效对行人与自行车进行了分流处理,最终实现了滨江慢行行为贯通的流畅体验[15]。
面对工业遗存场地中的复杂的空间构筑物;面对防汛基础设施处理的难题;面对水陆交通的组织;面对节日与平时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民生码头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形策划的更新方案。高中低的慢行系统以轻介入的方式交织了空间构筑物,并合理分流组织了交通,提供了不同高度的亲水体验也保证了安全性,这些通道在民生轮渡站处形成节点,实现水陆交通的换乘。在对防汛墙进行重建与加固的过程中,利用景观坡度的差异变化来实现顺畅的过渡感,能让市民们在不察觉的情况下跨越防汛墙的同时又能在一定高度上得到良好的滨水视野。考虑到未来发展,民生码头轮渡站东侧预留了游艇的泊位,为未来的扩建和水上公交的发展预留了空间[16]。
5 复合矛盾化解措施演变分析
从表1 的案例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近期码头滨水空间更新的趋势:滨水空间趋于丰富和完善,公园与散步道等漫游空间开始成为滨水空间的主旋律,并以各种姿态串联起现有的场地环境,或起伏地表,或是折叠衔接平台,或是呈现阶梯型的多标高,或是呈现轻盈的带状轻置于场地。同时,相比较于一、二代码头滨水更新中大刀阔斧地重建和简洁单调的岸线空间设计,三、四代以一种地景化的方式更灵活地适应着建成环境,并以更宜人和自然的方式提供更多滨水空间的可能性。符号化、地标化的城市界面配方逐步让位于自然融合于城市景观的诸种基础设施要素,“无形”的丰富空间行为与事件取代了“有形”的标志物与纪念场所,各项服务性的诉求(通行、漫游、休憩、游戏、聚会)等,以分时、分区、分系统的方法并置地得到解决,并形成了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景观。
表1 案例比较分析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反思时代变迁,跨区域人口流动带来了多元的文化碰撞,使得城市生活变得易变和复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逐渐从计划时期进入市场时期,从计划型城市过渡到经营型城市,从一元供给的制度层面过渡到多元[17],这也造成了“计划的不稳定性”,这已经是后工业化④[18]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19]。而在这样的城市社会环境中,空间从隔离走向非封闭,边界从固化恢复弹性,权属从清晰回归模糊,功能从单一走向复合,最终当代各空间性质之间的差异性弱化,空间中各种行为与事件的连续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塑和发展。
逐渐的,具体的“码头”功能让位于公共空间体系的策划与组织,滨水基础设施无缝平滑的公共空间体系与整个城市开放空间的连通已经是主要诉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景化的设计方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码头等基础设施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从案例中看到,地景化建筑呈现出对城市开放的姿态,它们对不同的城市环境灵活地做出反应,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城市环境,并带来更多的交流空间。
弱化的建筑边界使得人们对场所的感知由清晰的视觉界定变为模糊的时空体验,而这种带有自主选择随机性的漫游体验正是人们在规则清晰的城市网格中追寻的一种自然体验。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催生了建成环境进一步脱离各种机械的设计规范的束缚,走向更自由的形体。不论是作为地标的交通综合体还是作为城市空白修补的文化综合体,地景化都为它们整合多元要素和融入环境提供了无限可能。随着城市水上客运的进一步发展和滨水空间的贯通与开放,越来越多的码头将成为地景化营造的试验场,在城市的空白地带,填补上不同色彩的活力拼图。
注释:
①软基础设施是指文化与休闲的设施。
②弹性城市是指城市及其城市系统具有吸收破坏、减少干扰、提高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
③横滨城市设计展开城市建设的6个重点项目分别是:(1)轨道交通发展计划;(2)高架网络计划;(3)海湾大桥计划;(4)Kohoku新城项目;(5)Kanazawa滨海城市建设计划;(6)城市中心加强计划。
④后工业化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提出的概念,指在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水平,供给以知识和技术为动力改变生活方式,需求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