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景观营造视角下的老旧混合社区更新改造实践

2022-08-16冯雅茹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通讯作者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院落场所营造

文/冯雅茹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助 教(通讯作者)

高 静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

谭 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引言

我国城市更新已由拆除重建、开发建设为主的增量发展,逐步转向内生式有机更新的存量发展阶段。2020 年,住建部等6 部门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①,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②,旨在通过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来满足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和城市更新。

1 老旧混合社区的概念及特点

混合社区是由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不同形态的院落或居民建筑组合而成的片区,内部包含多种空间形态。建设时期较早的老旧混合社区内,各主体间缺乏协调统一,其物质载体、空间形态及社会服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或不适应性,出现了环境体验较差、使用空间不足、服务设施较差、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如何在保留人们对既往生活空间记忆的同时,实现环境提档升级,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相较主体单一的老旧小区而言,混合社区主体多元、需求多样、空间杂糅,改造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难度更大,需要一定的方法实现保障安全、打造品质、提升颜值、营造温度的改造目标。

山西清徐县春苑片区是单位院落式混合社区的典型代表,四周为城市主干道,片区内畜牧局、审计局、信用社、职中、财政监察、煤管局、物资局、邮政局宿舍等8 个院落共418 户,各自有相对独立的地块使用权、空间布局、围墙边界,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故建筑形式、体量也自成体系;后期建设中增加了部分联排式住宅和简易钢架棚等,建筑立面陈旧杂乱。多种建设主体、修建年代、使用对象、建筑材料不同的区块通过道路进行串接,呈现出不同时期、不同高度、不同形态色彩、不同归属、全龄段人群、自发形成的“大杂院”特点(图1)。不同的单位院落之间虽相邻或距离较近,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外部仅以线性交通空间作为组织方式,连接成片区。这种内化式的布局方式有效保证了内部的相对安全和管理,但也减少了与外部交互的机会。此外,因不同院落修建时间不同、朝向不同,形成了三角、夹缝等难以利用的空间。

图1 春苑片区内大院分布(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值得关注的是,住区内多为有相同的工作环境和经历的单位职工,社会背景较为统一,容易产生与单位文化相近的社区文化[1],心理上更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社区邻里关系融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场所精神与场所景观营造

场所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场所,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需要设计与营造;二是精神,即在历史、文化中长期形成的环境感知和日常生活中现象的集合,因此现人的日常生活对场所营造十分重要[2]。社区是城市空间中极具生活印记和人文价值的区域,需要在保护原真性的基础上量身打造[3]。

场所景观营造则是从风景园林的视角解读和实践场所精神理论,既是目标、是策略,也是景观特色生成的内在逻辑。场所景观营造建立在特定的物质要素上,如空间形态、界面色彩、材料肌理、特定元素、声音光线等,居民通过五觉的体验获得对场所的认同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了不同的“情节”,这种情感又被投射到特定的环境中(如门前小院、花园、街道),称之为回忆,反向增强了人对环境的体验认同,是一种建成环境与发生在其中的特定行为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空间感知的途径,也是一种设计途径。

老旧混合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域,因涵盖多龄段、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群,其生活需求、发生的“情节”类别也最为多元。而住区内居民行为和环境的交互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1]:外出归来停车——停车场;饭后散步纳凉——开敞空间;儿童玩耍——游乐场地;装点外墙——空间立面(建筑和街巷);邻里交往——相应的生活设施等等。特定行为的发生需要对应的空间,需要景观设计去创造空间。

3 场所景观营造视角下的老旧混合社区改造方法

风景园林中的场所景观营造不是单一实体或某种元素符号的集成,而是整合利用场地资源,探索整体性、系统性的营造策略,创造符合小区特点、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环境。因此,改造方法的构建涵盖调研-分析-设计三个方面。

(1)充分挖掘场地特点。调研过程需要关注场地本身和人这两个产生交互的主体,需要明确场地的区位及现状情况,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场地现状,记录人在不同场地发生的行为方式、时间及频率,挖掘场地特点。

(2)辨别空间属性,甄别潜力要素。根据调研情况,对交互主体的要素及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寻找景观场所设计的突破口。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首先要明确场所性质,即用地归属,明确空间的使用主权和是否存在违建问题,确定设计边界。因单位院落式老旧小区修建时以各单位为主导,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引导,在后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局部的改建、扩建,片区内形成空间类型的杂糅,如交通空间与活动空间混用,无明确界限,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应对小区内的现状空间类型进行分析,明确空间功能。其次,对不同类型的空间内的景观要素进行评价,对可被利用的景观要素进行梳理,如古树、文化墙等,作为历史记忆和文化要素保留在场地中,或加以活化利用,创造新的交互。

(3)“量体裁衣”的菜单式设计内容。老旧小区的改造设计可分为基础部分和附加部分。基础部分指“保证温饱”,满足基本使用需求,如通行、各类管网铺设、垃圾箱等服务设施投放;附加部分指“品质提升”,如交通的安全性、活动空间的舒适美观、社区的温馨服务、小区的文化场景等,也是场所景观营造的着力点。

在梳理空间类型的基础上,以居民使用需求为依据,从建筑、景观、交通、公共服务空间分类进行改造(表1),着重关注各空间的景观场所营造。建筑层面可通过立面色彩和样式对不同体量、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协调统一,塑造视觉上的“场所性格”。景观空间的塑造需要借原有场地之势(要素、形态),对消极空间进行适度改造,如微花园,让空间变得有趣。功能的确定需要结合周边的环境要素和社区居民的意愿来进行设定,通过选择合适的城市家具、低成本易维护的材料,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增加居民见面交往的机会。交通上用铺装区分车行、人行空间,并对不同院落内的居民停车空间进行规划,可通过材质或色彩塑造院落特色。公共服务空间层面可根据需求设置部分智能、无障碍设施等,培育共治共享的可持续管理机制,提升生活品质。

表1 “量体裁衣”的菜单式设计内容(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老旧小区的改造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策略的菜单式组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通过设计要解决社区安全、交往不便、设施缺乏的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对建筑空间的生活需求、景观空间的休闲需求、交通安全便利需求,使社区成为保障居民舒适便利生活的空间整体。

4 清徐春苑片区场所景观营造

4.1 现状分析

片区住房均建设于2000 年之前,消极空间较多,缺乏相对集中的公共空间。一方面是因使用主权不明造成的随意侵占,如:由于管理欠缺和停车设施匮乏,机动车随意停放,压缩了社区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单位院落式住区常采用围墙、门禁作为空间边界形式,形成内向型封闭空间。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等基础项还未实现,现状垃圾堆放点杂乱,居民进行改造的意愿强烈。

通过用地属性梳理、建筑质量评价和社区协调,统计现状违建并拆除。现拆除两处质量差、使用率极低的1 层建筑,清理出2 处可供集中使用的公共用地。可供公共使用的块状空间分布在片区中部和东南侧,面积分别为2446m2、1747m2。综上,清徐春苑片区内现状主要包含四类空间:线性交通空间、建筑和道路形成的三角畸零空间、院内块状空间、可供公共使用的块状空间(图2)。

4.2 清徐春苑片区场所景观营造

因小区内各片区的建设年代不一、立面色彩多样、使用主体多元、活动人群全龄段等特点,结合片区内春苑、春兴苑以及周边春光路的地名都包含“春”的文化要素,象征勃勃生机。经过居民投票比选,确定“七彩春光里”的住区名称,表达场地内多种要素的容纳,设计营造的目标,以及对未来美好社区生活的向往。设计围绕交通、公共、院落、三角畸零空间进行,针对性提出6项策略。

(1)场地交通的安全提升。现状道路未分级且宽度较窄,少数满足6 米,大都在5 米以下,最窄的仅3米。人车混行成为痛点,机动车向人行、消防、绿化要空间。因建设时期汽车普及率较低,无法满足现在的静态停车需求[4]。对于片区内现状5 ~7 米宽的道路,使用平缘石和陶土砖作为车行道、人行道的区分,通过铺装限定人、车行为。4 米以下的道路作为单行线,并打通社区局部路网,连通城市道路,内部形成环线,缓解住区内南侧院落出行交通压力较大的现状(图2)。对各院落内及路边的停车空间进行规划布置,使用红、蓝、黄色的陶土砖进行色块式铺设,符合七彩主题。

图2 畸零空间、块状空间分布(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2)环境功能转化的场所重生。根据现场调研及空间类型、景观要素分析,将缺少可利用元素且现状破败的小区中部、东侧两处场地,作为场所景观的重点营造对象,功能上成为小区内集中公共活动空间和综合服务功能空间的有效补充,可适时转换功能,赋予场地新的价值,使场地与周边环境成为承载公众游赏的新型场所。

中部场地作为社区花园(图3),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包含老人和儿童健身、休闲、娱乐的交往空间,为社区增绿的同时改善小区的小气候和景观形象。设计通过折线塑造引导式的空间形态,周边住户可以便捷地到场地内活动。因调研时发现多处围墙及建筑为红砖,花园营造时使用经济、易维护的红砖作为地面带状铺装,从视觉上建立场所与记忆的联系。

图3 社区花园设计鸟瞰(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东部场地设计局部三层、L 型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筑,作为社区居委会办公、党建、养老服务、社区活动的集中性服务空间。空间上结合周边道路,在入口退让出小广场,包含儿童游乐、绿化及少量停车空间。建筑两侧局部架空形成灰空间,可供休憩停留;挖空通廊,加设外挂楼梯连通屋顶花园及三层多功能厅。在入口绿地、景墙、建筑墙面等展示面增加小区主题Logo,增强环境心理暗示及归属感。

(3)建筑立面性格塑造。现状建筑存在配色杂乱、墙面剥落、砖面污浊、性格特征不明的问题,结合七彩的主题,对社区内建筑进行分类改造:对社区花园和社区服务中心两处重点区域的背景住宅建筑进行独立设计,局部立面进行块状拼接彩色喷涂,塑造符合七彩主题的性格特征,衬托空间主体;增添细节对景观动线的沿线建筑进行局部设计,对墙面剥落建筑进行挂网,在原有立面色彩的基础上进行套色调整,其余以淡黄、深黄色为基调,形成立面简洁、色系统一的立面效果;其他建筑以清洗、修补为主,恢复原有立面。

(4)延续空间特性的功能转换。在明确用地主权的基础上,对片区内小微、消极、畸零空间进行灵活更新,打造集约共享空间。社区空间是生活的容器,改造尊重了原有形态,结合可利用要素,借势进行适度改造,建立场所和记忆的联系,让消极空间变得富有生命力而有趣。现状建筑斜角和道路形成的三角空间现状为临街住户的入口,结合道路边界设置微绿地,作为不同属性空间的分隔,提升安全性;留出进出通道,尺度满足住户临时停车,错时共享(图4)。在满足车辆通行的基础上,留出人行空间,通过铺装和平缘石限定空间,并将原有的6 株枣树保留,作为场地内的记忆要素。关于枣树的情感回忆被保留的同时,增加休憩设施,创造林下可停留空间,反向增强了人对环境的体验认同,形成环境与其中相匹配的特定行为间的互动,也为建筑出入口和道路之间增加了安全缓冲区域。

图4 三角空间及枣树巷设计前后对比(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5)文化要素的意境营造。围绕主题设计logo、标识牌、文化墙,营造片区内文化氛围。将串联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花园的主要道路作为景观动线,对沿线院落墙面进行清洗喷涂翻修,增加党建、核心文明价值观等文化元素。

(6)设施均好性布设。集中铺设雨水、污水、供气、供热管道,架空线规整入地,以院落为单位放置垃圾桶,做好设施层面的基础项提升改造。在此基础上,探讨混合型社区多元主体的协调机制,成立社区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解释、协调、部署工作[5]。针对单位院落式社区的特点,推动微空间分包认领、院落长制度、社区委员会运营维护等机制,促进社区公共空间的健康发展。

结语

每个老旧小区既存在人居环境的普遍问题,又有自身的个性问题。更新改造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状条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策略的菜单式组合,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塑造具有场地特性的、具有情感记忆的空间。场所景观营造是整体性、系统性的营造策略,强调人和空间之间的互动,对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营造、邻里关系重塑、文化氛围融入、优化管理服务具有实践意义,是创造健康文明生活空间的有效设计方法。

注释:

①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部署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并于2020年7月22日印发实施。

②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0〕23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要求、改造任务、实施机制等作出引导。

猜你喜欢

院落场所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八一作品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