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社区中心建筑使用后评估初探
——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建筑为例

2022-08-16温雅馨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设施中心满意度

文/温雅馨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 士

张伟郁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秦 臻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 士

葛 蕾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 士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迅速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市区,规模急速扩张,造成城市居住空间的严重短缺以及公用设施的过分紧张。全球范围内,新加坡率先提出了“邻里中心”这一概念,即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井然有序的规划安排极大缓解了当代社区的居住需求。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对此进行借鉴应用并产生了积极效应,社区中心建筑应运而生[1]。

近年来,南京社区中心建设尤为活跃,自2006 年正式出台《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后,开始在河西新建地区试点建设社区中心建筑[2]。发展至今十余年间,社区中心的覆盖越来越广。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第一层次的物质条件,对精神文化和体验质量的需求与日剧增,城市发展更加强调人居环境和人文关怀[3],社区中心建筑建设面临更高的期待值。

1 项目概况

沙洲社区中心位于南京河西新城中部的一个重要节点,地处雨润大街北侧,东临黄山路,西靠恒山路,以北面河道划定边界围合成一梯形地块,占地面积约16600m2,总建筑面积62250m2,由建邺区人民政府沙洲办事处自筹资金建设,2010 年正式投入使用[4]。初始定位为居住社区中心,服务半径达2.5km,服务人口超8 万人,功能涵盖商务办公、综合业务办理、商业购物等,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2 基于使用后评估(POE)的研究概述

2.1 使用后评估

使用后评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5],强调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建筑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其真实的体验感受及满意程度更能反映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这一环节的引入也让城市建设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理想需求。

2.2 评估主体

沙洲社区中心向周边住区提供便携的生活配套服务,辐射范围内还包括项目西侧大片商务办公区,本次评估主体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工作人员以及过路人群等,通过发放问卷及自由访谈等方式,实现样本数据的收集,以此反映大部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使用感受。

2.3 评估流程

使用后评估根据周期、深度、资源调用情况、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描述式、调查式、诊断式[6],本次研究基于实态调研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式后评估,评估流程分为评估准备、评估调查、评估研究、评估总结四个阶段。

2.4 后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

2.4.1 先导调研

建立科学的后评估体系是使用后评估过程中的核心环节[7],主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适用性三大原则,综合考虑影响研究目标的相关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8]。笔者根据项目背景资料及相关文献研究,事先通过实地勘察进行主观体验评价,提取空间现状问题,尝试拟定若干指标因子,二次调研结合静态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记录各时段人群主要行为模式及使用偏好信息(图1、图2),为后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进而进行较为标准的评估研究。

图1 各年龄段使用者主要行为模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社区中心使用及偏好信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4.2 确定评估指标因子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拟定若干问题,并制定影响因素重要度的问卷表,采集相关从业人员的判断意见,并对赋值结果进行权重分析,参照使用者对于社区中心建筑的普遍关注点,按结果依次列表排序,择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因子,建立递阶层级(表1)。

表1 沙洲社区中心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估指标因子(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4.3 满意度问卷设计与发放

基于以上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结构问卷设计,将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代入每一组陈述,量表采用五级标度,分别对应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9](赋值5 ~1,以1 为单位递减)。发放地点选择在项目区域周边,为避免群体出行时段不同对结果造成偏差影响,调研涵盖工作日及周末全天,合理控制覆盖各年龄段人群,确保男女数量相对均衡,遵循受访者意见,对每个评估指标因子满意度变量作出主观赋值,获取各项指标得分进行量化评估,开放性问题按情况进行自由表述。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问卷发放共计90 份,回收87 份,其中79.2%为周边居民,大多对社区中心建筑有过具体的使用。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群体相对较多,分别占比35.5%、26.8%,以下依次为青年和青少年。剔除无效问卷后,运用Excel软件归纳统计相关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处理,并绘制系列图表(图3—图5)。根据得分均值可知:满意7 项,一般6 项,不满意5 项,其中项目选址及绿化景观2 项指标认可度最好,但尚未达到非常满意的程度,其余因子均值集中在2.5 ~3.5 分,表示受访者对于项目认可度一般,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图3 各指标因子满意度均值(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一级指标满意度意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整体满意度评价(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 场地环境满意度评价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场地整体环境持肯定意见,项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外部交通的可达性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内部交通流线通畅,人车分流互不干扰,确保居民步行安全;场地内灰色铺砖干净平整、方便行走,绿地广场环绕建筑布置,景色怡人。部分居民给予低评分的原因在于停车空间不足,目前基地停车位仅向政府办公人员开放,由于项目服务半径过大,稍远距离人群停车不便导致不愿前行,非机动车场地充电桩无法使用,雨天缺少庇护措施,没有适宜的停车地点;景观绿化方面,卫生服务中心门口的绿植占地面积大、遮挡视线,导致通道偏窄,不便行走,可以考虑减少或移除。

3.2 建筑空间满意度评价分析

建筑群整体划分为三个弧形体块,构成主楼、裙楼、附楼,层层递进的组合形式,立面造型简洁统一,线条横竖相接嵌入玻璃窗子形成大面积网状结构,曲折有致,具有现代感,但部分受访者认为建筑形式偏向行政管理机构,缺乏亲和力,难以产生归属感;空间利用率上,商务主楼自移动公司搬走后一直处于空楼状态,招商效应不佳,尚未置换为其他功能空间;社区服务中心应需配置了活动室、阅览室等公共活动场所,但基本闲置不对外开放,资源浪费严重,满意度评价不高。流线设计与空间品质方面评价相对满意,商业体块各楼层功能布置相对独立,垂直交通设施充足,使用便利。卫生中心科室布局以走廊为核心沿两侧依次排列展开,流线组织清晰有序;各科室绘制相应主题色彩图案,休憩空间宽敞舒适,并配有儿童娱乐设施,极大缓解就医过程的紧张情绪。疏散方面,卫生中心一层门厅作为与室外公共空间的唯一联系,空间面积小,直跑楼梯狭长,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人群拥挤等隐患,空间布局有待重新整合。

3.3 公共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社区中心公共设施数量较少,业态分布不均,居民不满情绪反应强烈。调研过程中发现,项目在建设之初应《指引》要求对各种设施资源进行了集中配置,但实际建成效果和使用情况却存在明显差异。据图2 可知,卫生服务中心的认可度及使用率最高,整体规模能够满足居民日常就医需求,除常见的西医诊室外还增添了极具特色的中医理疗馆,深受老年群体及养生人群青睐,辐射范围内还配有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诊疗信息基本实现网络化对接,大大提高就医效率。

日常采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之一,社区居民对于理想社区中心的期待也更多体现在商业配置上。当前设施配置混杂无序,种类不够齐全,仅有的几间商铺几乎不能满足购物需求,难以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文体设施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学习运动的空间,但依然存在规模较小、设施匮乏等问题,服务能力不佳,简言之即“可用而不够用”。

3.4 户外空间满意度评价分析

弧形体块转折错位形成曲折自然的步行内街,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反邪教文化广场和特色双拥主题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大尺度交往空间,部分休憩座椅结合景观树池、宣展牌等围合成小尺度私密空间,层次适宜,空间尺度评价相对满意。但活动体验类型略显匮乏,未能满足居民日常游乐需求,空间趣味有待提升。

笔者认为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可适当布置健身器材和儿童活动设施,形式多样,增加视觉变化,活跃场地气氛;小空间增加桌椅小凳、遮阳板等设施,营造私密性的同时,也方便居民进行聊天、喝茶等活动。受访者表示希望社区能够多多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提高彼此互动交往的可能性,强化场所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

3.5 专项设计满意度评价分析

从评估结果来看,无障碍设计、智能化设施以及标志设计都给受访者留下了较好的使用感受:各体块内至少设有一处无障碍坡道;室内基本无高差,方便轮椅、幼儿推车通行;卫生中心内设有无障碍卫生间,配备无障碍扶手,保证群体使用安全性。智能化设施配置均衡,场地东南角设有自助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基础业务办理及社保卡、计生用品等免费发放服务,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照明设施认可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走道空间、楼梯间狭窄局促,灯光昏暗使人感到压抑;另一方面夜间照明设施严重缺乏,街道、广场灯光微弱不便行走。调研发现,社区居民傍晚散步游玩时,更愿意选择照明设施丰富的场所,建议增加艺术灯光装置,配合绿化、小品等形成观赏设施,吸引人群驻足聚集。

4 总结与思考

纵观以上结果及实态调研分析,大部分受访者对于社区中心场地环境条件、服务设施使用持肯定态度,在公共设施配套及空间趣味性等方面负面情绪强烈,使用频率也更多集中在医疗、教育上,整体满意度评价一般(图5),基于此,笔者根据受访者的意见反馈及生活诉求,总结相关改善建议,为日后同类社区中心策划运营给予参考。

4.1 合理控制服务半径,减少出行时距

沙洲社区中心服务半径远超《指引》要求的400 ~500m 范围,导致使用者面临步行时间过长、距离惰性等问题,极大降低出行兴趣。因此,居住社区中心建筑规划设计应在实现设施规模扩大的同时,合理控制服务半径,确保居民在适宜步行范围内实现需求满足,提高出行频率,增强社区中心的服务能力。

4.2 加强需求设计,优化复合业态

考虑到社区中心和周边住区配套建设有一定的时序差异,现有公共设施已难满足人口结构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新需求,因此,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应定期观察业态经营情况,及时优化设施配置,提升功能综合性,实现供需变化平衡,维持社区运营动态发展。对于新建或待建的社区中心建筑,事先了解周边人口结构及已完善的功能类别,在执行建设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针对各年龄群体使用频率,实现差异化供给,统筹规划、量体裁衣,避免设施配置重复浪费,提高协调能力。

4.3 构建多层空间类型,提升社区吸引力

社区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其建设目的在于把城市生活中相对分散的人们以住区为核心联系起来,实现设施功能集中布置,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相互讨论、共同行动的综合性空间场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集结与凝聚[10]。沙洲社区中心针对不同体块进行功能划分,设施布置相对分散,空间单调、场所感不佳,阻碍交往行为发生。因此,在室内设置上,应充分调动创新设计积极性,优化组合功能板块,丰富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品质,激发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交往欲。

户外空间设计应积极营造高品质的场所环境,根据需求差异进行空间功能定位,动静结合,开放有度,丰富器械设施,积极开展集体参与活动,强化邻里互动体验;景观小品组合布置体现特色文化内涵,增强空间识别性,扩大潜在群体。

4.4 完善制度保障,打造社区特色服务

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组织的重要空间单元[11],社区中心服务功能的完善是保障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调研发现,周边住区老年人口和租客群体较为广泛,可考虑针对这两类群体提供精准靶向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例如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助老体检项目,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实现医疗呼叫、安全监护等智能服务,积极促进群体进行文娱互动,满足精神需求;对于长期失智、失能群体,增设护理保险制度减少资金压力,统筹社会资源提供照料志愿服务。针对租客群体可建立相关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区域租房信息推送,制定社区福利政策给予特困群体救助帮扶,惠及民生促进社区持续和谐发展。

结语

本文借助使用后评估理论和方法,构建沙洲社区中心公共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将周边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作为评估主体,通过实地调研及满意度问卷发放整理分析建筑现况问题,总结思考使用者的意见反馈,针对不足,提出初步优化策略。调查过程采用随机抽样,结果可能存在主观差异和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流程要求,结论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客观价值,以期为沙洲社区中心公共空间后期提升改造以及未来同类建筑的规划设计起到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设施中心满意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民生设施非“摆设”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