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16刘文婷陈瑜陶艳玲曾琴王钰莹黄凡艳

军事护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产妇易感性初产妇

刘文婷,陈瑜,陶艳玲,曾琴,王钰莹,黄凡艳

(1.南方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2.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护理部,广东 深圳 518116;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外科,广东 广州 511400)

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在《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加强对孕期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妊娠期会经历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极易出现抑郁。国外产前抑郁发生率达31.30%,国内在15.60%~26.50%之间[1],发生率较高且对自身及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可致孕期并发症风险增高,甚至出现自伤自杀意念和行为[2]。既往研究[3]提示,初产妇由于妊娠知识缺乏及分娩恐惧等,未能较快适应而出现应激反应,增加抑郁风险;经产妇由于年龄、经济等原因面临较大心理压力,发生抑郁,尚无结论指出哪类孕妇更容易出现抑郁。睡眠质量、疲劳等因素均为产前抑郁的影响因素,但未明确对两类孕妇影响是否相同。本研究旨在调查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前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精准开展孕妇情绪健康护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3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410名孕妇。纳入标准:(1)年龄≥18岁,孕周≤40周;(2)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完成问卷填写;(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患严重躯体疾病;(2)精神疾病史或现患精神障碍疾病;(3)近期经历可能导致抑郁的重大事件。按既往产前抑郁发生率26.50%[1]代入样本量公式N=Zα/22×(P×(1-P))/ε2,取P=26.50%,Zα/2=1.96,ε=5%,计算n=332,考虑5%的失访率,得出n=391例。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NFCE-2021-086)。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自行设计,含年龄、孕周、分娩次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孕期睡眠质量满意度、孕期疲劳程度、婚姻状况满意度等。

1.2.1.2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由Cox等[4]1978年编制,Lee等[5]汉化,适用于产前、产后抑郁筛查[6]。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0~30分。本研究统计抑郁检出率,采用9分为临界值[4],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

1.2.1.3 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vulnerable personality style questionnaire,VPSQ) 由Boyce等[7]2001年编制,金三丽等[8]汉化,用于测量产后抑郁人格维度,预测是否易发生产后抑郁。共9个条目,分为易感性(6个条目)和反应性(3个条目)两个分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分9~45分。易感性分量表超过20分提示孕妇为易感性人格,更易发生抑郁。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645。

1.2.1.4 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10,PSS-10) 由Cohen等[9]1983年编制,杨延忠等[10]汉化修订,包括危机知觉和应对能力知觉2个维度共10个条目,用于评估个体近1个月内感知到的压力及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分0~40分,得分越高说明压力知觉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70。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解释说明本研究目的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指导孕妇在30 min内独立完成问卷。回收检查确保问卷填写完整,发现漏填等情况及时补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10份,有效回收率93.18%。

2 结果

2.1 孕妇一般资料 纳入的410名孕妇年龄18~44岁,平均(29.27±4.53)岁,孕周8~40周,平均(29.43±6.31)周。初产妇189名,经产妇221名,两组孕妇在年龄、婚姻状况、不良孕产史、孕期睡眠质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初产妇与经产妇一般资料比较(N=410)

续表1

2.2 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 410名孕妇产前抑郁检出率为23.41%,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8.57%、18.55%。因两组孕妇基线资料存在统计学差异,需先进行校正,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协变量,是否抑郁作为因变量,分娩次数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结果显示,两组孕妇产前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95%CI(0.93,3.02)]。

2.3 初产妇与经产妇VPSQ及PSS-10评分情况 VPSQ评分中初产妇和经产妇易感性人格得分分别为(14.6±4.37)分、(13.97±4.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P<0.05);反应性人格得分分别为(10.15±1.94)分、(10.39±2.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PSS-10评分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危机知觉得分分别为(4.58±3.69)分、(3.71±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 应对能力知觉得分分别为(9.10±3.93)分、(9.24±4.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

2.4 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第一类为参照,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年龄、压力知觉得分、易感性得分均以原始数值输入。结果显示,孕期睡眠质量是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共同保护因素(均P<0.05)。危险因素比较结果,初产妇主要为孕期产检出其他疾病、压力知觉的危机知觉维度(均P<0.05);经产妇主要为对胎儿性别期待程度、孕期疲劳、婚姻满意度和易感性人格(均P<0.05),表3仅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

表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表

表3 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410)

3 讨论

3.1 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均处于较高水平 本研究显示,初产妇产前抑郁检出率为28.57%,与郭橄榄等[11]的研究结果相近(P>0.05),而经产妇检出率为18.55%,低于既往检出率41.90%[12](P<0.05),可能由于后者均为高龄经产妇,承受更多抑郁风险。本研究中两组孕妇抑郁检出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初产妇或经产妇具有更高产前抑郁风险。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护理人员应关注孕妇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孕妇存在的心理困扰并指导解决,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

3.2 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危险因素不同

3.2.1 初产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显示,初产妇产检出其他疾病及压力危机知觉水平为产前抑郁危险因素。初产妇首次面对自身角色转变,缺乏分娩和育儿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增加情绪变化的可能[4]。知觉压力水平可反映个体心理承受压力大小,可直接影响抑郁[13]。孕期产检出其他疾病可给孕妇带来一定程度心理压力,危机知觉压力水平越高,抑郁可能性越高,需要得到更多心理关怀。护理人员应通过孕妇学校、科普讲座等,为初产妇提供系统孕期保健知识,做好妊娠及分娩知识宣传,降低压力水平,避免产前抑郁。

3.2.2 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经产妇对胎儿性别期待程度、孕期疲劳、婚姻满意度、易感性人格均为其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随着“三孩”政策实施,经产妇再次妊娠对胎儿性别的期望可带来心理压力。研究[14]提示孕妇孕期疲乏发生率达75%,受孕晚期胎儿发育加重身体负担、孕期睡眠时间减少等影响出现抑郁。婚姻满意度可负向预测抑郁[15],当孕妇对婚姻满意度下降,配偶提供的心理支持作用也会下降,孕妇获得社会支持不足,抑郁检出率升高。研究表明,情绪越不稳定或神经质越明显的孕妇,出现心理问题可能性越大[15],本研究显示易感性人格是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16]一致。护理人员应根据经孕妇人格特点,做好胎儿性别与婚姻关系宣教,注重缓解孕期疲劳,鼓励家属提供心理支持,营造良好婚姻关系,以降低经产妇产前抑郁。

3.3 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情绪保护因素相同 孕期睡眠质量是初产妇及经产妇产前抑郁共同保护因素,孕期睡眠质量满意程度越低,发生抑郁风险越高,与张笑童等[17]发现一致。良好的睡眠质量是恢复身体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重要方式,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妊娠剧吐等原因,睡眠质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增加抑郁风险。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均应重视孕期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分析并避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开展孕期情绪健康精准护理,避免产前抑郁。

猜你喜欢

经产妇易感性初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经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观察二胎政策开放后对高龄经产妇妊娠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经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经产妇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