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对IgA肾病模型大鼠Tfh细胞通路影响的研究
2022-08-16王银萍张洪宝张守琳
王银萍,张洪宝,邹 迪,张守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由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用于治疗慢性肾风(IgA肾病),可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尿中红细胞计数及尿蛋白含量,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为进一步研究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靶点,课题组开展了此项研究。
1 主要材料
1.1 实验动物
8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90只,体质量180~200 g,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京)2016-0006]。
1.2 实验药物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药物组成:生地黄20 g,生黄芪20 g,黄芩15 g,穿山龙30 g,土茯苓20 g,山药20 g,生茅根20 g,生蒲黄15 g(包煎),茯苓30 g,葛根15 g,紫荆皮15 g。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浓缩剂。洛汀新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每片10 mg,国药准字H20030514。
1.3 实验主要试剂
ICOS Monoclonal Antibody(mA-6E1),FITC,eBioscience,11-4204-81;CXCR5 Monoclonal Antibody(LG.7F9),PE,eBioscience,12-0271-82;兔抗Bcl-6,Bioswamp,PAB30215;兔抗IL-21抗体,Bioswamp,PAB33379。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方法
购买健康清洁级SD大鼠90只,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汀新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陆慧瑜[1]改良造模法进行模型制备。造模后第9周末,从各组中随机各抽取2只,处死后,腹部解剖,分离出肾组织,标本制作,荧光染色,最后在免疫荧光下判断肾小球系膜区是否有免疫球蛋白IgA的沉积,如果有沉积,则判断为模型制备成功。
验证模型成功后,开始药物干预,不同的组别用药则不同,其药物用量标准参照按体质量系数进行计算。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含有中草药37.42 g,中剂量组含有中草药18.71 g,低剂量组含有中草药9.35 g,洛汀新组含洛汀新片63 mg· kg-1;模型组及空白组无需给药,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观察到第16周末。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各组的一般状态,16周后处死,立即取肾脏、小肠黏膜。新鲜的小肠黏膜表达的ICOS、CXCR5采用流式技术进行检测;小肠黏膜表达的Bcl-6、IL-21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采用电镜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变。
2.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将采用SPSS 23.0统计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从模型制备到药物干预结束,共14只大鼠死亡,其中在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及高剂量组各死亡1只,原因为造模后大鼠进食差而死亡;其余12只为每组中各取出的2只,主要用于模型炎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强,体质量也逐渐增加;其他各组大鼠从造模后的第4周开始,毛发逐渐枯燥,食欲逐渐减退,精神逐渐变差,体质量逐渐减轻;从用药干预7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逐渐好转,精神逐渐恢复,体质量逐渐增长,但仍不如空白组精神状态好。
3.2 各组ICOS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在空白组中,小肠黏膜及骨髓中ICOS表达均较少,在模型组中,ICOS表达均呈强阳性;给药后,治疗组各组ICOS表达均减少,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最显著。见图1。
3.3 各组CXCR5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空白组中,小肠黏膜中CXCR5表达呈微弱表达;模型组中,CXCR5表达明显增强;给药后,各治疗组CXCR5表达均减少,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最显著(P<0.05)。见图2。
图2 各组CXCR5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4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在空白组中,小肠黏膜Bcl-6表达较少,呈浅黄色散在分布;在模型组中,Bcl-6表达明显增多,呈颗粒状阳性深棕色表达,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给药后,各治疗组小肠黏膜Bcl-6表达明显减少,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更为明显(P<0.01)。见表1、图3。
表1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表1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其他治疗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平均值 标准差 F P空白组 13 0.205 0.027 126.447 0.000模型组 12 0.530## 0.033洛丁新组 13 0.345△△ 0.039中药高剂量组 12 0.320△△ 0.026中药中剂量组 13 0.270△△▲▲ 0.031中药低剂量组 13 0.307△△ 0.029
图3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5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空白组中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较少,呈浅黄色表达;模型组中IL-21表达呈强阳性(P<0.05);给药后,各治疗组IL-2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见表2、图4。
表2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表2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其他治疗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平均值 标准差 F P空白组 13 0.225 0.029 52.180 0.000模型组 12 0.490## 0.037洛丁新组 13 0.337△△ 0.050中药高剂量组 12 0.321△△ 0.051中药中剂量组 13 0.275△△▲▲ 0.031中药低剂量组 13 0.311△△ 0.037
图4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6 各组肾脏电镜的改变
空白组中肾小球系膜区无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正常;模型组中肾小球系膜区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的沉积,少数系膜细胞增生,足细胞广泛融合;其他各治疗组显示肾小球系膜区电子致密物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足细胞部分恢复,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减少,但中药中剂量组肾脏系膜区仅表现为少量电子致密物,足细胞基本恢复正常。见图5。
图5 各组肾脏电镜的改变
4 结论
基于现代医学研究,IgA肾病多与肠道黏膜感染有关[2-4]。在前期工作中已证实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可通过调节血清及小肠黏膜中Th1/Th2失衡起到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同时课题组发现小肠黏膜T、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通络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IgA肾病的发病,此发病机理与任继学教授提出的“脾肾亏虚、肠道湿热瘀阻”相吻合。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了此项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Tfh相关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Bcl-6、CXCR5及ICOS、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表明小肠黏膜生发中心T细胞向Tfh细胞的分化被加强,促使B细胞向分泌IgA的浆细胞分化,诱导B淋巴细胞提前分化,增加糖基化异常的IgA含量,并沉积于肾脏,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细胞增生,足细胞广泛融合,即导致IgA肾病;2)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小肠黏膜Bcl-6、CXCR5及ICOS、 IL-21的表达明显减弱,且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电子致密物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足细胞部分恢复,内皮细胞增生减轻,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减弱更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可以通过抑制小肠黏膜生发中心Tfh的过度活化,减少其相关因子Bcl-6、CXCR5及ICOS、 IL-21的表达,减少小肠黏膜生发中心的B细胞转化为IgA+B细胞,进而减少糖基化异常的IgA的产生,从而缓解肾脏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