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2022-08-16陈满侯畅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三区科技园产业园

陈满 侯畅

(1.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1;2.武汉城市学院,湖北武汉 430071)

“三区联动”的基本涵义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创新集聚氛围,以更好地促进大学发挥科技、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促进科技园区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提高社区的人才素质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1]。当前,湖北省探索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积极推进大学校区与地方产业、社区/城区的深度融合的“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有效聚合科技资源,构建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中心等重大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有力推动了湖北创新强省的建设。本文就如何推进湖北“三区联动”融合转型发展进行探讨,为兄弟省市提供参考。

1.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现状与进展

1.1 高新技术园区

目前,湖北省高新技术园区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全省现有国家高新区1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形成了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襄阳、宜昌高新区为两翼,孝感、荆门、随州、仙桃、咸宁、黄冈、荆州、黄石大冶湖、潜江高新区等多点布局的整体架构,加上省政府批准建设的18家省级高新区,初步形成湖北沿长江、汉江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几十平方公里,到如今规划面积达到518km2,政府主导的“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城、现代服务产业园、未来科技城、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心城、中华科技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管委会直管的8大园区,8大园区中每一个大园区又由若干小园组成,形成了“大园套小园”的模式。同时,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制定了光谷引领、全域创新工作方案,建立了与周边的江夏区、洪山区协同发展机制。以区内校区、产业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内循环”带动与鄂州、黄冈、黄石等周边地市合作、联动发展的“外循环”,共同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探索建设中国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等“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1.2 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三区联动”的重要载体[2]。我省大学科技园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依托高校、多校一园、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主要功能定位为科技研发创新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我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3所,分别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截至2018年底,我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342所,累计可自主支配办公面积66.7万m2,总收入达到13.8亿元。

1.3 创新型社区

创新型社区建设是实践“三区联动”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湖北全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同步推进社区创新驱动发展,对于建设创新型省份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3]。目前,我省已经启动枝江市、钟祥市等首批14个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建设周期为3年,重点聚焦上述县域内的创新型社区建设。同时,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等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也积极推动建设科教创新领先区。武昌区规划在未来5年内,打造1~2个国内外一流的科教研发基地,建设1~2个全国领先的“创谷”、各类孵化载体以及多个国内外重要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构筑中部创新人才高地,实现各种创新资源要素的相对集聚与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洪山区依托“中央创智区”的“一廊、三带、五区”产业布局,充分借力全区各产业园和工业集聚区的现有产业基础以及科教资源优势,加快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专业化众创孵化平台的发展格局,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的技术转移链与上下游紧密衔接的孵化产业链。其中,街道口-广埠屯片区的“科创金融走廊”侧重于建设科技金融、“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领域的孵化服务平台。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创新经济带”侧重于推动现有孵化载体强化与邻近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共建专业化孵化服务平台[4];广八路、四眼井、工大路、北港、虎泉等“五大创客街区”则侧重于建设集孵化办公、创客公寓、技术咨询、教育培训、文创于一体的综合性孵化服务平台。

1.4 孵化载体

湖北省科技厅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以来,全省各地科技管理部门以培育科技创业企业为重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2月,全省共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8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3所,国家备案示范专业化众创空间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6家,省级众创空间263家,纳入火炬统计计划管理的各级各类孵化载体数量近600家,孵化载体总体规模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在空间分布上,60%的孵化载体设立在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已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转移转化”完整创新链条,构建了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主导产业体系,布局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涌现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新业态,科技创业企业每年新增5000多家,在孵企业突破25000家,孵化载体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长,每年直接贡献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10以上的份额,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30%以上,总量达10400家,稳居中部第一[5]。全省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的快速增长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现阶段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主体能力失衡

当前,湖北省“三区联动”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特别是“三区”主体间的联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对接和协调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能力不相协调、融合失衡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程度不足,“三区联动”主体资源、信息和技术合作主动性不高,导致融合发展效率难以显现。

2.2 “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主体创新互动体系结构单一

首先,产业园区缺位现象严重。当前湖北省产业园区因城市规划、环保、企业用地发展等因素影响,普遍布局在远城区等郊区,在“三区联动”中缺位。产业园区的独立发展即可视为企业创新主体没有融入“三区联动”中。其次,社区组织缺位。社区是促进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纵深发展的主要载体。目前,我省社区组织结构普遍松散,缺乏协同创新和创新资源对接能力机制,没有有效推动校区、产业园区的发展,在打造“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人才聚居、提供优质住房、教育、医疗服务、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核心创新社区方面,补助辅助性服务功能发挥不够。

2.3 “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缺失

目前,湖北省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三区联动”体系尚未建立,主体间处于松散无组织的状态,存在制度樊篱,资源难以流通,加上管理缺位,部门组织协调不畅,区域主体间的集聚态势尚待挖掘。

2.4 “三区联动”融合度不高

首先,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广度不够。目前,全省范围内,还有相当部分的城市城区、社区的没有推行“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创新资源聚集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深度不够。目前,全省范围内,各地市所推行的“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交流、校企合作和就业合作的层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校、社区/城区之间,不仅在规划布局方面,衔接融入不足,而且在功能对接、体系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短板明显。最后,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后劲不足。目前,全省范围内,共有高校128所,明确建立大学科技园的尚不足20所,这些高校院所大多数都已经到郊区建立新校区、新院区,老校区、老院区的土地空间和建筑资源亟待整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出效益。

3.推进湖北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优化“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

支持高校、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共建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载体与创新平台。进一步理顺现有产业园区、孵化载体、共享平台与校办产业、社区、地方政府的关系,处理好产业园区、孵化载体、共享平台、孵化空间所有权与经营权关系。地方政府优先安排“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园区、孵化载体新建和扩建项目计划用地指标。

3.2 支持高校加强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建设

支持高校在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内新建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研发设施,提供设备条件、技术研发、技术咨询等服务。鼓励高校加强创新源头成果供给,引导校内科技成果优先到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就地转化。支持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高校优秀校友、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带科技成果到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创业,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根据高校设置、地区区位优势、集聚产业等特性,围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业孵化链条,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功能定位不同的园区分园[6]。

3.3 提升地方政府支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力度

推进地方政府、社区管理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与全国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空间,充分挖掘本地高校创新创业潜力。鼓励创新实力强、领域关联度高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和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向区域内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周边集聚,形成创新资源丰富、产业集群明显、配套服务完善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支持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企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区域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支持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入驻当地产业园区,融入创新产业链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

3.4 强化“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创新服务能力

支持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加强管理服务团队建设,建立运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聘用机制和利益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园区管理与创业服务队伍。支持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有效整合高校及社区周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科研创新平台资源,建设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产业园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当地特色产业建设专业型孵化器或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知名校友、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等向产业园区初创企业投资。鼓励地方政府发挥引导基金作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参与高校早期科技成果与项目投资与孵化。强化科技园企业化属性,积极提高大学科技园自身的能动性,尤其在大学科技园投资能力建设上实现突破。

3.5 加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与品牌输出

支持大学创新园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支持机制,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支持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国际标准制定。支持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等在园区搭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开放合作新模式。支持大学创新园引进全球一流的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在园区自建或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等。鼓励大学创新园孵化机构在海外建立孵化基地,探索国外创新孵化、区内加速产业化的模式。

3.6 优化“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城市功能配套

加快构建便捷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大学创新园的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配套设施能级。在大学创新园布局国际化高端教育机构、国际知名医疗机构,配套建立图书馆、报告厅等文教设施,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中心等商业设施,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功能。规划建设若干绿色生态廊道,有序增加绿地公园,有机融合慢行健身步道、骑行通勤驿道、科技展示廊道、生态景观栈道,构建大学创新园蓝绿交织、城湖共生、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区。

猜你喜欢

三区科技园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北京三区美术馆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藏地三区”文学空间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