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2-08-15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课堂

何 涛, 孙 喆

(赤峰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1 前言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爆发式的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庞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处理速度快和数据价值密度高等特点。大数据已经作为重要的因素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很多国家和企业已经把大数据为做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把准确获取并应用大数据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大数据时代,应用统计学学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有高校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培养体系[1]。但是,还有许多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较慢,专业人才的培养很难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 全国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 万人, 规模创历史新高。 现在国家又提倡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虽然有着一系列的动作, 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单指这些是不够的,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才能药到病除。因此,应用统计学专业急需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应以在大数据时代对应用统计学人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高校怎样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3]。

2 应用统计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思政元素缺失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太了解,不清楚专业的就业方向, 将来毕业后能从事什么职业,致使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些问题显示了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无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专业课之间有了融合讲解,但思想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缺失融合,教学案例中缺失思政元素,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2.2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很多高校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主要是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统计公式,而对于实践教学并不重视, 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制约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无法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知识方面融会贯通,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2.3 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应用统计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授课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有些学生很会学习,自己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好多情况下都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方式根据教师的方法来学习,看似都明白了也都听懂了,实际上不缺乏有些学生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的情况,总感觉自己会了,也没有即使向老师提问,更没有及时复习,所以最后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囫囵吞枣。 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做到监督和督促, 大多数还是靠学生自觉,由于老师的资源有限,一节课只有一个老师,有时特殊情况下可以有两三个, 但授课老师只有一个,其他老师只是作为听课记录,于是老师与学生就属于一对多的形式,所以不能兼顾到每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对众多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教育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2.4 课程内容滞后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材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更早时间的水平。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还不能及时地反映在教材之中。 高校的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和着力点。 然而,很多大学在应用统计学相关课程内容更新中行动迟缓,甚至严重滞后。

2.5 考核方法落后

目前,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考核主要针对理论知识,采用作业和闭卷考试的方式开展,对于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分析等实践能力考核较少,这种考核方式很难体现学生实际的水平,与现代化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不是很协调,这种课程考核评价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应试状态,很少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不利于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3 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挖掘教学思政元素,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认识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中思政元素, 利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案例,引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高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对应用统计学教学的重视。

3.2 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改变教学方法,部分课程引入翻转课堂和角色互换。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占用过多时间来讲授课程,学生可通过视频讲座、实例分析教程进行学习,能够随时查阅和下载材料,还能与别的同学在网络上交流和讨论。 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学习节奏和呈现知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老师可把实际遇到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问题引入课堂, 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获得真实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引入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备课授课,教师来旁听,在授课完毕后,还有旁听的同学不断的提出问题,讨论十分激烈,这样的方式需要课下学生精心策划,写好教案,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也要悉心指导, 全班同学更是会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气氛会更加开放更加活跃,团体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更有利于培养望闻问切的求学态度。 在学生授课时,能有效选择有价值的话题,避免争论,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通过授课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使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散发出最大的光芒。 学生现在越来越有想法,所以他们很想打破枷锁,思维也很发散,同时他们也希望老师能平等对待每个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换位置,将三尺讲台交给学生,使我们的老师能更融入到学生当中,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这种轻松的心理暗示的前提下,学生没有了心理负担,就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心扉,信心也会随之增加,无穷的挖掘自己的潜力。 更是解决了不到考试不看书的坏习惯,课余时间的作业可以将知识活学活用,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实践效率与目的,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相互指正和给予建议或评价,同样也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全员是参与进来,互动式课堂要做的就是要让大家尽可能的都参与,最主要的是要将每个人的全身都调动起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眼睛和手是跟上了,嘴也自然而然跟上了,但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必须得落实到行动上,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脑子动起来,才能心口如一。

图1 角色互换主要过程

3.3 构建线上线下综合培养体系

将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大量的网络资源充实案例库,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方式检查和巩固学习翻转课堂效果[3]。 在部分课程中利用在线课程管理工具,实现“老师课前线上上传资料,学生下载获取,课中线下实施现场施教”,“线上实验翻转课堂,线下效果检测”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和的教学模式,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智慧课堂[4]。

3.4 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学院要组织院级的统计建模大赛和市场调查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 选择感兴趣的调研题目,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可行性制定出抽样方案,设计出调查问卷, 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方式来发放调查问卷,然后进行回收和整理,对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学生可通过所学应用统计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将课堂内容实践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比拼谁的速度快,也不是比谁收集的数据多,而是比谁研究的课题有价值,谁的创意好,谁分析的准确且结论具有说服力,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最终,通过答辩和评比,选出优秀的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和“正大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筹划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查实施和数据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使学生能够近一步满足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和挖掘行业的岗位需求。

3.5 加强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

应用统计学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和应用结合的学科。 结合现有课程体系中的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依托国家、省级和校级的各类学科竞赛, 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活动,推动应用统计专业科研创新训练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和论文中积累的应用案例,可以改造为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又能激发教师的深入研究。 因些,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中,要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思路,形成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相融合、科学前沿知识与案例教学相渗透、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3.6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包括学生知识体系、学习态度和技能体系的综合考核形式, 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水平、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5]。 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应重点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水力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因些,有些课程采用试卷测试、课程论文、课堂讨论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来确实最终的分数。

比如在“抽样调查”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们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某市城镇居民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研究”“某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某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等课程论文。最后,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指导老师会根据同学现场的展示和答辩对各组的报告进行点评。 教师从调查问卷的制定、问卷的发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调查报告的撰写、汇报答辩等方面对课程作出评价。

教学评价体系是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综合考核形式, 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手段[5]。 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应重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因此,有些课程采用试卷测试、课堂讨论、调查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最终分数。 比如在“抽样调查”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们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某市城镇居民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研究”“某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某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等课程论文。最后,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指导老师会根据同学现场的展示和答辩对各组的报告进行点评。教师从调查表的发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论文撰写、汇报答辩等方面对课程论文作出评价。

4 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提上日程,教学改革应以应用统计学人才需要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践应用、教科融合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进行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实践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会越来越完善,我国的应用统计学科将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猜你喜欢

统计学课程课堂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美在课堂花开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