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
——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探索
2022-08-15郑德高
文|郑德高 孙 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2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通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方式。
中规院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体系课题研究,现立足城市建设与青年发展的时代趋势和现实问题,梳理近年来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历程,以面向未来青年发展的趋势指导城市下一轮工作导向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各地建设好青年发展型城市。
一、青年发展的时代新命题
1.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青年“四最精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四有青年”标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也对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勉励青年“要爱国、要励志、要求真、要力行”,促进新时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个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青年发展规划,是在国家层面为青年发展提出依据和建设范本,并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1.2 抢人大战的背后,青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7年,全国各城市打响了抢人大战,全国100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人才新政。在这背后,是全国各地纷纷认识到,在人口红利逐步褪去之际,一座城市是否具备对青年发展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命脉与潜力。
纵观近30年的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2021年全国人口14.12亿人,人口净增长仅48万,创下60年新低,人口总量逐步接近拐点。青年人口规模也从2000年峰值4.9亿逐步下降至2019年4.07亿,占比也从41.6%下滑至28.9%。其中刚从高校毕业、迈入社会工作的25-29岁的立业阶段青年群体约1.1亿人,占比8.0%。
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吸引和凝聚更多青年参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了推动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Z世代青年的新画像
“95后”出生的“Z世代”是当今青年的主力军,成长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经济时代,也更善于接受广泛的新生事物,对多元文化、趣味生活拥有自己独特追求,形成了Z世代青年的鲜明烙印。
2.1 游牧世代:独居青年、择趣而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流动等社会历程,塑造了城市中的游牧青年“三高一低”新常态的人口特征。单身成年人口数增加,独居群体需要关注。未婚比例提高,到2018年未婚的“90后”占63.74%。初婚年龄上升,城市青年初婚年龄达到28-30岁。生育推迟和生育水平下降,2018年的“90后”生育率为86.11‰,也低于十年前“80后”的生育率。
租房成为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们的首选居住方式。根据贝壳研究院《2020新青年居住消费报告》,超过一半青年选择租房,1/3收入用来交付房租。而36.25%受访者的居住面积小于30平方米。在考虑租房的因素上,首要关注交通便利度(71.5%)、通勤距离(66.5%)、周边配套(48.9%)等其他方面。
2.2 创造世代:有尊严地疲惫着
青年们身处不断鼓励自我突破和自我创新的时代。人民网调查专栏显示,超过2/3的青年对自己从事行业和发展前景具有基本的判断,80.3%的青年表示自己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在新周刊《2019 新青年生活方式报告》中,27%的青年认为工作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42%认为工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
主动型创业占据了创业者的多数。根据《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青年创业动机主要为成就事业(43.1%)、增加收入(39.5%)和发现机会(27.5%)等。2011-2020年,全国新增创业公司超过4400万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持续创新、追求卓越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2.3 体验世代:横纵扩张的多元爱好
Z世代青年关注新潮与独特体验,形成线上社区与线下活动的联动社交。同时,青年作为消费主力军,也在不断引领消费趋势的演变。业态创新、场景创新类首店等形成吸引青年人群的新兴空间动力。
青年们也开始关注城市治理和志愿服务。在抗击疫情、洪涝灾害乃至各类重大城市活动当中,青年志愿者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团北京市委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青年社会组织8500多个,而且绝大部分(69.8%)是公益服务组织。
三、实践探索的新阶段
各地已经认识到青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关注“青年引入”,到培育“青年活力”,再到纵深推进“青年友好”,从全面化的角度展开青年发展的政策设计。目前已有90多座城市、300多个县区明确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3.1 青年引入:人才争夺战
2017-2018年各地的人才引进风起云涌,“抢人大战”由一、二线城市开始陆续深入到三、四线城市中,人才政策正在不断加码升级,如南京“宁聚计划”、武汉“留汉九条”、成都“蓉漂计划”、长沙“人才新政22条”等。截至2019年底,全国发布相关人才新政的城市已经超过160座。
3.2 青年活力:创新组合拳
在关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各地逐步从单一导向的“青年引入”政策开始转向注重就业促进和创新培育。如杭州提出建设“世界青年友好城”,建设覆盖全区县的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郑州等提出建设“技能型人才高地”,引导建设人才培训基地,提升青年技能培训水平。
3.3 青年友好:青年发展城
2020年以来, 青年发展型城市得到各界广泛认同,全面展开青年发展的政策设计。如深圳打造“世界青年发展型城市”,成都启动“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动”。保定、东莞、珠海等城市也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或青年友好城市。在省级层面,贵州省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山东也在推进全省域“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等。
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举措建议
总结各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可以发现,保障青年住有所居、鼓励青年扎根立业、建设青年活力场景、引领青年先锋价值,成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鼓励青年奋进有为的四个关键领域。
4.1 构筑青年乐居城市
青年们在用脚投票选择定居的城市时,首要关注着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等因素。与此同时,持续上涨的房价与各座城市落户政策的阶段性调整、通勤压力等,深刻影响着各地青年的选择。
在上一轮城市发展进程中,珠三角成为青年最向往的区域。深圳在过去五年内新增565万人,广州也增加463万人。东莞、佛山也借助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对接广深,强化青年人聚集。
长沙、郑州、西安、杭州等 “强省会”战略成效突显。在过去五年里,长沙新增240万人,郑州新增288万人,西安新增412万人。其中,长沙借助严格的住房宏观调控成为最适宜定居的主要城市。
北京、上海的人才政策转向提高城市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导向,特别放宽了对国内一流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落户门槛。
对此,《意见》在关注青年发展型城市居住环境方面,也在不断深化各地的建设举措,关注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等住房困难问题。
4.2 营建青年立业城市
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而在创新方面,虽然各项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平台涌现,但创业成功率仅30%,贷款融资难、创新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北京、上海、深圳引领全国就业创业格局。北京引领创业氛围,成为“全国创业第一城”。上海侧重就业吸引,对高校学生保持极大吸引力。深圳在两方面的表现均作为第三城地位。杭州也开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郑州则大力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强化对研究型与技能型的人才培养。
为此,《意见》中在优化就业环境上明确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等方面,为青年们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而在动员创新创业方面,也意在完善人才发现培养、评价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
4.3 建设青年活力城市
注重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各地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契合青年特征、满足青年需求的消费场景、文娱场景与社交场景的塑造。
上海、北京依然保持了极强的人气与活力。上海开始关注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建设吸引青年向往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北京也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成都和重庆在青年活力上显示出成渝魅力,在抖音等平台上跃升为指尖上最吸引人的城市。成都围绕“三城三都”建设,专门建设青年专属线下阵地。重庆也积极拓展“体验经济”,增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吸引力。
各区域商业中心也在积极塑造城市青年特色,如西安建设“新零售之城”,长沙大力发展夜经济、“她经济”;郑州也在联合塑造“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形象。
《意见》也从助推生活品质提升方面,探索拓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建立与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建设标准。
4.4 引领青年有为城市
青年发展离不开青年志愿者,他们为城市文明注入蓬勃活力,并与城市形象紧密结合。《意见》也深刻关注如何激发青年先锋示范作用,提出组织动员青年引领城市文明风尚、并在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具体落实,充分发挥青年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号召青年有为参与上,深圳的“义工服务”已经形成响亮的志愿者名片,武汉也逐渐成为一座“志愿者之城”。成都也迈向“青年志愿服务3.0时代”,推动青年有序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等。
五、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新展望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来,各地城市面向青年的建设探索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此背景下,《意见》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七个着力优化”和“五个组织动员”,对青年发展型城市提出政策内容和发展路径,更好地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