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下“双师型”教师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2022-08-15耿运涛龙轶学

华东纸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育人思政

耿运涛 龙轶学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出,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导向,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2]。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度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言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率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5-6]。

因此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以及高校相关思政工作要求,需要发挥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把思政教育融入整个育人过程。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下“双师型”教师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实现专业教学和德育培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能力,进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素养。

2 《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本课程开设于三年制大专第二学期,是专业基础课——对于“00后”而言,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养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其知识结构、技能特点、素质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学和德育培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为今后深入学习和从事电子技术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基于学情分析、职业标准和岗位职业能力,修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

课前(备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按照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与思政老师交流思政融入方式,精心设计。

课中(讲课):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从复习、导入、讲授、小结、作业各环节找准切入点,融入思政元素,学中做,做中学,力求入脑入心。

课后(反思):聚焦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先受教育,立足有意义学习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求知欲与获得感。

如图1所示按照电子器件、电路分析、系统设计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总体思路,在知识的传播中进行思政融合,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图1 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总体思路

3 “课程思政”下《电子技术》课程育人教学策略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起点,以高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为主线。分析学生的学情特征,重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形成“三五五”教学模式,即三段式、五环节、五评价教学模式。利用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创建理实一体化学习环境,依托校企合作,进行“导—识—析—仿—练”混合式教学。同时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整体教学策略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思政”下《电子技术》

①三段式:

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深化;通过QQ群+微信+MOOC+职教云,实现“课前—课中--课后 “一体化教学。

②五环节:

“导-识-析-仿-练”。

③五评价:

自学目标的明确度、课中学习任务的参与度、实践能力提升的达成度、学习反馈的有效度、课后延学的拓展度。

4 “课程思政”下《电子技术》课程育人“三五五”教学模式实施

以项目二任务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为例进行教学实施。

明确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思政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如图3所示。

图3 项目二任务二的知识、能力、思政目标

(1)课前知识传递:

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布置任务;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分享讨论!

(2)课中知识内化:

导:利用情境引入,华为用中国“芯” 守望中国制造,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导入本节课教学问题进而映射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识:采用教师引导学习、学生讨论自学和上台分析,师生之间共同识别任务电路结构,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枯燥。引导学生乐观向上、勤恳好学、明辨是非!

析:教师引、学生学,提升学生分析原理图的能力,掌握失真的原因分析方法,进而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谦虚谨慎、缘事析理、求真务实的能力!

仿:通过仿真实训平台,将任务虚拟情境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升学生理论分析的能力,为实践操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认清信息网络和现实的关系,崇尚科学,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练:播放实训操作示范微课,思政教师进教室与学生交流,师生互助、帮助促进,真正让学生学会电子线路的规范安装,能独立完成调试及故障的排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友爱、认真细致、规范操作的意识!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间互评、任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点评评价学生课中学习效果。传递“团结友爱、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3)课后知识深化:对接“岗课赛证”需求,组织学生考取电工、电梯修理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岗课赛证”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综合岗位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过程化、多元素、五维度的教学评价,从知识、技能、思政得分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

(4)教学效果

在教学团队的精心打造下,本课程依次成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版了云教材。教学团队获教学比赛奖9项;申报课题10余项;获得专利申请10余项。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省级奖6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7项;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获院级二等奖1项;信息化素养比赛获院级奖3项。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考证通过率达到95%,企业用人满意度达87%;真正实现“岗课赛证与思政育人常态化”的融合。

5 总结

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下“双师型”教师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三段式、五环节、五评价维度”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导—识—析—仿—练”五环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岗课赛证”与“思政育人”的融合,实现了思政育人常态化。培养了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的提高了《电子技术》课程育人效果,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