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2022-08-15苏卫孟宣辰滕保琴周玉燕唐小亚

甘肃林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林业机构

苏卫 孟宣辰 滕保琴 周玉燕 唐小亚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连接科技创新和生产应用的重要桥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各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全省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省林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为适应林草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掌握我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提升林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为“十四五”期间全省现代林草科技水平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1 年,受省林草局委托,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对全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调查方法

2021 年7~9 月份,受省林草局委托,省林业科技推广站组成调研组,前往张掖市、天水市、庆阳市及陇南市等市及重点县(市区),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各地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人员构成、编制数量、职能发挥、成果转化、科普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影响进行深入摸底,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二、基本情况

全省现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85 个,其中省级1 个、市(州)级16 个、县(市区)级68 个,包括独立建站55 个、混合建站30 个;全省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型事业单位4 个、事业单位81 个,均为财政全额拨款。全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现有编制1853 个、实有人员1914 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911人、专科学历695 人;有正高级工程师21 人、高级工程师349 人、工程师506 人、其他535 人。

(一)省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

省林业科技推广站成立于1984 年,正县级建制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2008 年参照公务员管理,现有人员75 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9 人,高级职称8 人。

(二)市(州)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

全省14 个市(州)均设立了市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有11 个独立建站、5 个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现有编制285 个、实有265 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85 人,正高级工程师5 人、高级工程师53 人、工程师96 人、其他102 人。

(三)县(市区)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

全省有68 个县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实有人员1574 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67 名、专科学历593 名;有正高级工程师15 名、高级工程师289 名、工程师396 名、其他427 名。

市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最多的是陇南市,有3 家;白银市、天水市、临夏州、甘南州市级机构配备完善,所属县(市区)都有相应的科技推广机构;其他市(州)所属县(市区)存在无独立建站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嘉峪关市和金昌市所属县(区)无科技推广机构。

人员数量与编制比例方面,定西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实有人数114 人,超编制数量24.2%;甘南州262人,超编制43.9%;平凉市142 人,超编制10.9%;天水市编制人数266 名,实有人数266 名,是唯一编制与现有人数一致市(州);兰州、庆阳、张掖、陇南、白银、酒泉、武威、金昌、临夏等9 市(州)存在“编多于人”的情况。多市(州)存在人员兼职情况,兰州市兼职占比52%、庆阳市37.5%、武威市15.5%、陇南市17.5%、天水市13.5%、平凉市13.3%、甘南州8.7%、临夏州4.1%、酒泉市3.7%。

三、建设成效

(一)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支撑作用凸显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创新集成了一批林业生产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服务重点生态工程和脱贫攻坚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平凉市推广应用苹果矮化密植立架栽培等高新技术,林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5%以上,科技进步对林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25%。张掖市林业科技推广站通过横向联合,与吉林省公主岭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联合实施设施葡萄病虫害防控应用推广示范项目,输出设施葡萄栽培先进技术并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及交流学习活动。甘南州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新技术、新方法,实施沙化草地治理防风固沙林试点建设项目,采取“灌木+藤本+草”的立体植被结构治理模式,改变按单一生态要素或资源种类保护治理的传统模式,为探索高寒地区沙化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示范推广稳步推进,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全省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财政科技推广项目等科技推广及技术服务类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林业科技成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团队组建9 支技术服务团队,指导全市核桃高接换优累计1028 万株,核桃良种率提高15%;油橄榄团队通过举办培训班,不定期深入育苗户和种植区现场培训和巡回指导,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酒泉市以成果推广为抓手,完成新建经济林35.7 万亩,推广无公害林果标准化栽培技术74.18 万亩,无公害技术覆盖率达到92.7%。金昌市开展香草花卉产品引种、试验、示范,不断延长以薰衣草、万寿菊、芍药为主的香草花卉产业链,引导开发的花粉、花蜜、花饰、香枕、化妆品等香草花卉产品种类繁多。临夏州开展SOD 皮胎果生产技术引进及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使丰产示范园优质果率达80%以上,亩产值达8667 元。

(三)科技服务扎实推进,科技知识广泛普及

林业科技服务是各级推广机构职能发挥的重要抓手。省林业科技推广站通过开展以“春之梦·秋之实”为主题的科技服务活动,编制《全省林业科技扶贫总体方案》《甘肃省林业科技服务两评两比、两调两促活动操作规程》等,组建“2213”科技服务团队,运行“林果服务网”,编发《甘肃林果》期刊,推广实用科技成果,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培训基层技术力量,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创新科技服务、助力扶贫攻坚提供了思路、取得了实效。兰州市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市县乡林业站技术人员450 余人(次),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土专家”、农民技术员、技术能手、科技明白人等4800 多人(次),惠及林农3 万多人。庆阳市依托科技扶贫“516”专家服务团队,围绕优势林果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与农户签订科技帮扶协议、承包指导管理等形式,全面强化对林农、农民合作社及林果企业的技术指导。金昌市技术推广部门加大与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交流合作,聘请专家讲授经济林管理技术,提高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及果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林业科技推广部门紧紧围绕林业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全省林业科技扶贫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培育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充分发挥省林草局帮扶秦安县中山镇精准扶贫技术培训专责组职责,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在中山镇28 个村开展花椒技术轮训、巡回指导,促进了4.1 万亩椒园集约化发展,为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了科技支撑。二是推广了一批实用技术成果。依托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项目转化55项技术成果,支持23 个深度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平凉市推广四季栽植、苹果矮化密植立架栽培、肥水沤合等多项高新实用技术,林果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5%以上。三是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全省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经济林示范基地500 余个,成为扶贫示范带动的窗口。张掖市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基地30个,建设大棚80 座、完成提质增效100 座,形成了集中连片、标准栽培、专业生产、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选派了一批科技扶贫专家。天水市通过“新型技术农民培训工程”,培训果农1120 期10.6 万人次。五是培养了一批乡土技术专家。针对“城里专家太远、科技下乡太急、农村技术员太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乡土技术人才,累计培训技术人员1.5 万人,农民155 万人。六是构建起一批科技服务平台。天水市开通“天水市果树研究所”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定期开展远程培训和技术服务,年均培训果农3 万人。七是生态扶贫不断深化。全省生态扶贫重点项目——生态护林员项目累计落实资金17.13 亿元,2020 年全省选聘生态护林员66339 名,管护林草资源4500 多万亩,精准带动29.21 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林草资源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四、存在问题

(一)机构改革影响了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与职能发挥

2019 年机构改革后,全省86 个县(市区)中只有33 个设林业和草原局,其它53 个林草工作隶属自然资源局,机构与职能的重组对全省林业推广体系影响较大。一是林业科技推广机构队伍不稳、职能弱化。由于人员转隶、分流、调整变化大,县(市区)林业推广机构出现了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没有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等现象,同时加剧了现有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二是市(州)县(市区)林草与自然资源部门整合情况不一,上下级部门之间交流不畅,致使新形势下我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薄弱环节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推进。

(二)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

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主力军,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者。然而,这支队伍建设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县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被撤并,有的只有机构、没有人员,林业工作没有了“腿”和“触角”,业务工作明显弱化。部分政府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长期对科技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相关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科技推广经费、人员待遇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三)林业科技推广队伍的成长与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周期长,科技成果转化较慢,科技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生产实际,不能充分发挥科技推广的桥梁纽带作用,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其次,机构改革后机构人员减少、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以酒泉市为例,全市森林面积1134 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75 万亩,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产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撑的范围越来越广,人员力量严重不足,资金设备与需求不匹配。第三,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学习、培训的机会少,知识更新慢,在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宣传等主要技术推广方式中缺乏创新,推广示范及辐射带动的放大效应体现不够。

五、对策建议

林草科技推广是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林业科技服务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要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现代林草科技进步水平,稳定基层林业推广体系,打通林草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履行职能、探索创新、提高效能,努力开创甘肃林业科技推广新局面。

(一)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一是建议省政府出台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林草科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与编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融合发展。二要建立健全高效率转化科技成果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稳定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应根据当地林业资源与产业分布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建设技术推广机构。四是改善林业科技推广条件。要加强推广机构基础建设,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改善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五是理顺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恢复机构与编制,明确林草主管部门的垂直管理,满足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六是加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系,逐步形成以省、市(州)级为指导,县(市区)级为核心,乡镇林业站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五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

(二)稳定壮大林业科技推广队伍

高素质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源泉和科技推广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增加编制,完善岗位培训,培养建立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服务意识好、乐于奉献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二是开辟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调动科技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多出效益。三是开展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专家服务行动,培养农民技术员、“土专家”、科技明白人、科技带头人。四是开展生态护林员兼任推广员行动,选择有科技素质、热心科技推广的农民兼任科技推广员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三)加快林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一是把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入电商扶贫、智慧物联网等载体,建成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推广转化体系平台,推进“网上网下相结合”转化模式。二是探索和建立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新机制。探索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成果由政府投资转化应用,而经济效益显著的成果逐步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转化应用。三是建设不同类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基地,通过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提升林业科技转化效率。四是扎实推进林业科技服务。建立以“春之梦、秋之实、冬培训”为主题的全省林业科技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科技支撑林业产业发展。

(四)保障并扩大林业科技推广投资渠道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投入体系,确保林业科技推广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加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专项经费。持续稳定地在林业重点工程中安排不少于3%的经费用于科技支撑工作,并不断扩大适用工程范围。二是将林业科技推广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设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地方财政和投资预算。三是用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提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推广项目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四是不断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模式,拓展林业科技融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林业机构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策略
阿拉善生态建设中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