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住房质量管理及评价研究*
2022-08-15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丁 瑶(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落实,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对住房质量的重视,在如今城乡一体化的新时期,农村人居情况变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社会稳定所不能忽视的一个要素。党的十九大之后,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也逐渐鲜明化,明确要加快健全农村房屋质量管理机制的步伐,落实农房建设管理责任。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农村房屋的建设管理偏向于“拿来主义”,不少的研究成果均试图探讨对韩国、欧盟乡村建设的有效经验积极引入以改善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局面[1]。但由于地域和国情的差异,这些成果难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前,个别省份对于危房改造加固等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如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监管平台得到自上而下的认可,但在整村建设方面还未达到目标效果,各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住房质量方面问题仍层出不穷。
1 新农村住房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 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农民自建房屋仅通过村镇建设部门的规划及土地管理部门的定点丈量,参照农房建设指导图集便可以自主建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限制性约束。虽然国家相关规定表明,对于农房质量、施工安全的检查和监管职责由当地政府的村镇建设部门负责,但在实际中,由于资金限制、农村分布广泛、基层人员缺少等原因,村镇设定的建设覆盖点很难对承建者的资质做出正确查验,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始终缺少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执法的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图集难以发挥其实质作用,农房户主通常可依据自身要求进行施工变更。此外,基层政府部门行政职能、责权不够明确,疏于管理、多头管理以及管理失控的现象频繁出现。
1.2 施工队专业知识不足
调研中发现,活跃于基层的施工队建筑工匠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经过正规培训并达到上岗要求的比例较低,专业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例如,在基础建设方面,无论建设选址地土质条件如何,施工队都是依据经验进行挖掘作业来实现基础建设的;在施工过程中,虽然所用的预制楼板质量合格,但构件的衔接方面,施工队专业知识落后;砌体墙砂浆强度并非通过合理设计,砂浆不饱满、不密实,强度很低,甚至用手触碰就能够脱落。
1.3 施工工艺难达标准水平
由于施工工匠群体不受硬性管制要求,农房建造时施工工艺难达标准水平。例如,墙体拉结筋配置与安装都很不规范,没有拉结筋的情况较常见;未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不同体量的主房和配房房屋连在一起时,地基下沉深度会不同,容易在连接处出现裂缝;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没有泵送混凝土,也非机械搅拌,导致混凝土、砌筑砂浆和易性差,配合比不准,强度普遍较低;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粗糙,容易出现水泥地面裂纹、碳化起砂。
在建筑的整体表面处理上,由于屋面工艺不够发达,多数农房漏雨渗雨情况频发。外墙的建设环节也普遍存在问题,外墙面虽完成了粉刷,但长期在风雨侵蚀的环境中加速了其老化。还有些房屋不设水平防潮层,导致水分渗入墙体引起房屋底层下部抹灰层脱落,严重的情况可能造成砖的剥蚀[2]。
1.4 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基层建材市场是反应监管力度的晴雨表,由于缺少严格监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尤其交通不发达地区,供货渠道单一、独家垄断、价格虚高且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偏远落后区域建材市场甚至存在二次利用的钢筋等建材,为后期房屋质量埋下较大隐患。
1.5 地理环境限制较大
我国农村分布广且许多村庄聚集在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域,房屋质量受环境较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本身地质条件差,对地基基础的要求就相对高,但在山区,受民俗风情、习惯加之农民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房屋易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在没有专业设计的地基基础保障下,房屋质量问题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凸显。另一方面,村落聚集地远离中心城区,信息闭塞,可利用的资源有限,也是许多问题的源头。
2 新农村住房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2.1 新农村住房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根据实际调查及文献研究,并参考GB/T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等规范[3],遵循完整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吸取其他省份的优良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化评价办法等,通过深度访谈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及行业企业等相关人员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回收的有效问卷建立新农村住屋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农房住房质量评价体系
2.2 新农村住房质量评价
关于新农房质量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定量评价较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质量这一抽象概念很难具象的表达。AHP(层次分析法)在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中应用广泛,能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农村房屋质量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权重来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主要依据九分位标度量表对各级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得到各级权重矩阵,分别代入MATLAB计算程序中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需要通过隶属度关系将评价值以量化。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质量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设定评价等级、构造模糊隶属度矩阵以得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结果。
2.3 某农村住房质量评价实例
某典型村地处平原地区,属于统规自建村落,距离县城半小时车程,由于没有直达车辆,该村经济条件中等偏下,村中年轻群体多数外出务工,闲置房屋占总数四分之一左右。该村建房实行村委会统一规划,但介于地处环境,并未做到完全严格执行,只是在房屋外观等方面限制,其他由村民自行改造修建。施工队是由村落中熟人口口相传互相介绍而来的外来施工队,没有经过专业和资质的严格审核,其中一些施工工匠来自外省外市。有过建造经验的业主会参与建造,其他都是仅参与全过程监督。各户建造单方造价相近,差异主要在装饰装修方面体现。
针对该村质量情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并将相关代入MATLAB计算程序中,最终得到该村质量评价得分78.72。在以上分析中发现,该村房屋整体质量一般,屋面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工程方面质量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屋面漏水渗水,给排水不便捷方面,此外公共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房屋理化性方面需要业主理念转变,增加关注度。
3 新农村住房质量管理相关对策
3.1 增设基层建设管理人员
现阶段各村镇基层部门人员少且职责分工不明确,政府部门要对村镇住房质量严格把控就需要各地区各村落增设基层建设管理人员,以便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人员能给村庄新建房屋及改造房屋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能够使自建农房按要求选址规划。
3.2 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应资金投入,支持重点示范村落的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对地理环境差的村庄,尽可能推进整村搬迁或者统规统建政策。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施工队伍建筑工匠的培训,并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给村民普及住房质量安全知识。此外,政府可与银行合作,给予一些建房资金短缺的农户无息贷款等政策支持[4]。
3.3 提升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标准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是衡量住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统规统建村庄还是自建村庄,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亟待提高,道路的便捷和畅通也同样不可忽视。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村庄的人居环境恶劣情况较严重,各户的供水供电情况与城市相差甚远,只有按照合格标准建造公共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住房质量。
3.4 规范农村建材市场
对流入小县城及农村地区的建材要加强监管力度,其中严查二次回收利用建材,确保市场中的建筑材料都由经过备案的正规企业生产,具备生产合格证等。同时,乡镇等方面应组织培训,帮助农民学会在建筑市场中选择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的材料,具备对劣质建材的初步识鉴能力。
3.5 推进新型农房建设
2021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提出推广装配式轻钢结构等新形式农房属于重点任务之一,基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安全实用、建造便捷、经济美观等优点,因此推进装配式新型农房建设十分必要,其中轻钢装配式农房较传统混凝土装配式而言,具有好运输、易安装、装饰装修一体化、绿色环保、材料质量有保障等优点[5],有利于提高农村住房质量,改善农房安全性与舒适性。
4 结语
根据实地调研,新农村住房质量情况较之前并未有显著提升,通过对建设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的阐述和分析,呈现了新农村住房现状,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关于新农村住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对管理对策的研究,可供后续新农村工程管理者在实践中借鉴参考,以提升新农村建设工程质量以及新农村建筑管理者的质量管理能力。农房质量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施工单位、村镇集体及村民个人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