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2022-08-15郎明朗李红霞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发展

郎明朗,李红霞

(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2021年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第九个年头迎来了百年华诞。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研究重大历史事件和意义时要坚持大历史观,“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2],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求独立解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缩影。

崔乐泉(2021)、齐冰(2021)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工作进行了实践逻辑的梳理。崔乐泉在历史划分上采用四分法,即新民主主义体育、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探索和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迈入新时代的中国体育,揭示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道路选择、服务国家四大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创新传统体育文化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党的建设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3],但对每个阶段的总结概括缺乏明显的区分度,且在实践逻辑的梳理过程中掺杂了体育思想的梳理。齐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实践的历史主线,认为最大的实践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对这一实践成果进行了历史、实践、理论三重逻辑的阐释,提炼出“身心并完、以体育人、爱国主义、红色基因”体育文化特质[4],但对三重逻辑的梳理存在相互交织的问题。崔建西(2021)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工作进行了理论逻辑的梳理,历史分期采用三分法,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3个阶段[5],总结了三大历史经验,与崔乐泉的观点基本吻合,缺乏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而这恰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方面非常重要的经验启示。上述研究仅局限于通过百年党史考察党的体育理论与实践,没有从更加广角的历史视野和立体的研究视角加以考察,缺乏大历史观的考察视角。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百年历程放在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察和分析,将会具有怎样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经验启示?从大历史视域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有利于总结建党百年来体育工作的辉煌成就,揭示党领导体育工作的丰富经验,推进体育事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指导。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体育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新中国体育70年》等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采用大历史观的方法,把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百年历程放在中国近现代史更广角的历史纵深进行纵向考察,对每个历史时段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横向考察,从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历史进行立体的把握与分析。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大历史观视域

国运兴,体育兴,体育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运日益衰败,封闭的环境和迂腐的教育使得清朝上下仍以世界天朝自居,除了像魏源、林则徐那样的少数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之外,绝大多数士大夫直到1860年,也就是20年后才觉察到这一“千年未有之变局”[6]。清政府被迫签署的丧权辱国条约、合约、协约多达1 170多件[7],从那时起,近代中华民族的形象也开始长期与“东方病夫、东亚病夫”联系在一起,在西方鸦片贸易的腐蚀下,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留下了皮包骨头、瘦如麻杆、精神颓废和麻木的形象。1876年1月4日,英国大臣在《申报》上的宣瑜补述中首次提到,中国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被称为“东方病夫”:“如土耳其国,早已素称病人。”[8]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严复在《直报》上发表《原强》一文,主张对症下药鼓民力,开民智,强民强国。同盟会陈天华在《猛回头·警世钟》发出了呐喊:“耻!耻!耻!你看堂堂中国,岂不是自古到今,四夷小国所称为天朝大国吗?为什么到于今,由头等国降为第四等国呀?外国人不骂为东方病夫,就骂为野蛮贱种。”[9]民国中后期由“东亚病夫”取代,从最初的国力衰退、政治麻木、体质虚弱,演变为过敏体质的羸弱,成为中国体育落后的代名词。

体育强,中国强,体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东亚病夫”激起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引发有志之士从身体、器物、文化、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反思。一些先进分子发出了“鼓民力、保种强种救国”的呼唤,国人试图通过医药、教育、公共卫生等各种途径洗掉“东方病夫”的耻辱,寻找强种强国的途径。同时,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尚力思潮”,体育被看作“莫不以此为最急”[10]。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伴着基督教文化的传播带入了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罗伯逊(又译饶伯森,Clarence Hover Robertson)干事和时任南开中学校长的张伯苓在1907年的第五届天津校际运动会和1908年第六届天津校际运动会闭幕式等多个场合围绕“奥运三问”,即“中国什么时候在奥运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中国什么时候派一支能赢的队伍?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11]发表了演讲,中国人从此埋下了体育强国梦想的种子。孙中山提出强国先强种,强种先强身;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体育思想,认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12],指出体育本质为“养生之道”,身体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体育是智育德育的基础,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能“养乎吾生、乐乎吾心”,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3]。毛泽东关于体育本质、地位、价值的深刻认识,为党领导体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国运不举,体育难兴,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成为所有中国人首先面临的最关键的历史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和实践基础,为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了可能。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历史活动是由历史主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的。不同时期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内容也不同的。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是考察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窗口,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缩影。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分期,将其划分为红色体育兴起、新中国体育创建和道路探索、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4个时期。

2.1 星星之火:从红色体育兴起到新中国体育创建(1921—1949年)

红色体育国际对中国红色体育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领导、组织作用。1921年7月19~23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红色体育国际大会,号召各国共产党关心体育运动,通过体育组织开展军训,加强纪律锻炼。在红色体育国际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各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军队广泛开展红色体育运动,将体育运动与革命运动、军事运动有机结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红色体育表现出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浓厚军事色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的精神,成为党的革命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3个阶段。

红色体育的萌芽阶段(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的健康,争取人民的教育权、体育权、卫生权。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李大钊在《五一纪念日对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中强调劳工体育娱乐的重要性,要求政府在工人聚居区设置运动场地,以便开展文体活动[15]。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也明确阐述过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强大之族,人性兽性(指生物性)同时发展……兽性之特长谓何?曰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16]。安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该地区的工人体育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和大革命时期领导的最早红色体育活动。1922年成立了安源工人体育俱乐部,内部结构完整、组织有序,俱乐部的教育委员会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各校设有游艺科(音体美教研室),每年秋季都举办运动会,同时把推广武术作为革命斗争防身健体的手段。

红色体育的发展阶段(1928—1934年)。这一时期红色体育以中央苏区的实践发展为主,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为苏区体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苏区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体育由委员部统管,村乡、部队均设立体育俱乐部。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会成立,负责领导苏区的体育运动,同时开展一系列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范围涵盖根据地红军体育、学校体育、少先队体育、共青团及社会体育等各个层次。其间出版的体育书籍使体育运动竞赛更加规范,体育教育活动开展从思想到实践与斗争紧密结合[17]。尽管这一阶段物资匮乏,体育运动器械比较简陋,体育运动项目相对单一,但在赤色体育会的领导下,通过因地制宜不断积累经验,苏区体育得到了蓬勃发展。

红色体育的成熟阶段(1935—1949年)。这一时期以红色体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以延安为中心,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逐渐成熟,更加重视体育与军事政治的结合。红色体育范围涵盖了解放区、敌后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等地区,1937年5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同年8月在抗战运动员运动大会上,毛泽东指出“这个运动会不仅是运动竞赛,更要为抗战而动员起来”[18],强调发展体育为民族抗战服务的目的。1940年5月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次年9月在延安大学创立了第一个体育系,为社会主义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1942年9月举办的“九一”运动会是抗日根据地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参赛成员有工人、战士、机关干部、学校师生、文艺工作者,参赛人数达到1 766人次[19],开辟了中国体育史的先例,推动了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在运动会的发起启事中贺龙等16位同志指出,要支持反法西斯残酷的战争和繁重的革命工作,不但要武装头脑,还要武装身手。这一时期朱德和李富春都提出了智育与体育并重的思想。朱德强调今天的中国青年不但要以近代科学丰富知识充实自己,还要培养健全强盛的体魄。李富春强调革命者不仅要以马列主义武装头脑,还要用钢筋铁骨武装身体。之后,毛泽东在延安首届体育节为《新华日报》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体育运动是在红色体育国际的领导和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时期是体育的政治和军事功能发挥得最充分的时期,体育实践不断深入,体育机构不断完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新中国体育的创立积累了丰富经验。

2.2 开创奠基:从新中国体育创建到体育道路探索(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揭开了体育事业发展新的篇章,为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新体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开端。这一时期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体育的优良传统,又借鉴苏联体育的发展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3个阶段。

改造旧体育建设新体育阶段(1949—1956年)。这一阶段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新体育指导思想、方针和任务。新中国成立的第26天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强调“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20]。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体质较弱的现实问题,1951年党中央提出了使新中国体育运动普及化、经常化的工作方针。1952年6月,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作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的和方向。同年荣高棠在《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报告中指出今后体育中心任务是在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农村等基层单位大力开展经常性、群众性体育活动[21]。与此同时建立了新的体育管理机构,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提出要把体育工作搞上去,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22]。各项体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强了学校体育建设,编写通用体育教材,增设体育系科,强化体育师资培养;群众体育在机关单位、厂区、军队、农村中蓬勃发展,1951年11月公布的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得到广泛推广,1954年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在学校试行“劳卫制”并逐步推广,到1966年全国每年平均有500万人达到“劳卫制”标准,已有等级运动员1 000万人以上[23]。竞技体育也有所突破,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一人刷新了3次世界纪录,为新中国竞技体育开了好头。

体育发展道路初步探索阶段(1957—1966年)。这一阶段呈现出“马鞍形”的曲折发展状态。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经历了“大跃进”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对体育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间出台了《体育运动十年规划》,带有明显脱离实际的浮夸痕迹,直到1960年底党中央突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才有所转变和调整。1962年后,随着全国经济的好转,体育事业逐渐形成新的发展局面,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个高潮。一是对学校体育进行调整和规范,中央提出了“两课、两操、两活动”[24]。1963年修订了体育院系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二是国家体委确定了“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群众体育原则,推动了农村体育、城市体育、部队体育的广泛发展。三是竞技体育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郑凤荣打破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乒乓球选手容国团获得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戚烈云创造了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1965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是我国体育事业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向世界水平进军的一个新的起点[25]。“三大球”翻身提上日程,国家体委主任贺龙1962年春在研究工作时指出“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成为体育界的共同誓言[26]。

体育停滞与缓慢发展阶段(1967—1978年)。“文革”期间体育事业也难以幸免,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初期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全面瘫痪,全国体育系统由军队接管,群众体育骤然降温,体育竞赛受到较大影响,一大批体育人士遭到批斗,这一时期体育跌入新中国成立后的低谷。随着“文革”政治局势的变化发展,体育事业逐渐走出低谷得到恢复。1971年为落实“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逐步改变国家运动队某些项目青黄不接的状况。北京体育学院组建了青训队,主要任务是为体工队输送后备力量和培养体育骨干,从全国各地选拔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体操、田径项目的优秀队员,共372名,学制两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优秀人才,包括后来夺得世界女排“三连冠”的中国女排著名运动员曹慧英、杨希、陈招娣等人。这一时期“兵乓外交”使竞技体育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功能,打破了中美两国尘封20多年的外交坚冰,连尼克松总统也未料到靠小小的乒乓球恢复了中美外交。与此同时,中国重返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与国际体育组织恢复了联系。1975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国推行,为学生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腾飞发展:从体育道路探索到体育大国建设(1978—2012年)

1978年党的各项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成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同体制下体育发展道路探索的分水岭。1978年以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发展道路的探索,1978年以后开始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进行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体育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是深刻变动调整的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体制改革调整阶段(1978-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变为经济建设,体育事业的工作重心也从“集中精力抓政治运动”转移到“抓体育业务工作”上来,体育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在“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的指导下,启动了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的改革[27]。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明确了20世纪内建成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同年确立了“奥运战略”。1986年颁布的《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拉开了改革序幕,通过改革领导体制、教育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这一时期体育工作者勇立潮头,锐意改革,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率先实现“三大球”翻身任务,振奋了民族精神,女排精神成为鼓舞各行各业为国争光的精神动力。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竞技体育实现了腾飞。1990年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上,中国金牌榜和奖牌榜名列首位,确立了亚洲体坛霸主地位。群众体育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组织管理进行调整,促进体育社会化,鼓励学校、企业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运动人才。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也受到重视,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一时期的改革调整促进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为后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体育转型加速发展阶段(1993—201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加快了市场化改革,体育领域加快了体育转轨的步伐,1993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国家体委出台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体育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原来依赖国家行政手段办体育转为国家办社会办相结合,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出台了6类29项改革措施,确立了以“六化六转变”[28]为方向的改革思路。体育产品的市场化、竞技体育的职业化推动了体育产业化发展。为推动“六化六转变”,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年)》。2002年教育部印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名列首位,标志着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2010年为进一步促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保留举国体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

2.4 全面崛起: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即以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为标志的新时代,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一时期党领导体育的思想产生了丰富成果,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累计达180条以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的高度强调体育的地位和价值,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体育事业制定了新战略,开启了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新征程。

新时代体育事业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体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体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显,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加快了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步伐。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改善体育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拓宽体育产业发展新思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5年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确立了五个“相结合”和“三步走”的足球发展目标,足球事业进入新阶段。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同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明确了足球发展总体思路,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9年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将体育事业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29],明确了总体要求、战略任务、政策保障。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深化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2021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发布,更加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元功能。总之,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聚焦体育事业发展问题,不断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科学规划,将体育事业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新时代体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2012年以来体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是竞技体育坚持新发展理念,从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从注重以“金牌至上”到“以人为本”的转变,积极构建竞技体育新发展格局,激发新的发展活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世界前列,服务国家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成绩斐然,2013—2019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08个世界冠军[30],成功申办冬奥会、世锦赛、亚运会等重要国际赛事,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群众体育需求增长迅速,全民健身日益普及,据统计2019年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31],同时群众健身赛事活动需求高涨,2019年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马拉松共举办1 828场赛事,较2018年增加247场,同比增长15.62%[32]。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33]。相比2018年底全国体育场地270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7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62平方米[34],增长较为明显。三是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贡献日益突出。据统计,2015—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0.79%、0.87%、0.94%,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35]。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冰雪产业飞速发展,2013—2017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年均增幅35.6%,高出同期GDP增速28个百分点,2017年实现总规模3 976亿元[36]。可见,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四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为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内容更加丰富,优秀体育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备受关注[37],体育文博会、体育旅游博览会等不断涌现,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中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建设的格局初步形成。五是体育外交进入了开放友好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价值和作用,不断巩固深化各国之间的体育交流,迄今为止我国已与18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体育友好关系[38],体育领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中,以体育为杠杆,带动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合作[39],积极构建了公正合理、协商共赢的国际体育外交,树立了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在根本保证、价值理念、指导方针、资源配置、动力源泉、文化支撑方面,显示出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体育发展之路。

3.1 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0]“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41],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回顾中国共产党体育实践的百年历程,党领导体育发展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使体育工作在探索中成熟,在完善中发展,在深化中升华。党的坚强领导为体育事业的重大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英明决策,使我国体育事业实现了从“东亚病夫”迈入体育大国、再到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飞跃,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一直并长期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体育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去,牢牢把握体育改革发展政治方向,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3.2 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4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价值理念,与党领导体育工作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谋健康的初心相印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是红色体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体育与革命战争有效结合,建立人民军队发挥大众化的优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要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对群众体育开始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江泽民指出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必须把12亿人口的体质搞上去[43]。胡锦涛强调“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44]。有关人均寿命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35~40岁,到2010年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岁[45],表明中国共产党充分践行了发展体育的初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转化,体育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成为美好生活的需要。党和人民政府满足了人民对体育的期待,将“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同时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6],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党领导体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中,身心健康始终作为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3.3 指导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体育事业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体育指导方针。既注重体育与经济社会、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注重体育内部自身的发展。在站起来阶段,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最初的探索,1959年国家体委提出体育工作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之后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渐融入教育、外交等各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育工作体系[47]。在富起来阶段,党对体育事业进行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在坚持体育管办分离、政事分离的原则下,进行了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国家体委提出各类体育要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强起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国目前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显现,为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愿景,党中央将体育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去谋划,加强体育顶层设计,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从整体着眼、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形成了体育各门类、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党的体育思想得到了升华,更具理论特质。

3.4 资源配置: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体育事业落后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48],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协调力,充分调动了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率先实现“三大球”翻身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的最好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积极改革主动适应新形势,发挥两种体制机制的优势并形成强大合力。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49]在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推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结合的群众体育,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产业,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形成了更具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体育文化。

3.5 动力源泉: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体育事业在围绕不同时期重点工作的同时不断坚持改革创新,使体育事业在继承中改革发展,在改革中又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释放发展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为体育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此后受“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的影响,体育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及时调整体育政策,体育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阶段,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体育规律的认识,拓宽体育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汲取国外体育的优秀经验,为我国体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时代体育事业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体育新发展理念,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释放体育发展新动能,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党百年的体育实践表明,唯有不断坚持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才能促进体育又好又快发展。

3.6 文化支撑: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0]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基和灵魂,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体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是红色体育文化的赓续与发展;引领体育道德风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凝魂聚气、提神赋能的作用,激励着体育工作者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国争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不同历史时期,中华体育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符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形成的“红色体育精神”,激励军民以体育救国为己任,生动诠释了体育为民族、为人民的思想[5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时期,体育健儿在继承红色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华体育精神。1960年中国登山队运动员不畏艰险,面对极其艰难的条件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体现了这个年代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男排冲出亚洲,北大学子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女排精神深入人心,薪火相传。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不断丰富完善发展,2019年中国女排第十次成功夺冠。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取得参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成为新时代体育人的形象写照。总之,中华体育精神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文化支撑,具有最持久、深层的力量,为新时代体育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4 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红色体育兴起、新中国体育创建和道路探索、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4个时期,深刻诠释了体育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领导体育事业的发展史,是雪洗近代民族屈辱、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体育之林的历史,是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历史,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供强大正能量的历史,是壮大体育产业力量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体育事业实现由“东亚病夫”向体育强国伟大飞跃的历史。新时代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在统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中谋划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战略举措,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大体育观格局和大健康理念,把体育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战略高度,协调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推动体育供给侧改革,完善体育公共品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推动体教融合,加强体育对外交流,服务大国特色外交,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发展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