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方法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15张金歌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农民社区

张金歌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06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股农村社区建设热潮。然而,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相关问题主要表现为脱离实际盲目建设;农民的参与意愿低迷;农民利益得不到保护;建设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无法可依等。因此,认识与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对解决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困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肖茂盛指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农民教育以及基层组织等因素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1]。张明锁等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主要受到资金、规划、农民参与度、社区志愿服务、村干部、农民实际需求等6个方面因素的制约[2]。乔成邦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政策方案、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等4个方面[3]。相关研究还涉及新型农村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7]、农村社区建设偏好的影响因素[8]、农村社区凝聚力影响因素[9]、农村社区建筑土地整理的制约因素[10]以及农民入住社区意愿的影响因素[11]等方面。总体而言,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影响因素的单一分析,缺少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横向比较,缺少对整个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认识不同因素间逻辑关系和作用层级的基础上明确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抓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促进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12],由美国Warfield教授于1973年提出,用以对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繁复的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要素,在人们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要素进行处理,构建出一个具有多级递阶结构的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修正和解释,明确系统的层次和结构,以实现对多要素问题认识与分析的层次化、条理化和系统化[13]。ISM模型作为一种成熟的系统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因素[14]、农业旱灾恢复力影响因素[15]以及水利信息化影响因素[16]等影响因素众多且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分析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复杂,缺少进行定量分析的必要条件。ISM方法是一种定性的模型分析方法,其可以不依赖精确数据,而清晰表述系统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功能。因而,该模型特别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这种变量众多、因素之间关系复杂的系统分析研究。ISM方法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ISM模型构建步骤图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确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并对影响因子排序靠前的10余篇论文进行分析,提取出具有代表性和共识性的17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基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2大视角,对影响因素集进行划分,以便明确不同的因素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影响途径和影响效果。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ISM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3.1 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Si(i=1,2,3…17)等17个基本元素。关于这17个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式“1”和“0”来表示。根据相关定义,矩阵元素aij的值为“1”,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有影响;反之矩阵元素aij的值为“0”,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无影响。如,农民权益(S3)是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对农民意愿(S1)是有影响的,所以矩阵元素a31的值为1;农民权益(S3)对社区人员结构(S4)无影响,则矩阵元素a34的值为0,以此类推。通过向新农村社区建设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并结合学界共识性的经验,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建立以表述不同因素两两之间逻辑关系的邻按矩阵A,利用MatLab对其进行软件编程运算,(具体过程略)求得代表不同因素间直接及间接结构关系的可达矩阵M,如式(1)所示。

表2 因素之间的联系

(1)

3.2 区域与层级划分

3.2.1 区域划分

通过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关于给定二元关系相互独立的区域。具体步骤如下:确定任一元素Si(i=1,2,3…17)的可达集合R(Si),即系统元素Si可以到达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确定元素的先行集合Q(Si),即所有可以到达元素Si的元素集合;确认元素Si的可达集合R(Si)与先行集合Q(Si)的交集C(Si)。

3.2.2 级位划分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进行级位划分以明确影响因素系统的层次结构。具体的过程如下:确定系统中的最高级元素并将其去掉,得到次高级元素。以此类推,直至划分出最低层级元素。按照此规则,在系统中依次划去(S1、S3、S8、S13、S17),(S4、S7、S10、S11),(S2、S6、S9、S15、S16),最后剩余S5、S12、S143个元素。由此可得,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系统是一个4级递阶结构,分别是第1层(S1,S3,S8,S13,S17),第2层(S4,S7,S10,S11),第3层(S2,S6,S9,S15,S16),第4层(S5,S12,S14)。

3.2.3 骨架矩阵的提取及ISM模型建立

骨架矩阵是正式绘制ISM模型有向图的前提,由可达矩阵经过缩约和检出而成。其具体步骤如下:去掉各层次中的强关系要素;去掉不同层级间元素间的二次关系;去掉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经过相关步骤最终得出的骨架矩阵N,如式(2)所示。

(2)

图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ISM模型

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ISM模型分析

从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的ISM模型图可以看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构成了一个4级递阶结构系统。系统中最上层因素属于表层影响因素,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直接的因素。第2层和第3层因素属于系统的中间层影响因素,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第4层因素属于系统的深层影响因素,对新型农村社区发挥根本性影响,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越来越好的关键。

4.1 深层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政府因素和法律环境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层影响因素,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上层因素产生影响,是系统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自然资源是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和区域位置选择的基本判断条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应该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方式与策略;政府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者,应该提高在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各级的政策理解再到政策的具体落实等不同层面的科学性,创造更加有利的农村社区建设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不但能确保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有法可依,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

4.2 表层影响因素

农民意愿、农民权益、资金投入情况、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表层影响因素,是系统中的直接影响因素,受深层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农民意愿与农民权益互为前提,农民意愿建立在权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而农民权益的受保护程度则直接反映了农民意愿的高低。资金投入情况包括融资方式和成果分配形式等方面,是保证投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不但是判断社区建设状况基本条件之一,而且是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社区组织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新事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对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进行重新组织,以利于国家与农村社会的衔接[17]。

4.3 中间层影响因素

从ISM模型图中可以看出,第2层和第3层共计9项影响因素是系统的中间层影响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对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社区人员结构、生态环境、农民教育、区位条件和政策措施是重要的传递因素,深层因素通过中间层影响因素影响表层影响因素,是因素系统产生影响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农村社区的实践,人们发现不同的人群对农村社区的认识差异较大,通常这种认识会影响农村社区的建设速度与质量。生态环境也对农民意愿有重要的影响。农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手段,对农村社区建设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区位条件则关系农村社区的选址和未来社区经济的发展条件需要着重关注。政策措施是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直接指导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从ISM模型图中还可以看出,处在同一层级的不同因素可以组成一个循环的内部关系,一个因素的改变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综合把握不同的影响因素间的平衡关系,保证农村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另外,在系统的中间层影响因素中,传统文化与其他因素没有直接影响关系,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ISM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与解释,阐明了整个因素系统的层次关系,明确了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自然资源、政府因素、法律环境是系统中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作用。农民意愿、农民权益、资金投入情况、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是系统中的表层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影响因素。社区人员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农民教育、区位条件、规划布局、政策措施等9个因素是系统的中间层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间接因素。同时,在中间层影响因素中,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在农村社区建设时要重点关注。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ISM模型的特点,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地方政府在政策理解的科学性和措施制定的合理性。我国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具有本土逻辑的,即在实践层面,国家、省部级、市级和县级都充当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而农村社区政策的落实主要在县级地方政府[18],所以,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有必要通过与高校、高端智库合作,不断提升政策认识,改进具体措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风俗人情各不相同,这些特点要求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必须避免建设模式“一刀切”的情况,应当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无法可依是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在项目实施中经常无法可依不能保障建设活动的规范和秩序,而农民在主张自己的权益时又找不到对应的法律支撑,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已经成为阻滞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村庄空间格局,进而影响了大量依附于传统社区空间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进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前,有必要加强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在制定社区空间规划时,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让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本文基于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定性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从整体性视角探讨了系统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作为一种定性分析方法,ISM模型在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主观性和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持续改进和完善当前的研究成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农民社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