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的思考

2022-08-12庄伟忠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3期
关键词:客流轨道交通车站

庄伟忠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1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轨道交通有着运量大、高速、安全、准点等特点,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但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环境封闭、人员密度大、设备密集、运转强度大等特点。随着线网的不断扩大及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地铁客流的增加、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及应急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2 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分析与评估需要运营期间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庞大的事故数据库作为依据。欧美国家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对危害性进行分级量化,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英国伦敦地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工作的细则化,为了使评估的风险水平更加科学精准,该评估体系采用了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Analysis,QRA)、乘客风险评估(CustomerRisk Assessment,CRA)以及工作场所风险评估(Workplace Risk Assessment,WRA)3种评估工具,从不同的层面覆盖了整个运营系统,便于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美国纽约地铁的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的是安全风险认证报告(Safety and Security Certification,SSC)[1]。该报告规范了地铁运营系统中所有参与者的工作内容与流程,包括风险因素的识别、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

我国部分城市已按照《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38—2007)要求开展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工作。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2]对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量化,设置了设备设施隐患、车站客流风险、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三个评价单元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千分制评价方法,有助于加强薄弱环节管理,促进系统化综合管控。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评价工作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内容分为8个专业,先进行各子系统的评价,再进行运营安全总体评价,最后是对风险进行量化分级,分析归类,最后提出整改建议。

3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估

3.1 危险源的识别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案例、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结合系统论的观点,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方面进行多维度排查,其中人的原因主要包括有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员工错误操作等方面;设备因素主要包括固定设备及车辆等移动设备;环境因素包括有天气环境、内部作业环境、外部施工环境、公共卫生方面;管理因素主要有规章制度建立、问题检查分析、规章制度技能培训等。

3.2 风险分析及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某种安全事故(事件)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的组合。根据广州地铁安全风险评估基准数编制风险可能性-影响矩阵(表1)。

表1 风险可能性-影响矩阵(一)

结合广州地铁近年安全事故数据及专家意见,判断出主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严重性,运用风险可能性-影响矩阵法评判出风险程度。其中火灾事故风险、大客流拥挤踩踏风险、行车关键故障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暴恐袭击风险为一般风险[3](表2)。

表2 风险可能性-影响矩阵(二)

3.2.1 火灾事故风险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空间密闭、客流大、人员密集等特点,且地铁站内包括高压电等在内的设备房间集中,虽然地铁车站有较全面系统的消防系统。但设备的老化短路、不安全行为等均有可能引起地铁车站火灾事故,一但发生火灾事故,在车站运作、行车运营、乘客疏散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有一定的急迫性;同时,突发可能引起乘客的恐慌心理,导致疏散及救援难度增加。

3.2.2 大客流拥挤踩踏风险

随着线网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线网客流增加,如广州地铁承担了广州市超50%的公共交通出行量,早晚高峰期部分线路列车满载率超120%。在车站出入口、闸机、扶梯、站台等部位人多拥堵,若发生客流引导不及时、乘客争执、电扶梯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容易引发秩序混乱、恐慌,甚至发生踩踏事件,导致乘客受伤。如2015年4月20日,深圳地铁5号线黄贝岭站一名女乘客在车站等车区域因低血糖晕倒,引起乘客恐慌,部分乘客奔逃踩踏,引发现场混乱,12名乘客受伤。

3.2.3 行车关键设备故障风险

地铁车站运营涉及的系统设备专业广泛、数量众多,运营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信号、线路、供电、信号、屏蔽门等20余个专业系统,共约几十万台套设备,各系统设备相互联系,单一开关的误动作或小故障可能影响多个设备系统功能。在线网高密度行车的背景下,呈现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导致“小故障、大影响”,甚至引发乘客、市民舆情。

3.2.4 自然灾害风险

以广州地铁为例,台风天气在广州市发生情况较多,且危害较大,每年5—10月均为台风季,台风天气到来时通常伴有强降雨、强风等恶劣天气,面对强风、强降雨等,地下车站存在雨水倒灌风险,高架段车站存在停运导致乘客滞留的情况;同时高架车站还面临外部异物侵限、列车脱轨、设备设施遭受异物撞击等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的影响较大。

3.2.5 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空间密闭、人流密度高、行车密度高等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特点,发生传染疾病时,在站内极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交叉感染等情况,存在较大风险。2019年12月开始的新型肺炎疫情有着传播性强、初期表现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在站内通过体温测试难以识别初期无症状患者,当患者或疑似患者进入列车车厢后,存在整节车厢甚至整列车人员均成为密切接触者的可能,由于乘客列车车次、车厢位置等难以定位且流动性大,导致后续排查困难、信息滞后,容易出现密切接触人员成指数性增加。

3.2.6 暴恐袭击、极端人员肇事风险

暴恐袭击、极端人员肇事主要涉及轨道交通车站内人为纵火、人员劫持、放置炸弹等暴恐袭击事件。也是由于轨道交通空间密闭性、人流密度大的特点,存在暴恐事件发生时,对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很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在极端人员识别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事件的预想及处理存在滞后。

4 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考

4.1 通过科技的手段固牢轨道交通安全体系

(1)客流实时数据监控。运用乘客进出站路径及进出站客流数据,实时检测各车站客流数据及区域客流密集度等情况,同时通过与计算的车站各区域最大客流通过能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出车站大客流安全风险点及瓶颈点,从而对客流进行预警,帮助现场工作人员快速、精准的做出引导、控制、疏散等措施,避免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4]。

(2)积极引进在线监测技术,强化故障防御机制,提前发现设备的关键参数变化趋势。在主动运维方面,推进车辆、供电、轨道等各专业系统全景式状态监测、预警和运维辅助决策,打造全景式安全高效运营;在故障管控方面,开发应用道岔综合监测等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自我诊断、提前预判,及时预警响应。

(3)建立外环境监测报警系统。研究应用光纤振动、视频监控等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结构保护预警,提高对侵害行为的监测和反应速度。与气象服务中心协作,在地铁高架线路、地势低洼、沿海等收自然天气影响较大的车站附近设置气象监测站,通过气象服务中心监测的风力、风向、雷暴、水位等数据定时发送到轨道交通数据接受中心,当相关数值达到风险预警值时,系统实现自动报警,以便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快速响应,采取对应级别的应急措施。

(4)智慧人员监控数据平台建立。目前大部分轨道交通均有实现“多元化支付”、“扫码过闸”功能,在此基础上接入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等信息,同时利用GPS定位、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实现乘客地铁出行在时间及空间上的精准定位。

一方面可以联合卫健委、疾控中心信息,形成有效的疫情排查、预测、预警体系,精准追踪疫情数据,提高流行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能力和决策指挥效率,降低传染风险。

另一方面,安检处设备接入“人脸识别”及健康码数据信息,减少安检人员对乘客辨别的工作量;同时“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系统接入,提前甄别惯性可疑人员,便于车站及公安提前介入、快速响应,防止因极端人员带来的地铁不安全因素。

4.2 全方位完善应急风险管控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应急事件发生时信息发布机制的完善,建立信息发送平台。应急事件发生时快速发布信息内容,现场安抚、引导、疏散乘客等,避免因乘客对事件的不知情导致过度恐慌等情绪导致衍生事件的发生。同时明确信息发布制度、标准、流程、范围、途径等内容,提高应急情况下信息发布效率。

(2)健全应急组织架构。轨道交通内部形成“各司其职、逐级上报”的应急机制,建立总体指挥、行车、客运、后勤、设备等保障小组,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各保障小组各负其责,跟进各项应急响应事件,减少现场影响;对外方面,与建设单位、政府相关部门、辖区政府、公安机关、消防局、公交公司等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快信息报送、人员疏散、现场抢修等各个环节的响应效率,提高协同合作能力。

(3)应急预案的完善。针对火灾事件、大客流拥挤踩踏、自然灾害、暴恐袭击等方面建立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级别事件上报级别、联动单位等,针对单个车站的特殊性编制“一站一预案”,提高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处理;根据不同级别的事件,明确应急响应等级及响应效率要求等。如广州地铁细化极端天气下停运标准,根据出现极端条件的不同程度影响,采取出入口关闭、车站关闭、区段停运、线路停运、线网停运等五种不同程度停运措施并明确相应启动条件。

(4)强化安全演练。除了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的应急演练以外,还需与联动单位一同开展火灾、雨水倒灌等高仿真模拟演练,与公安、气象等政府部门,燃气、供电等企业以及第三方专业救援单位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组织跨城市、跨部门综合演练,提高轨道交通单位与外单位的协作及沟通能力,同时加强市民的安全意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3 规范历史安全突发事件案例管理

历史安全应急事件记录着事件发展的演变过程、处置情况、时后恢复处理、经验总结等真实内容,蕴含有处置应急事件的大量知识、数据、经验。规范历史安全突发事件案例管理,用于在员工日常培训中,提升员工对事件分析及现场决策的处置能力;另一方面数据规范,便于数据大量的收集的分析,对后续的评价体系、处置预案进行修订等。

5 结语

本文采用风险可能性-影响矩阵法,运用广州地铁近年安全事故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要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出火灾事故风险、大客流拥挤踩踏风险、行车关键故障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暴恐袭击风险为一般风险。针对识别的风险提出来在健全风险管控机制、运用科技手段、规范历史事件案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思考。

猜你喜欢

客流轨道交通车站
客流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车站一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仿真与优化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