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贺州学院为例
2022-08-12梁小金谢金珍
梁小金,谢金珍,刘 利
(贺州学院 学生工作部,广西 贺州 542899)
体育锻炼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在个人成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76为增强国民体质,促进高校践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教育部对学生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口号,切实发挥体育育人成效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2]147。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可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引导,把体育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为充分践行体育育人新理念,本课题组在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对策,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研究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一)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其实质是通过“体”的锻炼进而达到“育”的目的。如何发挥体育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体育育人的应有之义。学生在家庭体育锻炼引导、个人成长环境熏陶、接受体育锻炼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成效和积极心理品质是体育锻炼投入的重要后果变量。体育锻炼投入程度与个体的锻炼成效、积极心理品质均呈正向相关,且锻炼成效在体育锻炼投入影响积极心理品质时具备中介效应。”[3]9进入大学后,较多学生会面临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恋爱等压力,表现出焦虑、着急、悲观等情绪。体育锻炼能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提升自己,塑造健全人格。学校可定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夜跑、打气排球、踢足球等体育锻炼释放内啡肽。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变得镇定和愉快,有效调节情绪和行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4]111-116。
目前不少学生课后喜欢网上冲浪、购物、追剧等,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更不明确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契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
高校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5]1体育强则中国强,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既符合国家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督促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指出,要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实施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强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基于学生缺乏规范的体育引导的现状,如何让体育锻炼措施落地,值得教育者去反思和研究,只有摆正体育锻炼在高校中的位置,把高校体育锻炼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6]71-76。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谓任重道远。
二、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分析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的提出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高校只有把体育锻炼工作抓实抓细抓牢,才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等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响应国家强调加强体育锻炼的号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20 年3—6 月对贺州学院12 个二级学院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 000 份。问卷共收回9 565 份,有效问卷9 551 份,其中男生有效问卷2 913 份,女生有效问卷6 638 份,有效率为95.51%。
(一)体育锻炼意识状况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培养的目的性、要求、侧重点、方向不一样,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也会有所不同。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9 551名学生,其中体育专业学生540 人,非体育专业学生9 011 人。经调查,100%的体育专业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强身健体非常重要,能保持活力充沛的状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92.32%的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7.68%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可见,仍有极少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良好、身体素质良好、精力充沛的人生发展阶段,一般不会出现因缺乏体育运动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极少部分学生认为,现阶段年轻力壮,平时不锻炼或者进行少量运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学生认为日常走路上下课,从宿舍到教学楼、食堂的步行距离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不需要再进行专门的体育运动,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体育健康的理解,体育锻炼意识不强。
(二)体育锻炼兴趣状况
兴趣是人类进行某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才能精准施策,培养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从图1 可见,假如学校计划实施跑步健身运动方案,大一(2020 级)学生表示支持的占比61.45%,不支持的为38.55%;大二(2019 级)学生表示支持的占比62.71%,不支持的为37.29%;大三(2018 级)学生表示支持的占比74.21%,不支持的为25.79%;大四(2017 级)学生表示支持的占比89.96%,不支持的为10.04%。对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实施跑步健身运动方案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对学校实施跑步健身运动方案越支持,对于体育锻炼更有兴趣。
图1 不同年级学生对实施跑步健身运动方案的支持情况
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压力较大,学校会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如每日集中晨跑、晚跑等。上大学后,由于管理模式的变化学校不强制要求学生每日进行体育锻炼,且学生拥有属于个人的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较为自由地玩游戏、网购、刷电视剧等。如何让学生“拒绝网络诱惑,走出学校宿舍,走向操场锻炼,养成健康体魄”,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图2 可见,喜爱跑步的5620 名学生中,体育专业学生23 人,占4.26%;非体育专业学生5597人,占62.11%。喜爱打羽毛球的有2487 人,体育专业学生56 人,占10.37%;非体育专业2431 人,占26.98%。喜欢打篮球的有951 人,体育专业学生259人,占47.96%;非体育专业学生692 人,占7.68%。喜爱游泳的有239 人,体育专业学生141 人,占26.11%;非体育专业学生98 人,占1.09%。另外喜欢其他类型体育锻炼项目的有254 人,体育专业学生61 人,占11.30%;非体育专业学生193 人,占2.14%。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类型的选择不一样,因为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技巧和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他们喜欢技巧性比较强的体育锻炼项目。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专业指导,更倾向于简单的运动项目。
图2 学生喜欢的体育锻炼类型
目前,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和投入,如自治区教育厅每年举办全区学生运动会,各高校也积极组织开展校运会、体育竞赛、早操训练等活动。但是这些体育锻炼形式较为单一和传统,某些学生对学校要求的体育锻炼活动应付式完成,影响了学校体育锻炼效果目标的达成。鉴于此,学校应精准分析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现状,创新思维模式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在体育锻炼技能方面的引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实现体教之间的深度融合、有机融合。
(三)体育运动设施状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贺州学院一直致力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先后兴建了北苑田径运动场、北苑篮球场、北苑足球场等。经调查,目前学校的体育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存在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从图3 的数据可知,学生对贺州学院东、西校区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其体育锻炼需求情况的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有65.68%的学生认为西校区的体育设施能满足锻炼需要,17.15%的学生认为能基本满足需求,17.17%的学生表示不能满足需求。有45%的学生认为东校区的体育设施能满足锻炼需求,15.1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足,39.85%的学生则表示不能满足。
图3 贺州学院东、西校区的体育设施满足大学生锻炼需求的程度
学校体育设施是否完备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实施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访谈发现,学生认为贺州学院的体育设施不能完全满足锻炼需求,东西校区的体育场地设施配备不均衡:目前西校区只有一个室内体育馆,总体面积小,建馆时间长,馆内设备单一,且未免费对学生开放使用,极少学生愿意花钱到馆内进行锻炼。因缺少健身房、室内体育馆等活动场所,如遇雨雪天气,学生则无法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东校区原本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运动需求,东校区没有室内体育馆,如遇下雨天气学生则无法进行体育锻炼,且设施不够齐全,没有网球场、足球场、健身运动器材等。
(四)体育锻炼时间选择情况
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受专业、年级、课程安排等因素影响。
1.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不同
学生通常根据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等灵活选择体育锻炼的时间,调查了解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安排,校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从图4 的数据可以看出,习惯在晚上6~9点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占24.18%,非体育专业学生占36.59%;喜欢在下午4~6 点进行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占16.36%,非体育专业学生占9.62%;选择在早上6~8 点进行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占9.85%,非体育专业学生占3.4%。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相对集中在下午或者晚上才有时间锻炼,只有少量学生能够做到早起锻炼。
图4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段
2.不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充足情况也不相同
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授课安排不同,因此学生平时闲暇时间也不一样。如何让学生拥有一个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大学生活,需要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学校和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优化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从图5 的数据可知,其中大一(2020 级)学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占23.69%,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76.31%;大二(2019 级)学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占19.65%,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80.35%;大三(2018 级)学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占35.13%,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64.87%;大四(2017 级)学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占87.91%,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12.09%。由此也反映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基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大四的学生因为已基本完成课内课程学习,体育锻炼时间相对比较充足。
图5 不同年级学生是否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情况
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相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设置情况是制约大学生进行充分锻炼的原因之一。大一至大三学期上课时间非常紧凑,学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科目学习外,业余时间大学生基本要完成课程作业,参加各类赛事,备考专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考试等。
(五)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情况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和物质水平的提高,更易出现肥胖人群,当代大学生进行体力劳动的比例相对较少,身体素质令人堪忧,每年因参加军训,导致体力不支而晕倒的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已非常迫切。
从图6 的数据可以看出,100%的体育专业学生喜欢并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他们掌握了多种体育锻炼方式,会根据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23%非体育专业学生平时每天都有体育锻炼的习惯;50.01%非体育专业学生偶尔会进行体育锻炼;26.99%非体育专业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平时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
图6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情况
有些本身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大多是基于获取学分的需求,如加入二级学院运动会的表演方队且坚持日常运动排练,参加比赛项目等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建议
结合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问题,学校应站在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合格后备人才培养、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正视问题,从优化体育育人制度、加强体育教育引导、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完善体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建立嘉奖促进机制等六个方面促进高校体育育人活动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施。
(一)深化体育育人制度
目前学校出台了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实际的《贺州学院学风建设与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将二级学院开展体育健康活动的情况作为学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了《贺州学院普通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学生体能测试成绩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方能准予毕业。同时,把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学校的体育锻炼委员会可以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研究制订适合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体能提高工作方案,严格开展学生体能测试,加强日常体育锻炼打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
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基本保障是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只有完善各项体育锻炼设施,才能有效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贺州学院拟对东西校区的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大对两个校区的体育馆、体育器材投入,加强对体育锻炼设备的维护,拨出专款用于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不断改善体育锻炼设施,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物资要求。同时,免费开放学校的体育馆和活动器材给学生使用,在每栋学生宿舍改造一间“健身房”,配备符合男生、女生特点的运动器材,定期请健身教练在宿舍区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锻炼课程,从而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形成“我想去锻炼、我要去锻炼”的体育健康意识。
(三)加强体育教育引导
体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课余体育活动等内容,若想最大限度发挥大学体育育人合力,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教育引导,就需要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从体育课程特有的教育教学形式入手,尝试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紧密联系方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日常工作中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体育课堂授课、体育社团训练、校内体育竞赛和校外运动训练竞赛观摩等教育形式进行有机统一,规划科学合理的整体教育方案。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向学生传授有关体育健康的知识,营造积极阳光向上的育人氛围,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锻炼。同时学校需高度重视每学年的体能测试,督促大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习惯,尽可能做到每一项体能检测都达标。
(四)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要求,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学生留出宽松有度的体育锻炼时间,以有效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积极投身于课外体育锻炼中,才能达到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只有设置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才能让学生充分行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的权利。课程设置中,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7]97。
(五)建立嘉奖促进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校运会、“新生杯”篮球比赛、“爱校杯”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坚持以赛促学促练,同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解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学校也可以自主研发“健康运动App”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学生运动量完成情况,让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体育锻炼完成情况可作为每年开展“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依据之一,以激励更多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六)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健康跑”制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能,促进学风建设。注重体育文化阵地建设,在举办校运会时,把比赛活动相关参赛运动员的信息、精彩照片、获奖证书等通过新闻网站、公告栏展现出来,增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就感,也可有效带动影响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学校可聘请体育技能突出的人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培训;开设丰富的体育锻炼相关内容的选修课,把体育育人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为发挥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可以让体育专业学生担任学校其他班级的“体育锻炼教练”,让全校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问题时可以获得切实有效的指导。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8]。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确实把体育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大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把体育育人的措施和成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劳育、美育相贯通,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