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山县古北乡侵蚀沟治理措施分析

2022-08-12孙艳坤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砌石设计标准造林

孙艳坤

(齐齐哈尔市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 项目概况

克山县古北乡东胜村距离克山县城区7km,面积1.84km2。本次侵蚀沟治理工程区是东胜村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工程区内有大小侵蚀沟主沟3条,支沟7条,总长度1123m,占地1.52hm2,侵蚀沟的发展导致区域内土地支离破碎,土壤侵蚀极为严重,以部分面蚀和沟蚀为主要侵蚀形式的生态灾害逐年加剧,严重威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次治沟综合措施采取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以植物措施蓄水固土,以工程措施拦截径流,蓄滞泥沙,群体防护、分段拦蓄。

2 侵蚀沟治理措施

本项目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主要有:营造水土保持林1.00hm2,全部为灌木林,修建沟头浆砌石跌水6处,沟顶浆砌石防护1处,干砌石谷坊11座,编柳谷坊12座。

2.1 工程措施

浆砌石跌水:侵蚀沟沟头前进速度较快,威胁农田道路及两侧耕地安全,为了防止沟头的继续发展,在侵蚀沟沟头段削坡整修后,布设浆砌石跌水防护措施,既可作为排水通道,又起到稳定沟头的作用。

谷坊:其主要作用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按照顶底相照原则设计谷坊座数,按照沟道的径流量和冲刷程度确定谷坊高度。根据侵蚀沟土质情况和投资要求,主要设计为柳谷坊和干砌石谷坊。

2.2 植物措施

沟坡防蚀林:沟坡削坡整地后造林,以稳定沟岸,防止沟壑横向发展。防蚀林全部为灌木纯林,树种选用灌木柳。

沟底防护:其主要作用是巩固沟床,制止沟底下切。沟底整地后挖槽铺柳捆,配合谷坊群建立沟底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既可使沟道稳定,又可获得经济效益[1]。

沟底防冲林:沟底整地后造林,巩固沟床。防冲林全部为灌木纯林,树种选用灌木柳。

3 措施设计

3.1 浆砌石跌水设计

1)措施的目的、作用及原则:侵蚀沟沟头前进速度较快,威胁农田道路及周边耕地安全,为了防止沟头的继续发展,在侵蚀沟沟头段削坡整修后,布设浆砌石跌水防护措施,既可作为排水通道,又可起到稳定沟头的作用。

2)适用范围:沟头高差较大且沟头发展迅速的沟头。

3)设计标准:10a一遇6h最大降雨量。

4)措施布设位置、立地条件:沟头以上集雨面积较大,来水较多,水势较强的侵蚀沟头。

5)设计参数:浆砌石跌水设计参数见表1,浆砌石跌水断面见图1、图2。

表1 沟头跌水设计要素表

图1 浆砌石跌水纵剖面图(单位:cm)

图2 浆砌石跌水横剖面图(单位:cm)

3.2 干砌石谷坊设计

沟底沿纵坡布设谷坊群,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

3.2.1 设计标准

10a一遇最大6h暴雨标准。

3.2.2 使用范围

侵蚀沟下切严重,坡度较陡、易受冲刷侵蚀的部位。

3.2.3 来水量计算

来水量计算,根据设计标准和谷坊的位置,从图中量得谷坊上游集水面积。则设计频率洪峰流量为:

(1)

式中:Qmp为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Kp为设计频率模比系数,Kp=1.67;K5%为20a一遇模比系数,K5%=1.94;Cp为20a一遇最大径流模数,Cp=4.0m3/km2·s;F为集雨面积,km2。

表2 沟道来水量计算表

3.2.4 断面设计

根据沟道实际情况,设计干砌石谷坊2种:

1)干砌石谷坊一:高度1m,顶宽1m,底宽2m,上游坡比1∶0.2,下游坡比1∶0.8,中间留1.0m宽、0.2m高矩形溢洪口,见图3。

图3 干砌石谷坊一纵横断面图(单位:cm)

2)干砌石谷坊二:高度2m,顶宽1m,底宽3m,上游坡比1∶0.2,下游坡比1∶0.8,中间留1.0m宽、0.5m高矩形溢洪口,见图4。

图4 干砌石谷坊二纵横断面图(单位:cm)

溢流口泄流量:

Q=Mbh3/2

(2)

式中:Q为溢流口泄流量,m3/s;b为溢洪口底宽,m;h为溢洪口水深,m;M为流量系数,一般采用1.55。

据此计算Q1=0.54m3/s和Q2=0.14m3/s,满足设计标准洪峰流量要求。

3.3 编柳谷坊设计

1)设计标准:10a一遇最大6h暴雨标准。

2)实施部位:小型发展沟或半稳定沟较活跃的沟底。

3)设计原则:按照顶底相照的原则规划柳谷坊座数;按照沟道的径流量和冲刷程度确定谷坊高度。

4)编柳谷坊设计:编柳谷坊顶宽1.5m,高度为1.0m,边坡为1∶1。修建编柳谷坊时,垂直水流方向设木桩3排,排间距0.5m,编柳上填土。沟底每排木桩处开挖基沟,基沟深0.4-0.5m,基沟宽0.2m,见图5。

图5 编柳谷坊标准横断面图(单位:cm)

编柳谷坊施工时,应先横过沟道定线,开挖深0.5m、宽0.2m的基沟,两端切入沟坡1.0m,然后每隔10-15cm把柳条埋入土中,敷土踩实,以利成活。再每隔0.3-0.5m钉上木桩,桩高0.8m,并用细柳编篱,即成编柳谷坊,最后在谷坊上填土,以便拦淤,见图6。

图6 编柳谷坊示意图

3.4 沟底防护设计

1)适用范围:侵蚀沟发育活跃,沟道下切、沟岸坍塌严重,沟口较宽的沟段。

2)设计标准:10a一遇洪水。

3)断面设计:由于本次治理的排水沟落差较大,沟头经沟头防护设计后,沟道底部设计栽植防护林。

从浆砌石跌水出口顺水流方向在沟底铺设30cm厚柳捆,每间隔1.5m用一排木桩固定,木桩直径7cm,长1.5-2m。在木桩处用10cm柳条梱横向编篱,压在纵向柳梱之上,再用8号铅丝将10cm横向柳梱与木桩绑扎在一起,使之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2]。

断面图如图7所示。

图7 沟底防护纵断面图(单位:cm)

施工注意事项:必须按各部位尺寸把柳条捆扎结实;柳条梱之间也用土填实,防止冲刷,利于柳条成活;开挖基槽必须是挖方;竣工后需要覆盖0.3m厚表土并压实,利于柳条成活[3]。

3.5 侵蚀沟造林设计

1)措施的目的、作用及原则: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选用速生丰产树种营造沟道防护林,提高林草覆盖率,拦截、调节沟道径流,防止沟道冲刷,蓄水保土。

确定造林树种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以适生的乡土树种为主。

2)适用范围:沟坡侵蚀扩张迅速、沟底下切比较严重的沟道。

3)设计标准:设计标准是在对该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汲取以往的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类型为依据,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结合现有栽培水平进行设计。

4)措施布设位置、立地条件:水力侵蚀严重的沟坡及沟底。

5)造林树种及密度:树种为灌木柳,株、行距均为0.3m。

6)抚育措施:抚育年次:第一年二次;第二年二次。

7)造林图示:沟坡和沟底扦插灌木柳,行距0.3m,株距0.3m。

造林图示见图8、图9。

图8 沟坡防蚀林示意图

4 结 论

克山县古北乡东胜村侵蚀沟专项治理工程完成10条侵蚀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 1.52hm2。工程实施后,一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河道及水利工程的泥沙淤积,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二是沟头溯源侵蚀和沟岸扩张得到有效控制,下游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保护工程区内黑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砌石设计标准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砼灌砌块石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砌石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的探讨
中世纪早期罗马式建筑艺术分析
电气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节能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