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莎车县不同养殖方式下牛O型口蹄疫免疫水平分析

2022-08-12祁君王丽

中国奶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O型口蹄疫

祁君,王丽

(1.新疆莎车县畜牧兽医站,莎车 844700;2.新疆莎车县塔尕尔其镇畜牧兽医站,莎车 8447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毒有O、A、C、SAT1、SAT2、SAT3和Asia1七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1]。OIE数据显示,全球近年来O型口蹄疫疫情发生呈持续走高态势,至2018年O型口蹄疫疫情已占绝大部分[2]。我国口蹄疫流行也以O型血清型为主,且口蹄疫病毒污染面较广,O型病毒持续存在,清除难度极大[3,4]。除部分发达国家保持口蹄疫无疫状态外,众多发展中国家口蹄疫仍呈流行或散发情况。根据OIE/FAD/FMD实验室报告,全球分为7个流行区域(Pool1~7),中国大部分中东南区域属于Pool1,西部区域属于Pool2和Pool3[5]。口蹄疫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影响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国际声誉,发病可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和社会政治负面影响[6]。重点对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监测,从而进一步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以免疫O型口蹄疫后21d的牛血清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LPBELISA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牛免疫质量进行监测,科学评估全县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为后期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21年上半年,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莎车县31个乡镇的规模场采集中国西门塔尔牛血样465份、散养户采集中国西门塔尔及本地黄牛血样1 245份,合计1 710份。分离血清,-20℃保存待检。

1.2 试剂及仪器

口蹄疫O型LP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兰州兽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210408101-3)。

ST-360酶标仪、ST-36W洗板机(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MPL-SPJ-150型智能生化培养箱(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TD5Z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多恒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TU4100UVFR实验室反渗透超纯水系统(上海穗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等。

1.3 检测方法

按照口蹄疫诊断技术(GB/T18935-2018)及口蹄疫O型LP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对2021年3月1~31日免疫O型口蹄疫后21d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样品抗体效价≥1:128为免疫抗体合格,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抗体合格样品数/总样品数×100%,免疫抗体达标率=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单位数/总单位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养殖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2021年上半年规模养殖和散养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所要求的70%的标准,两者处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总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1.70%,这表明莎车县存栏牛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在免疫期内牛对O型口蹄疫疫病具有较强的免疫持久性和保护力,降低了发生O型口蹄疫疫情的风险。

表1 不同养殖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2 各乡镇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被检的31个乡镇中,不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方式下,绝大多数乡镇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质量良好,但仍有极少数乡镇的免疫质量较差,折线图显示乡镇间免疫抗体合格率波动幅度较大、离散程度较高,存在免疫水平不均衡的情况。

图1 各乡镇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3 被检乡镇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达标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被检的31个乡镇,规模养殖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乡镇达标率为87.10%,散养方式的乡镇达标率为77.42%,总体达标情况较好。两者相较而言,散养方式的乡镇达标率较规模的低近10个百分点,表明少数乡镇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工作还存在不足,在乡镇群间免疫上,散养方式的较规模养殖的还有差距。

表2 不同养殖方式下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标情况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养殖方式下牛O型口蹄疫的免疫质量

2021年上半年,莎车县规模养殖和散养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0.43%、82.17%,均超过农业农村部所要求的70%标准,两者处同一水平。这至少说明在养殖这个大环节,莎车县整体上牛O型口蹄疫免疫质量整体良好,规模养殖和散养的免疫质量相差不大,免疫工作值得肯定。历史监测数据亦表明,莎车县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多年来保持在较高水平,免疫质量呈现出稳定性高的特点。这说明在牛口蹄疫免疫工作方面,莎车县多年来的工作扎实有效,积累了较好的免疫基础。但从局部看,少数乡镇在免疫工作上还存在不足,虽散养的免疫抗体合格率略高于规模场,但散养方式的乡镇达标率却较大幅度低于规模场的,这提示在乡镇层面上,散养的群间免疫质量不均衡,免疫质量离散度较大。对于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乡镇,后续还需加强免疫。

3.2 关于在技术层面上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

把免疫质量放在一个大的尺度上看,总会有一些个体或群体出现免疫效价低、免疫质量差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有防疫人员也会提出疑问,在同等条件下确实给动物打了疫苗,但免疫抗体水平有高有低。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而在同等条件下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除免疫对象个体差异外,主要是由于免疫技术操作不当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疫苗使用中保温箱内不加冰袋或长时间将疫苗暴露在阳光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抗原稳定性得不到很好保障,易造成疫苗中FMDV裂解,免疫后将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是打飞针、注射部位浅、走针等导致进入机体的有效疫苗剂量减少;再就是免疫时机选择不当,在使用有免疫抑制的抗生素等药物后不久就进行免疫[7,8]。对在技术层面上造成免疫失败能明确原因的,应及时、有针对性地对防疫员进行免疫技术培训,规范免疫行为,促进免疫提质。一般情况下,一年春秋两次的口蹄疫集中免疫均可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一年三次免疫可使免疫抗体平均效价提高且维持时间长,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9,10]。对于长期、多频次口蹄疫免疫质量不理想的养殖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尝试实行一年三次的免疫方略。

3.3 关于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的重要性

注射疫苗后机体能否有效抵御病原侵袭,阻断疫情传播,重点体现在免疫质量上。在口蹄疫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牲畜体内的免疫抗体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只有及时、准确、持续监测免疫抗体消涨情况,全面掌握各区域牲畜免疫水平高低,科学评估免疫效果,才能为后续免疫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才能科学指导相关单位进一步做好免疫工作,从而确保辖区的免疫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将口蹄疫的发生风险不断地向零趋近,使畜牧业免遭“头号杀手”之害。

4 结论

2021年上半年,新疆莎车县规模和散养方式的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70%的标准要求,全县养殖环节牛免疫质量总体良好,规模与散养方式下免疫质量无明显差异,乡镇间免疫质量呈现不均衡情况,个别乡镇免疫效果不理想,今后还需强化免疫。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O型口蹄疫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民和县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秋季集中免疫抗体检测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O型血抗污染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
浅谈O型橡胶密封圈的装配与拆卸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