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2-08-12刘政朱红军刘锋王侃
刘政 朱红军 刘锋 王侃
(商丘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原发性肺癌是指原发于肺支气管的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多个国家呈明显增高的趋势[1,2]。原发性肺癌是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预后不佳,手术切除是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目前,肺叶切除是原发性肺癌的常用术式,多采用传统的开胸式进行治疗,虽然操作者的术野清晰,操作简便,但是术中需切断撑开患者的肋骨,离断其胸大肌,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3,4]。由此可见,采取安全有效且对患者伤害小的手术方式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电视胸腔镜逐渐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既往研究发现[5],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可减少患者的引流量,降低其的疼痛感。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2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 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6];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无缺漏;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者;患有严重器脏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相关家族史者。
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3)。其中对照组女17例,男33 例;年龄48~79 岁,平均65.59±7.26 岁;肿瘤直径:25~46 mm,平均36.11±5.84 mm。病灶部位:右上肺11 例、右中肺10 例、右下肺11例,左上肺9 例、左下肺9 例。研究组女21 例,男32 例;年龄51~76 岁,平均66.42±8.69 岁;肿瘤直径:24~44 mm,平均35.23±6.41 mm。病灶部位:右上肺11 例、右中肺12 例、右下肺9 例,左上肺11 例、左下肺10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的手术治疗均由同一组医护工作者完成,患者行全身麻醉,进行气管插管,术中给予单肺通气,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将15 cm 手术切口常规开在后外侧第5~6 肋间,定位肿瘤位置并寻找病灶,切除肺叶,采用淋巴结清扫术清除病灶及淋巴结周围,最后止血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在患侧腋中线7~8 肋间做一2 cm 切口,置入胸腔镜进行探查,观察肿瘤大小及病灶部位,然后在腋前线4~5 肋间做一3~4 cm 切口,为前胸壁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观察胸腔粘连切口,分离粘连,切除肺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予以止血,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近期疗效
分析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近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如下[7]: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超过1 个月;②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PR:病灶缩小≥50%,但未达CR 的标准,并维持超过1 个月;③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缩小不足一半,或增大不足25%;④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3.2 肺功能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高级组合式功能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
1.3.3 疼痛程度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24h 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8]。该量表降疼痛使用0~10 分来表示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3.4 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皮下气肿、肺不张、肺漏气、切口愈合,并计算不良等并发症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提高疗效
研究组疗效为77.36%,对照组疗效为58.00%,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改善肺功能
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SD)
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SD)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3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缓解疼痛
治疗后,研究组NRS 评分为3.11±1.23,对照组NRS 评分为5.26±1.12,研究组N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减少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率为5.66%,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组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常出现体重减轻支气管狭窄等症状,甚至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结以及骨转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9.10]。目前临床针对可手术原发性肺癌患者一般以肺叶切除或者全肺切除根治手术为主,术后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为辅,部分患者同时可予以中医药治疗以及免疫治疗[1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延缓,但治疗过程中的耐药和药物副作用依旧困扰着广大患者及医疗工作者。全胸腔镜技术的成熟发展,成为早中期肺癌治疗的新型术式。在本文研究中选取了103 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病例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采取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手术,研究结果得出,治疗后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研究组FEV1、FVC、FEV1/FVC% 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肺癌的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不但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还具有并发症少的安全性,效果显著,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合[12]。考虑为常规开胸对肺功能影响较大,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通过微小切口完成全部手术,而且不用撑开肋骨,因此,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较小,其微创性是传统开胸手术无可取代的。分析上述结果,全胸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创口小,通过置入胸腔镜进行手术探查,病灶切除更加精准,对患者的影响更小,能够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性影响,也能够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据以往文献资料[13]知晓,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适应证限制,一般认为早期、肿瘤直径5 cm 以下、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的周围型原发性肺癌是其最佳适应证。但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胸腔镜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少病例资料[14]显示对于肿瘤直径5 cm 或5cm 以上的原发性肺癌实施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病灶直径均在5 cm 一下,故对于5 cm 以上肺癌患者的远期应用效果还有待加大样本含量和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深入分析。综上所述,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减轻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