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12邹蔷
邹蔷
(天津医院神经内科,天津 300210)
脑梗死又称作缺血性卒中,好发于50~60 岁中老年人,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该病系多种原因引发局部脑组织区域血供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和多种并发症。患者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受损,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降低,极易产生焦虑、恐慌、抑郁情绪,对康复和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据悉,13%~40%的脑梗死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通常在发病一个月后出现,患者心情低落,容易发展为脑梗死后抑郁[1]。近年来医学护理理念不断完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重视。对于脑梗死后抑郁应当尽早预防,除一些常规康复训练外,还应当从正面积极鼓励患者,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重建康复信心,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调整生活目标。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个体化、一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在健康管理和心理干预领域均有应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IKAP 模式能纠正患者认知,改善行为,促进护理和治疗顺利进行[2-3]。但IKAP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缺乏循证依据,为分析IKAP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医护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该类患者护理方案,本研究以96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IKAP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5 月至2020 年3 月笔者医院96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为60~79 岁,平均67.17±3.16 岁;病程1~21 月,平均6.80±1.31 月;病情程度:重度、轻度分别为9 例,39 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6 例,初中15 例,高中5 例,高中以上2 例;并发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分别为16 例、20 例、27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为60~76 岁,平均68.09±1.98 岁;病程1~24 月,平均7.09±1.10 个月;病情程度:重度、轻度分别为7 例,41 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7 例,初中13 例,高中6 例,高中以上2例;并发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分别为15例、19 例、28 例。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60 岁;符合《神经病学》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CT、MRI 确诊;救治后病情稳定,有肢体功能障碍[4]。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智力障碍;全身感染性病变、造血系统病变、自身免疫病变;脑出血;研究期间病情加重。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吸痰、导管护理、营养护理、疾病教育、并发症预防等,干预1m。
1.2.2 观察组
本组行IKAP 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2.1 掌握信息
通过一对一深入交流,掌握患者疾病认知情况、疾病情况、生活状态、心理信息、并发症高危因素。
1.2.2.2 提高认知、坚定信念
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兴趣爱好进行健康知识传授(采用健康手册、手机视频教育、现场知识讲座等),解释脑梗死病理病机、并发症因素、负性情绪的影响等;答疑解惑,提高其对疾病和康复的认知。重点讲解在康复进程中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和高度依从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意义,引导患者认识自身在康复中的重要角色功能,避免将一切责任推卸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积极参与康复锻炼,配合医护工作,提高其对自我康复的责任感。带领患者观看抗病励志视频,举例或采用现身说法方式向患者展现抗脑梗死和并发症成功案例,建立其康复信念。
1.2.2.3 改善行为
设定目标:与患者一同制定康复方案和阶段性目标,根据护理内容难度、强度和患者活动能力情况,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自护项目,对完成的患者进行表扬,对未完成的患者深入沟通,分析原因,加深认知干预,同时酌情降低康复训练强度等,促进目标达成。并发症预防行为改善:增加巡视力度,记录患者体位更换情况,避免半卧位;告之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头部,督促和协助患者及时清洁口腔,护士或家属每2~4h 为拍背、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对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每日擦洗会阴和膀胱2 次;了解患者饮食改善情况,对未坚持低脂、低糖、高蛋白原则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鼓励家属根据患者口味配餐,营养师给予帮助,协助营养餐配制;每日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和对睡眠的影响,对明显焦虑、抑郁情绪者进行一对一心理沟通,每日1 次,每次30 min,采用正念法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或示范音乐心理干预法引导患者平和情绪和入睡,告之患者可报销的医药项目,减轻其经济压力,建立心理咨询微信平台,提供在线心理指导。护理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评估
记录1 m 后,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分值,SAS≥50 分、SDS≥53 分为阳性。
1.3.2 训练治疗过程评估
记录康复训练依从率(按要求完成90%及以上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按医嘱完成所有治疗项目)依从率。
1.3.3 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及干预后1 m 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尿失禁、褥疮、尿路感染。
1.3.4 生活质量评估
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分值评估生活质量,包括躯体活动(8 条目)、精力(3 条目)、情绪反应(9 条目)、疼痛(8 条目)、睡眠(5 条目)、社交孤独感(5 条目),分值越低越好[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
护理前两组 SAS、 SDS 分值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的SAS、SDS 分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SDS 分值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分值比较(±SD,分,n=48)
表1 两组SAS、SDS 分值比较(±SD,分,n=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
2.2 两组依从性和并发症
观察组康复训练和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并发症对比(n(%),总例数=48)
2.3 两组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NHP 各维度分值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各维度分值均降低且观察组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D,分,n=48)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D,分,n=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
3 讨论
脑梗患者容易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与病情严重、恢复缓慢、自理能力严重下降、经济负担增加等有关。
传统心理护理缺乏针对性,而IKAP 模式,则能提高针对性,在信息阶段与患者深入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抑郁和焦虑情绪严重程度,掌握产生这些负性情绪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侧重给予心理帮助[6-7]。如,针对病情重且速求康复的患者,引导其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护理,提高其自护能力,包括自我口腔护理、自我按摩等,使患者意识到其自护能力的进步和病情的改善;针对缺乏子女或伴侣照顾的老年患者,通过加深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家属对患者情感和物资的最大支持,能有效缓解因缺乏家属陪伴或担心给家属增添负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8-9];此外,还可通过促进病友良性交流、树立抗病榜样,给予患者希望,增强信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故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 和SDS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
行为改善是提高缓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IKAP 模式通过提高患者对自我康复的责任感,提高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使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坚持医嘱治疗,并掌握力所能及的自护项目,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病情。在信息阶段掌握患者饮食习惯和爱好,以及其机体状态,在坚持饮食原则的情况下,尽力配合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营养供给,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认知阶段提高患者自我康复责任性,促使其积极完成阶段性自我护理目标,通过避免半卧位预防痉挛,减少头部活动幅度,及时清洁口腔并拍背、翻身等避免呼吸道分泌物蓄积和病原菌定植,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时按摩受压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血供和氧供,预防褥疮[10]。因此,观察组康复训练和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IKAP 护理模式能缓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