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情绪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2-08-12李敏胡云霞安淑君霍仙娜
李敏 胡云霞 安淑君 霍仙娜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48)
先天性心血管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1]。轻症的CHD 患儿早期无明显症状,通常在查体时才发现患病,重症的CHD 患儿会有明显如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生长发育迟缓等临床症状[2]。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中仅有少数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则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逐渐加重,并发症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需及时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手段。
先心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时机,主要取决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范围及程度。应由心目前部分患儿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是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以及患儿年龄偏小,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治疗依从性差,增加治疗的难度,也不利于病情恢复[3]。拓展-构建理论阐释了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个体的瞬间思维-行动范围,进而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从而给个体带来长期的适应性益处,揭示了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向上发展的机理[4]。有研究证实,拓展-构建理论与护理相结合,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5]。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拓展-构建理论与护理相结合,观察其对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提出治疗方案。先心病患儿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先心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奇偶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12±1.03 岁;疾病种类为:室间隔缺损11 例,房间隔缺损18 例,动脉导管未闭20 例;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 例,高中及高中以上34 例。研究组中男26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5.32±1.24 岁;疾病种类为:室间隔缺损12例,房间隔缺损19 例,动脉导管未闭18 例;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3 例,高中及高中以上36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满足先心病诊断指征[6];②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3~7 岁。排除标准:①患儿有其他严重的疾病;②患儿家属存在精神类疾病且无法正确表达。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成立干预小组:由1 名医生、1 名护士长及5 名护士组成干预小组。医生负责讲解疾病知识,护士长负责管控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负责收集资料和规划、执行以及评估护理工作。(2)制定护理干预方案: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制定护理方案,并由护士具体实施。内容包括①认识医院:由患儿担任小主持人介绍自己眼中的医院,帮助患儿认识医院的环境。②疼痛表达:通过“木头人”游戏,引导患儿依据指令做动作,并引导患儿表达身体疼痛部位。③卫生观念养成:在物体上涂抹颜料,模拟“病菌”,通过拿取物品,模拟手被“病菌”污染;教患儿做洗手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角色扮演:由患儿扮演医生,家属扮演患者,患儿为家属进行模拟治疗,帮助患儿更好地认识治疗过程,提升共情能力。⑤绘画活动:鼓励患儿独立进行绘画创作,并向小组成员讲述画中的故事,帮助患儿学会独立处理情绪,促进个人力量的发展。⑥亲子活动:鼓励患儿和家属一起描绘出理想的未来,促进其亲子关系。(3)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患儿由一名家属陪同,7 个患儿为一组,共7 组。干预时间为周三早上10~11 点。干预后,护士及时记录并评价效果。活动结束前引导患儿讲述其感受,并给予正向的肯定和鼓励。共干预6 次。两组患儿均干预6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情绪行为
干预前、干预6 w 后,采用儿童长处与困难调查问卷(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7]评价患儿情绪行为,包括5 个维度,采用0~2 计分法。前四个维度得分与出现情绪和行为风险呈正比,第五个维度得分与出现情绪和行为风险呈反比。
1.3.2 治疗依从性
干预6w 后,采用Morisky 依从性量表[8]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包括15 个条目,总分为0~75分,61~75 分为优,46~60 分为良,≤45 分为差。(优+良)例数/总例数*100%=依从率。
1.3.3 养育压力
干预前、干预6w 后,采用养育压力量表[9]评估患儿家长养育压力,包括3 个维度,36 个条目,采用1~5 计分法,得分≥86 表示存在养育压力。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 ±SD)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改善情绪行为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DQ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SDQ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SDQ 评分比较(±SD,n=49)
表1 干预前、后SDQ 评分比较(±SD,n=49)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比较(n(%),n=49)
2.3 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降低家长养育压力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养育压力调查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养育压力调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家长养育压力调查评分比较(X± SD,n=49)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需及时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手段。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DQ 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情绪行为。拓展-构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可以修复缓解消极情绪、拓展思维,还可以构建个体行为发展[4,9-10]。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根据患儿心理认知状况,在亲子间积极互动优势下,将护理知识、操作流程形象化,基于拓展-构建理论,采用角色扮演、亲子活动等不同的干预形式,使拓展效应与构建作用相互发挥优势:积极情绪可以减缓消极情绪,增强患儿痛苦忍耐能力,拓展发散思维,使患儿行为改善更持久;而患儿良好的发展,会促进其积极情绪,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9]。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说明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通过将治疗过程游戏化,帮助患儿理解治疗过程,建立基本的治疗观念,还帮助患儿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有利于患儿早期发现身体不适部位并准确表达,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9]。本研究发现,干预后,研究组养育压力调查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家长养育压力。先心病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对患儿疾病恢复造成严重影响[9-10]。
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小组成员实行责任制划分,及时与患儿及患儿家属沟通,使其对疾病知识更加了解,并对患儿实施干预缓解患儿负面情绪,达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目的。小组成员通过向患儿家属提供专业的养育指导,减少患儿家属的错误认知,避免其错误照护行为,提升其照护技能,有效地缓解了患儿家属的养育压力[9-10]。
综上所述,对先心病患儿实施以拓展-构建理论为核心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情绪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还能缓解家长养育压力,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