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信息素养公共课为例
2022-08-12王翠茹
王翠茹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重要信息,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来源。在线学习可避免时间、地点的局限性,帮助教师和学生依托网络渠道,更为便捷进行知识学习与交互等工作,更好地应对教学时间过少、资源无法满足所需以及交互过少等缺陷。
信息素养公共课,是一门受众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适宜推动网络教学。但是仅推动网络教学对于知识的领会、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差强人意,而且因为网络渠道的引导、监管等相对较差,一些学生难以单独进行课程学习。如何发挥网络化的开放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优势,优化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是解决传统教学问题、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MOOC 背景介绍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为当前大数据时代非常活跃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共享和开放;第二个特点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时间地点无限制要求;第三个特点是多元融合性学习形态,MOOC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网上形成学习社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可以进行深度互动交流;第四个特点是促进教学改革,MOOC 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性特点,从而使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开展混合式教学必须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与完善的网络教学模式,“基于MOOC 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具有MOOC 学习功能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线下教学相结合,既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混合式教学”是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新型混合、新型翻转式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的混合、传统教学媒体与网络学习媒体的混合。内蒙古艺术学院将MOOC 平台引入学校教学中,在这种新模式和理念的指导下,以信息素养公共课教学为案例,对MOOC 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二、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
MOOC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开放课程社区,具有非常高的自由度,伴随新时代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实现高速成长,存储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MOOC 教育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广泛的应用,包括长视频、短视频、在线直播、互动讨论、随堂测试等形式。“混合式”的定义源自于何克抗,即网络与实体深层次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MOOC 方式,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学习小组交流或者师生交流,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MOOC 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高度依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等。此外,只是用线上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变化难以实时的感知,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同时存在着学生在听课和测试过程中进行“作弊”的问题。
新冠疫情的综合影响下,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网络教育也因此取得快速发展。MOOC 学习方式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信息素养公共课在这个大背景下将MOOC 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MOOC 模式和理念的指导下,对MOOC 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首先,基于MOOC 课程体系,推动网络、互助以及翻转之间的深度融合,借助该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地点等局限;其次,依靠MOOC 来实现更好地网络辅导与互动,强化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互;再次,将教学资源以更加合理的顺序有规划的组织,学生可按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习。整体学习进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依靠MOOC 模式更好地适宜教学工作的具体需求,充分开发网络渠道的教学优势,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分解信息素养公共课程知识点,利用“微课”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此外合理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判学习效果,形成成绩提升闭环管理,而且结合线下课堂开展直接交流,有效开发线下课堂对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培育学生优秀的学习状态与情感教育等多个维度的显著优势。通过“线上网络MOOC+线下面对面授课”混合教学方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一)教学受众分析及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公共课是面向学校所有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信息素养公共课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课程核心目标就培养信息素养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式设计
按照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是以教学视频、预习测试、随堂交互式练习、阶段性测试、拓展资料为主的固定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聊天室等动态知识分享资源。线下部分主要包括问题集中答疑和随机操作能力测试等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遵从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是教学视频设计。信息素养公共课的知识点多而杂,因此在线上教学设计时,选择短视频为主要教学输出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精力分配,提高注意力,一般每一节视频选择时长为10分钟左右,每一节视频涉及1-2 个知识点。在每一章节或知识体系讲授完毕后,加入一节小结教学视频,将阶段所学知识点耦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概念。
以信息素养公共课第五章为例,知识点较明确,包括PS 基础知识、图层的基本操作、颜色设置与绘画、图像细节修饰、图像调色等内容,故教学周视频设计如表1。
表1 线上教学周内容设计
第二是随堂交互和阶段性测试设计。对于多种内容、多种要求,依据具体情景开展深层次研究,进行配套的设计工作,在每一节视频课程后设置随堂交互练习题目,题目类型可以设置判断、选择、填空等,在每位同学完成随堂练习以后,记录题目完成数据,便于后续分析。
在每一章节或者知识体系完成讲授后,进行阶段性测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种是传统的练习题目,来源于多渠道的题库资源,每位同学随机抽取题目进行抽查,用于巩固知识掌握。另一种是开放式题目,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小的课程创作,可以在MOOC 聊天室内共享资料内容,共同完成整体的课程创作活动,借助该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组织
按照课程传授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的具体情况,每个教学周放出一定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精力完整的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线下课堂集中答疑活动中,进行阶段性学习情况总结,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安排,集中反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激励反馈,促进学生成长。
四、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按照内蒙古艺术学院2021年度教学计划安排,选择大一年级两个教学班96 人通过MOOC 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信息素养公共课的学习,线上教学与线下辅导同步开展。教学模式应用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MOOC 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流程
(一)学习任务发布
每个教学周周一,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上期学习情况,发布每周新的学习任务以及预习测试题目,并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对学习内容予以标注,方便学生提前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
(二)教师在线督导
教师于每日学习较为集中时间进行在线督导,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随堂交互和阶段性测试解答情况,查看MOOC 聊天室学生交流动态,形成阶段性学习情况报告,为线下集中答疑和课程调整做好基础工作。
(三)线下动态课程
根据各阶段学习反馈情况和学生问题提出情况,不定期开展线下动态课程,由任课教师面对面进行答疑,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同时反馈学习情况,通报学习进度调整计划,形成教学反馈机制。
五、MOOC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绩评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信息素养公共课的成绩评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由于缺乏评定方法的多样化,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合理考量,往往导致最终成绩评判无法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在MOOC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更容易发生“作弊”的问题,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成绩评定被有效证明可以规避这些问题。
(一)模糊综合评判法
该方法即运用模糊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多个要素围绕被评判事物的隶属度等级状态开展系统评判,这一方案可以高效应对模糊很难量化的问题,实际流程详见下文所述:
首 先 是 确 认 因 素 集, 即={,….},i(=,…..) 表 达 因 素 具 备m 个 属 性;
其次是确定评判集,即所有评价结果 组 成 的 集 合, 记 为={V,,,…},(=…)表 示 该 因 素 有n 个 属 性;
再次是确定评判对象集中各因素的权重,形成权重集合Ai(因不同的评判复杂度,会有不同层次的设计);
第四是构建单因素评判,确认U 至V 的模糊关系,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其中,R是第i 个因素的第j 种评判的隶属度;
第五是开展综合评判,即=·,即结果向量。
(二)成绩评定过程
其一,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按照信息素养公共课的课程特点,将MOOC 混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模糊性分解,确定对象的因素集,如表2 所示。
表2 信息素养公共课模糊指标分解
其二,确定评价对象的评判级
按照教学评价要求,将评判级分为四级,既优、良、中、差。
其三,各评价因素的权重
在实际开展评判的过程中,可运用的权重确认方法较为丰富,类似于Delphi 法、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根据信息素养课的特点,选择专家打分法,根据经验值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确定一级指标权重为={u,u}={0.4,0.6},二级指标权重为u={u,u,u}={0.1,0.4,0.5}、u={u,u,u}={0.3,0.4,0.3}。
其四,单因素评判
根据单因素与评判集合的判定方式,选择主讲老师、助教、学生互评、学生自评4 个参与者对学习成果进行优、良、中、差评分,并逐个对每一个指标进行量化。
其五,结果评判
以2021 级某学生的成绩为例,进行结果评判举例,见下面统计表3 所示。
表3 某学生课程评价记录
可以得到二级指标单层因素评判矩阵:
根据模糊矩阵评判方式计算出每一个二级对象的模糊综合评判:
由此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的隶属矩阵:
最后计算得出该学生综合评定结果为: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此学生的成绩评定为良。
如 果 取 百 分 制 的 评 判 集={,,,}={95,85,75,50}
在实际评定过程中,由于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新媒体、环境设计等专业对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要求更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整各权重因子加以实现。
六、结语
本文依托成熟的MOOC 技术与平台,针对信息素养公共课程特点,着手构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借助多方面措施的优化,进而将MOOC 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密切的结合关系。基于MOOC 环境下的信息素养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人数多,课时量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
此外,在信息素养公共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多维度构建学生成绩模型,更合理的对培养成果进行判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面临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此探索对于实践类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①参见牟占生,董博杰所著《基于 MOOC 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载《现代教育技术》2014 年第5 期,第73页~第80 页)一文之详述;
②参见何克抗所著《从 Blending Lear 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载《电化教育研究》2004 年第3 期,第1 页~第6 页)一文之详述;
③参见焦建利所著《MOOC: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载《中国教育网络》2013 年第4 期,第21 页~第23 页)一文之详述。
④参见Medina J 所著《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and school》文之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