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潮起,“聪明钱”在抄底?
2022-08-11张俊鸣
张俊鸣
主持人语
刹那无常。3月21日下午,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的东航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这一噩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本周市场相比上周的反弹要弱得多,相比A股公司,在港股内地科技股和美股中概股的表现遥遥领先。
刺激上述股票大举反弹的因素首推龙头公司的广泛回购,包括阿里、小米等公司。阿里巴巴3月22日宣布将股票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有效期截至2024年3月底。这个规模创了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其实,早在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就宣布回购100亿美元股份,之后于2021年8月3日将回购规模扩大至150亿美元。
A股公司虽然也有各种回购动作,但和此次阿里们回购所获得的市场反响差距巨大。
据了解,港股和美股公司回购通常会注销,而回购股票注销会增厚每股价值。或者说,当总股本数量减少,股票价格就会相对稳定甚至上涨。股票回购注销对股价的支撑可以简单计算出来,比如,一家公司每年回购总股本占比5%的股票并注销——相当于每股内在价值增加5%,那么10年后,每股价值增厚62.89%,也即股价最低应涨62.89%。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公司回购的同时,也要搞清楚公司回购回来的股票到底会怎么处理,进而知道这个公司到底是真回购还是只为了“提振信心”。
投资人社区主持人 李壮
公募基金再现自购潮,三月份以来陆续有数十家基金公司组团自购旗下基金,用真金白银展现对A股后市的信心。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基金公司还设置了1~3年不等的持有承诺期,展现长期投资的决心。在“政策底”出现之后的基金自购潮,给不少投资者的印象是抄底的“聪明钱”来了,甚至认为可以不加思考“抄作业”买入那些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产品。虽然这样的思考逻辑不能完全说是错的,但难免有过于简化之嫌,投资者关注基金自购的同时,还需要从新老基金自购的异同、基金风格和历史表现等多维度观察,结合自己的投资周期,制定最适合的长期投资策略。
基金自购并非“一购就灵”
本轮基金自购潮的出现,和证监会近期表态“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的窗口指导直接相关,更和基金公司在发行遇冷时进行营销、稳定原持有人信心有关。事实上,在证监会表态之前,一月份和二月份就已经有基金自购的行为出现,其中不乏一些大家熟悉的王牌基金经理。当时上证指数的调整尚属温和,但前两年大热的创业板指数已经出现了力度较大的调整,让不少热衷于在成长股、科技股上“抱团取暖”的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导致当时的公募基金发行遇冷;三月中上旬大盘调整加剧,不仅新基金发行难度进一步增加,就连老基金也面临持有人赎回、规模缩水的可能,基金公司主动自购“稳定军心”,向基民释放抄底的信号,可谓用心良苦。
当然,基金公司自购用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实打实地参与到市场中来,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看好后市的一种表现。但区区数十亿资金相比A股数十万亿的流通市值,恐怕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因此,基金自购并非市场扭转跌势的惟一因素,“一购就灵”并不一定伴随每次基金自购潮出现。比如,2015年7月和2018年初的基金自购潮出现后,大盘并未完全止跌,随后半年多的时间还明显处于调整过程中,而2020年春节后的自购潮则成为大盘止跌企稳的助力。因此,从稳健的角度而言,投资者只能将基金自购视为有利于多头的一个变量,而非决定性因素。
三维度看基金自购,相关规范待完善
虽然基金自购只能作为观察大盘的辅助指标,但作为比一般投资者更专业的专家理财,基金公司愿意拿自有资金参与,除了营销的因素之外,也表达了对后市及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从过去20年的情况来看,公募基金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明显跑赢大盘的,相比大多数炒股的投资者也有相对收益。而这个群体如果出现群体性的自购行为,特别是在基金发行的冰点附近出现,在“好做不好发”的规律之下,确实也是长线投资者布局的一个较好的时间点。
笔者认为,观察基金自购能否成为市场的“拐点”,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首先是自购的整体金额,除了看绝对金额的多少之外,更要和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自购潮峰值做比较,同时还要考虑到申购和赎回抵消之后的净申购规模。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完全获得这方面的数据并不容易,媒体往往聚焦于基金自购中的申购金额而非净申购金额,而扣除赎回之后的净申购才往往反映基金公司的真实意图。因此,笔者呼吁基金自购应当有相关规范,让普通投资者也能获取基金公司赎回的数据,由此判断出真实的净申购数额。
其次是自购份额的锁定时间及日后减持的承诺。今年的基金自购潮中,不少基金公司承诺1~3年不等的锁定期,类似股市中的限售股,给投资者明确的持有时间预期,无疑值得肯定,笔者希望在相关规范中可以将基金自购承诺的锁定期纳入,起码要承诺1年以上的锁定时间,才能体现“长期投资”的意义。而在锁定期结束之后,也应当参考目前A股限售股解禁的标准,起码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可能赎回,并在赎回当天及时予以公告,让基民能够真实掌握基金公司的投资意图。
第三是被自购的基金的属性。显而易见,基金公司自购股票仓位越高的基金,对后市的看好程度就越高。因此,自购股票型基金的看好含义大于混合型基金,接下来是FOF基金,债券基金则和是否看好股市没有关系。而第二个属性则是新老基金之分,如果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份额是新成立的基金,那么為新基金“保驾护航”、拉抬声势的概率较大,如果没有承诺锁定期,则不排除在新基金成立之后快速赎回的可能,看好后市的意义就比较有限,甚至只是单纯的营销手段。反之,如果自购的基金是成立多年的老基金,则营销成分较低,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基金公司的看法,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也就更大。
基金经理长持的老基金关注价值较大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基金自购的时候,宏观面需要看整体净申购规模、锁定期承诺和偏股型基金占比高低,而微观层面的投资决策则不妨多看看有基金经理参与自购的老基金,特别是非主题型和指数型的主动型基金。相比只有基金公司参与的自购,基金经理也参与自购的基金,意味着操作方和投资者的利益深度捆绑,操作方的功力可能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来。如果基金经理的自购份额较多,本身过往的长期投资绩效稳中向好、明显跑赢大盘,那么在目前整体市场估值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未来复制过去成功经验的概率也比较高。而主题型和指数型的基金很大程度上存在“看天吃饭”的因素,基金经理本身作用相对主动性基金较低,自购此类基金给投资者的参考意义就大打折扣。
除了近期出现在自购名单的基金之外,一些被基金经理长期持有的基金或许更具备关注的价值。比如中欧恒利,自从2017年成立以来基金经理曹名长就名列十大持有人之列,去年基金中报更显示其成为第一大持有人,比例超过8%。而成立以来中欧恒利的基金净值表现也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累计跑赢20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在2021年1月大盘见顶以来相对收益更加明显。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基金自购的时候,不妨参考一下持有人结构的情况,尤其是其中内部人持有比例的高低,这一指标直接反映基金公司内部人员持有的比例,包括基金经理的持有份额在内,参考价值较大。(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