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历史水系结构性修复与内涝治理研究
——以河南省典型城市为例
2022-08-11田敏敏陆希刚章永鹏
朱 勍,田敏敏,胡 德,陆希刚,章永鹏,陈 睿
(1.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2.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1 研究背景
气候、降雨和地貌是天然水系和雨洪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显著影响流域的暴雨响应,并增加潜在的洪涝威胁[1]。1960年代,Ian Lennox McHarg、Phil Lewis等发起的环境规划运动提出通过水系的线性空间来加强河湖连通性和城市空间的生态连接性,开启了城镇化进程中河网水系的生态安全和结构完整性研究[2]。19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城市水网结构的梳理和水环境功能的恢复,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城市河流保护与恢复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3-5]。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固有的河湖水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轩等[6]探讨了1644年以来许昌地区洪水特大灾害的原因,认为除气候因素外,人地关系不和谐增加了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吴左宾[7]对明清时期西安、刘卫[8]对广州古城、朱红伟等[9]对九江、黄健等[10]对南京、王晗[11]对西安等城市历史水系的恢复及其对城市洪涝治理的作用做了实践分析。城市历史水系的消亡与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城市问题密切相关[12]。
同时,基于历史水系保护的城市格局优化和水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历史水系的变化对城市的兴衰[13]、城址的选择[14]、空间布局形态[15]、人居环境的营造[7]、景观体系构建[16]、古城风貌格局确定[17]影响重大。金卫斌等[18]、韩昌来等[19]、邵玉龙[20]从增加城市化地区的水安全弹性、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城市生态综合效应的角度提出保护和恢复历史水系。吕金波[21]、彭晓梅[22]、岳升阳等[23]就永定河古水系开展研究,对古漯河、古浑河、古无定河、古长河和唐代蓟城城南历史水系等进行了复原。面对严峻的城市防洪问题,城市历史水系的修复亦是城市遗产防洪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24]。
中部地区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规模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部六省中,河南是人口大省,本地城镇化特征明显,且增长速度最快(表1)。2021年7月17日至24日,累积降雨量超过300 mm的雨量带覆盖河南省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焦作、许昌、郑州、漯河、新乡、鹤壁等地区[25]。在郑州蒙受重大灾害和损失的同时,一向受缺水困扰的中部地区城市的内涝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关注。
表1 全国和中部六省城镇化率表 (单位:%)
2 中部地区天然水系和城市洪涝特征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1 案例城市所在的流域分布
本文的研究范围涉及三个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图1)。该地区西侧为燕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天然屏障,太平洋暖湿气流,尤其是夏季副热带高压气流带来大量水汽至此集结,辐合抬升,山前区域夏季易形成暴雨,加之地形汇势,天然河道多发源于此。河道出山口,瞬时水量大,流速快,向东、南进入平原地区,后流速减慢,在山前冲积平原易形成洪泛。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的水源和均匀密布的水网,滋养了中原农业的发育和繁荣。
研究区域内降雨特征明显,山前城市年降雨量大,在700至800 mm之间,部分山前城市能达到900 mm以上,年降雨量随地形递降,到平原城市下降至600至700 mm之间,沿黄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在600 mm左右。年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是由暴雨特征产生的,山前地区容易产生暴雨中心,暴雨量大[26]。
本次主要选取了三种类型的城市:山前城市,如焦作、漯河、鹤壁;平原城市,如许昌、周口、商丘;沿黄城市,如濮阳、开封等。以案例的形式展开分析。
2.1 山前城市受山区坡度大、坡向明显等地形和水文汇流特征决定,河流体系大多为树状水系,即存在明显的汇聚格局,支流水量迅速汇集至干流[27]。这种类型的积涝特征是以区域骨干排涝河道为中心,两侧积涝明显。如焦作中心城区老城区位于北部山前,地势平均坡度大于2.2%;河流呈南北走向,山洪快急,不易洪涝。南部新城区为冲积平原,河流呈东西走向,容易积涝。北面的6条河道由北向南汇入大沙河,使其成为最主要的洪水走廊,沿岸容易积涝(图2)。焦作中心城区在没有任何工程干预,遭遇百年一遇设计降雨的情况下,大沙河迎宾路以东河段两岸积水深度达1.0 m以上的面积超过约7.5 km2,其中局部水深可达2.5 m(图3)。骨干河道的排涝能力成为整个城区除涝能力的关键。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焦作市生态水系规划》,2017图2 焦作市中心城区地势图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焦作市生态水系规划》,2017图3 焦作市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结果
2.2 平原城市由于地形处在山区平原过渡地带,水系汇至平原地区后,坡度变缓,水系的聚集特征弱化,河流走向大多呈平行水系特征。积涝区域相对分散,片状分布于平行水系中间地带。例如:周口市位于豫东黄淮冲积平原,紧邻河南省暴雨中心(图4)。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地面坡降约为1/6000,河道流速慢,是历史上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图5)。骨干河道沙颍河承担流域性防洪职能,汛期水位上升,城市涝水无法排入。内涝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内水系水源不足,导致河网退化,水体的连通性能下降。城市内涝程度取决于城市水系本身的连通性和调蓄能力。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周口市生态水系规划》,2016图4 周口市境内河流的流域范围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周口市生态水系规划》,2016图5 周口中心城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结果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6 濮阳市两流域三分区分布图
2.3 沿黄城市由黄河冲积平原的地形特征决定,水系呈网格状或树状,水系交错,方向不一。有江南河网的特征,但因为缺少水源,河流长期干涸,导致水系退化。积涝点状分散分布,没有明显的积涝带,或者积涝片。积涝区域相对分散。格网水系的输水效率不高,但是调蓄储水作用明显。例如濮阳,北部为黄河故道冲积平原,中部为黄河蓄滞洪区,南部为现代黄河河床及河漫滩区(图6)。水泊连绵,冈洼相间,沟渠密度高且均匀,农村水网密度可与苏州市乡村相比(3.4 km/km2)[28]。但城市水网退化严重,且季节性明显,淤沙导致渠系水动力不足。蒸发量大,全市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26.8 mm,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930.3 mm,远高于降水量(表2),在沿黄故道影响区域更甚,导致水面存蓄困难。积涝点散布于河网中间区域,形成小范围的内涝灾害。
表2 濮阳市各县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水面蒸发量
可以看到,相近气候、降雨条件下,不同区位、地貌城市的洪涝问题各不相同。洪涝直接决定着天然河道的形成与布局,同时也冲刷出城市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方式,城市文明生于斯,长于斯。
3 中部地区城市内涝成因及其与历史水系的关系
3.1 古代城市选址及空间结构对洪涝的避让和适应古代城市非常注意防洪,选址多以地势稍高、河床稳定、避洪建城等为原则。在洪水咽喉的漯河,市区、舞阳县、临颍县城选择均为择岗而建,城区内部标高比周边高2~3 m,形成了相对安全的防洪台地。在黄泛区的濮阳,市域内目前还有很多的地名以“丘”“岗”命名。河道的迁徙也往往是城址变迁的主要原因。在空间结构上,古代城市也表现出对天然水系自然的顺应、避让和利用。漯河城乡居民点、洼地、岗地均因地势东西向走廊式布局以顺应和避让泄洪通道(图7);在黄泛平原,古城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城市大量存在,利用大量坑塘调蓄,护城河形成内外连通的防洪排涝体系,也形成自然的海绵系统(图8)。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漯河市生态水系规划》,2016图7 漯河市地形地貌图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8 黄泛平原古城城水空间格局
3.2 从城水关系分析现代城市内涝的成因
3.2.1 现代城市建设导致城市排涝格局结构性失衡 现代城市雨水管网逐路而设,改变了原始地貌天然均衡的涝水汇流格局。以濮阳为例:根据濮阳市域的地形,雨水天然汇流通道是马颊河与潴龙河,这两条河道与东西两条引黄干渠一起,顺应地势、相对均匀地分担着整体区域的涝水。濮阳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主要有以下4个阶段(图9):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9 濮阳城水关系变化
(1)开州古城东临马颊河,高地选址,城市涝水通过护城河排入马颊河(图9(a));
(2)建国初期濮阳县城跨马颊河东扩,马颊河作为唯一的雨污和排涝通道,沿河设濮阳县污水处理厂(图9(b));
(3)1980年代,中原油田北跨铁路,在马颊河以东建设服务基地,选择了逆地形走势,但距离较近的马颊河作为雨污和排涝通道,沿河建设了油田污水处理厂(图9(c));
(4)改革开放后,在马颊河以西建设新城,仍以马颊河作为唯一的排涝通道,建设了第一污水处理厂(图9(d))。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10 濮阳市马颊河、潴龙河在区域防洪除涝中的地位
目前,马颊河承担了沿线一市三县近200万人、7个污水厂每天近35万t的尾水排放。马颊河干流年平均流量为2.47 m3/s,其中污水厂尾水2.49 m3/s,达到100%,成了唯一的洪涝和排污通道。而潴龙河对城市涝水几乎无任何作用。不仅马颊河不堪重负,城市排水方向也由原来的自西向东顺势排放,改变为所有的雨水干管都朝马颊河排放的向心式格局,大量的逆地形走势排管带来竖向上诸多问题和困难,内涝不可避免。(图10)
3.2.2 城市地表水系退化和改道,导致自然排涝体系结构性损毁 水网退化或改道是工业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共性的问题,平原地区城市表现尤为明显。从濮阳市清丰20年前县城的水系可以清楚地看出,城市建设截断了马颊河东侧众多的支流汇入;而今天的清丰县城马颊河以东人口密集区域内水系几乎完全消亡(图11),排涝完全依靠管道。2021年7月强降雨,中心城区大量积涝点沿路分布,无地表径流接纳,导致长时间涝水不退。
注:资料来自《清丰县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2图11 清丰县城2000年和2020年水系对比
除了河道,还有坑塘。历史上大小坑塘洼地形成平原城市特有的麻面状的地貌。1949—1957年,河南省实施“井+坑塘”的农田水利灌溉,清丰县共挖蓄水坑塘2660个,平均6个坑塘/村,灌溉面积达到1.95万hm2。至2020年清丰县占地0.2 hm2以上的坑塘数量约98个,仅有历史上坑塘数量的3.7%。周口1980—2020年间中心城区坑塘的数量和规模也大量减少(图12)。
注:资料来自《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06图12 1980—2020年间周口中心城区坑塘的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
水系和坑塘的退化消亡使历史形成的天然调蓄体系出现结构性的损毁。无视这一现象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使平原城市的自调蓄能力消亡殆尽,更多的是类似周口市体育中心,其选址建设在积涝严重、本适于调蓄雨洪的低洼区域,导致城市中心区排水困难,内涝频繁。
3.2.3 对城市管网的过度依赖,地表和地下排水结构体系不协同 目前城市普遍存在的雨污水管网问题非一日之功,亦非短期可解决。但管道只解决输送的问题,最终还是要排放至天然水体。在笔者负责的《鹤壁东区水系规划与海绵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规划区域由西到东平均3 km,在规划区域中部的一条南北向人工河道阳明河是否应该接纳雨水问题上作了比较:①若阳明河不接纳雨水,整个区域雨水干管均向西排入刘洼河。管网模型显示,干管到刘洼河排口的顶标高低于地坪标高8 m以上,超负荷管道占比达到38.98%(图13—14)。②如果阳明河接纳雨水,发现在相同重现期P=2 a情况下,超负荷管线仅有2.1%,而且多为老城区现状管线,不但雨水干管的埋深减小,刘洼河的排水压力也可得以缓解(图15)。可见,天然受纳水体的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管网的输水效能。
城市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不协同还表现在调蓄水体对于本地涝水的不兼容[29]。郑州“7·20”大雨,郑东新区总库容2680万m3的龙湖作为引黄调蓄工程,未能接纳雨洪;濮阳马颊河上唯一的一个调蓄湖明月湖,仅接纳上游洪水,而未设雨水排口,导致出现“近湖积涝”的奇怪现象。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鹤壁东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图13 鹤壁东区方中路设计雨水干管溢流情况(阳明河不接纳雨水情况下)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鹤壁东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图14 阳明河不接纳雨水情况下管网模型评估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鹤壁东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图15 阳明河接纳雨水情况下管网评估
4 基于历史水系修复的安全城水空间结构
4.1 中部地区城市历史水系修复的机遇和困难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随着我国流域河道治理、四水同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系列行动的推进,流域性洪水对城市的威胁已基本得到控制。今天在双碳、节能、生态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的除涝减灾体系,政策面已非常清晰。
在城市建设上,流域防洪将区域性骨干河道治理基本完成;花园城市建设、城市绿地及绿道建设正在形成分层级、贯通的海绵体系;5~15 min生活圈、开放街区的建设,精细化管理,使绿地、滨水环境有了更多的人、服务和经费。水绿不分家,提高生态品质的同时解决城市内涝,在社会意识方面已达成共识。
文化上,中部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区域最集中。历史水系的恢复将对地理、水文、考古、城市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机会。历史水系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旦被发掘和释放,其建设和维护的困难迎刃而解。
学科协同上任重道远。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目前分别属于水利学科和给排水学科,二者执行的规划和设计规范差异很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中规定的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P=2~5 a(现状绝大部分城市的P只有1 a);在《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中,内涝防治的设计重现期为20~30年一遇(中小城市)。在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P=1~2 a的情况下,如果按照2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其每小时的降雨量往往会超出市政雨水管渠的计算排水能力。
规划编制和审批制度上存在盲区。目前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各层次的编制均没有对历史水系的排查要求,也鲜见对易涝区的评估和论证要求。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时,也不要求做积涝点的排查或内涝影响评价。
4.2 城市历史水系修复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天然水系,是在地形引导下自然形成的汇水体系,经过漫长的冲刷后形成平衡状态,其水系尺度、方向、调蓄水量等是符合历史降雨和洪涝规律的。现代城市建设改变了建成区下垫面状态和排水模式,历史水系在新的排水体系中的作用已改变,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面临挑战。城市历史水系修复涉及到水文地质、国土空间、考古、环保、水利、城建等各个领域和部门,考验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的管理能力,近20年欧美国家对其开始实践。
城市历史水系修复在规划层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史料查询、历史遗迹分布、社会调查、历史重大水患灾害调查等,初步判别可能修复的历史水系的区位和走向;(2)历史水系与现状水系的供排关系;(3)历史水系修复后的新增调蓄库容及其与骨干河道错峰排涝的效能比较;(4)通过水动力模拟,比较不同水系结构对城市整体的排涝顺畅度、积涝点消除的贡献度;(5)与城市空间规划衔接,比较不同的水系结构对城市空间的带动力;(6)历史水系沿线涉及到的人口和产业、地上地下基础设施、文物及其他敏感区域和设施等的布局情况,判断修复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7)分层级选择确定可修复的历史水系;并结合地勘、物探、地下水等情况初步判断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4.3 城水空间结构识别与历史水系修复互动的实践历史水系修复不同于重修沟渠,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对城市的贡献度往往是评判是否值得修复、如何修复的关键。把历史水系放在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里,在城水关系上做研究,往往能找到有效的路径。下面以案例的形式予以阐述。
4.3.1 重审历史骨干河道在城水结构中的地位 骨干河道在城市排涝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中,骨干河道的排涝标准都是强制性标准。但在同样满足计算排涝能力的基础上,城区段的骨干河道也经常会被城市建设挤压空间。在2016年对焦作中心城区内涝的调研中,大沙河主河槽断面80 m,50年一遇行洪淹没漫滩地总宽(洪水位宽度)约400 m;近年两侧建设侵占,当时水利部门的方案是在80 m蓝线范围内,高堤设防、深窄断面,但汛期洪水位上涨,支流排不进,需要泵站强排。为减轻平原区积涝,在2011年版的《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在新河和大沙河之间规划新开挖多条南北向河道,平面形态呈“田”字型水网。
这样水利单一部门的技术“硬”方案是可行的,做法也很普遍。但从焦作整体的城市格局中来看,大沙河对城市的作用就远不止于行洪除涝,而是整个中心城区南部乃至区域性的生态廊道(图16)。通过对生物保护廊道的适宜宽度的比较(表3),并使用焦作本地物种中生态敏感性较强的栎类植物生长、以及白鹭惊飞距离来设置廊道宽度,基本确定生态廊道的基础宽度为200 m,并且每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一个节点性生境斑块。城市空间引导上,焦作未来重心南移,通过大沙河建立新旧城互通的公共空间,引导城市沿河跨河发展,这些都成为大沙河规划的基本要求(图17)。地质调查中,大沙河两侧1000 m范围内以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土、重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中夹有粉质黏土层为主,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部分河段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较大,做建设用地,工程处理成本高,开发商明显回避。而这一尺度作为城市滨水空间恰为焦作山水城市所需的新型公共服务提供了空间。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焦作市绿地系统规划》,2019图16 焦作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焦作大沙河生态治理规划》,2017图17 大沙河在城市空间发展需求中的作用和功能
表3 不同学者提出的生物保护廊道的适宜宽度值[30]
对大沙河的生态和城市价值重新评估后,很快达成了共识:作者2017年主持的《焦作市大沙河生态治理规划》实施后,系统修复了大沙河历史河道,断面从原来的80 m提升到平均350 m,过流能力由原来的650 m3/s提高到960 m3/s,洪水位下降,保证了主城区涝水的自然排放;大沙河生态带总绿地面积约3470 hm2,比原规划面积增加了3.5倍;规划大幅度增加上游灵泉湖和下游吴泽湖的调蓄库容;原总规里平原区增加南北向连接河道对排涝并无价值,大部分取消;上游恢复了田涧沟、塔掌沟、山阳故城中的李河故道等中小型历史河道,消灭了涝水收集盲区;下游恢复了大狮涝河、青年河以及山门河末端汇入沙河段的历史水系,保留原有走向。
这种城水一体的空间结构使城市排涝自然而顺畅。大沙河历史自然的状态和洪涝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整体中心城区除涝效能,而且上下游衔接无碍。在2021年“7·20”郑州强降雨中,焦作与郑州同处暴雨中心,中心城区的水网结构和大沙河满断面的承付让洪涝平稳渡过,保护了平原易涝区20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基于内涝安全的水-绿-城一体的空间骨架,也正在成为城市高品质空间和新型服务业发育的载体和引擎,周边开发踊跃。
4.3.2 发挥中小水系网络化的集水效能 地表水系退化是中部地区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平原城市。2016年作者在《周口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暨水系连通规划》的调研中发现,区域性骨干河道颍河穿城而过,汛期涝水排不进;高堤把城市原有的南北向中部汇流的排涝格局一分为二,颍南颍北两城区涝水无处可去。城中1500 m2以下的小型坑塘已基本消亡;历史河道及支流仍是坑塘之间最主要联系通道,在竖向上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周口市生态水系规划》,2016图18 周口市中心城区水系规划图
分片区、网络状的中小历史水系修复是值得尝试的。将运粮河与洼冲沟作为颍南、颍北的骨干排涝河道,恢复并连通坑塘,形成南北两个独立的自动力内水体系。下游,恢复防护林带中的一条季节性河道新运河,分别与运粮河与洼冲沟连通,利用34.3 km2的低洼广阔的林水空间自然调蓄;结合城市绿道恢复中小水系,收集局部涝水,消灭散布积涝点(图18)。
中小水系恢复形成的网络效能很快发挥出来。规划后的中心城区水系,水面率4.89%,骨干河道间距平均800 m。积涝模型模拟,在百年一遇的降水条件下,24 h内退水,基本不形成地表径流。这一体系作为主要的城市绿道得以保护,在护障城市雨洪安全的同时,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哺育着城市。
4.3.3 平衡城市排涝格局,注重林水保育和文化追溯的作用 中部地区河道季节性强,蒸发量大,缺水仍是中心城区水系退化、排涝格局失衡的最根本原因。要想除涝,先要保水,城市排涝需要可识别、顺畅的地表水系依托。2018年在作者主持的《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中,从城水结构入手,根据人口和产业分布与积涝区排查,调整管网排水分区,将马颊河上游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通过湿地净化引入潴龙河,作为其上游水源,汛期与马颊河分区排涝;选择性修复东西向的水系,接纳马颊河退水和沿线城区涝水。
注:作者自绘,资料来自《濮阳市四水同治总体规划》,2020图19 濮阳市中心城区水系规划图
应对高蒸发量,古代“林囿城湖”的做法很有启发:林水不分家,河道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利用城市原有的宽阔绿廊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引离通道,设置尾水湿地,兼顾调蓄,保证城区水系常年清流。绿廊城湖也成为濮阳作为黄泛平原城市的特色(图19)。
在历史水系修复的空间确定上,利用文化和社会印记去追溯历史水系变迁的逆向过程研究是有效的。从不同时期濮阳文化聚落、城址变迁、文化遗存以及空间组织中的社会环境印记,追溯和印证城市演进过程中的水系变化情况,用计算机模拟还原相应的水系,并判别其关联性。这种方法用于获取中小尺度水系形态变迁定量化特征是可行的。
4.4 重视历史水系结构性修复的溢出价值,培育高品质的城水空间体系历史水系修复是城市经济水平、技术能力、文化需求、民众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价值不仅在于除涝,更在于其对城市生态、产业和空间的支撑及预期。焦作大沙河一期中心城区段约15 km的滨河生态带2018年竣工,至2020年,动植物种群、栖息地已基本稳定成型,生物链初具规模,大沙河监测到鸟类67种,水禽27种;焦作市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在大沙河沿岸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白琵鹭、东方角鸮、雕鸮等近20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鸟类以及“三有”保护动物超过50种;大沙河两岸服务业聚集,土地价格由2016年的不到900万元/hm2提升到2019年的6000万元/hm2,直接带动了旧城更新和沙南工业区转型。上游灵泉湖、灵泉寺得以保护和恢复;2019年焦作大沙河及城市水系改造作为河南省“百城提质”优秀项目,国家多部委现场观摩,也成为河南省“四水同治”经验全国推广的样板案例。2019年“十一”黄金周大沙河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2016年至2019年,焦作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尤其入境游增长更为明显,年均增长20%以上,居全省前列。2019年,焦作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位列第2名,全市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
历史水系修复对城水结构的完善将带来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品质提高、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以及地理、考古、历史学和文化等无穷尽的溢出价值。也正是这些溢出价值,使得历史水系的结构性修复能够达成社会共识,获得经济支持。
5 结论与展望
水是自然气候地理最清晰的识别和表征,城水结构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态空间结构,也是保证城市内涝安全的支撑性结构。从内涝安全的视角观察城水结构,可以发现从古至今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中部地区历史悠久,文明繁盛,随着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城市历史水系的修复已经显现出明显的需求。汲取中华古老智慧,探究历史水系原貌和变迁过程,从多学科的角度识别和优化、结构性修复城市历史水系,适时地提出基于历史水系修复的安全城水空间结构,逐步建立科学、高效、一体化的城水安全空间体系,这是城市安全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最大的因地制宜、因城而异的城市空间特色,对于城市内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