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大新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探析※

2022-08-11王嘉玺

河北中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调和肺气咽喉

姜 辉 王嘉玺 魏 然 丁 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北京 100078)

喉源性咳嗽简称为喉咳,是由于咽喉局部病变导致,亦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为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最早由干祖望教授提出,1993年正式命名为“喉源性咳嗽”,并于2012年收录入耳鼻喉专科教材[1-2]。喉源性咳嗽临床以阵发性喉头痒、咳、痒息咳止、干咳少痰或泡沫痰、咽干、咽痒或咽部异物感为主要特点,伴有少痰或无痰,遇冷风、油烟、异气时尤甚,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喉源性咳嗽症状多样,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最长者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

刘大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名中医。刘大新教授从医四十余载,长期从事耳鼻喉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临床经验颇丰。刘大新教授喉认为,喉源性咳嗽多为脏腑“失和”所致,临床诊疗中常以“和法”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刘大新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1 中医“和法”的发展

1.1 “和法”探源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又被称作“太和”或“中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之一,对中医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4]。《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和”思想的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灵枢·终始》言:“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均有强调和谐、调和的意思,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治疗方法。到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始出现“和法”的论述,涉及三阴经及三阳经,且论述十分详细。《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第152条:“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第29条:“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再至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提出:“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成无己所指专一而明确,是明示“和法”内涵所在的第一人,故后世医家大多从成氏之说,凡言“和法”,悉以小柴胡为准绳[5]。而“和法”之说,首倡于清·程国彭,其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言:“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其论“和法”为:“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

1.2 “和法”治病机制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均可表现为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情况,其结果不外乎有三,一为正胜邪退则病愈,二为正邪势均力敌则病势缠绵不解,三为正虚邪胜则病情不断发展加重,这些也都是机体自我“调和”的过程[6]。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先贤早已充分认识到机体自我“调和”功能强大,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如《伤寒论》第58条记载:“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有言:“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凡气有不正者,皆赖调和。”《景岳全书·类经·疾病类》亦言:“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因此,在临床上无论是利用中药、针灸,还是推拿、按摩,无论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其最终目的均是促使机体恢复“和”的状态,促使人之气由“不和”变为“合和”,即和其不和者,调其不调者[7-9]。

刘大新教授追溯历代先贤对于“和法”的应用,首推《黄帝内经》,认为其论述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和法”的运用[10]。《素问·至真要大论》言:“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最终目的均是求得“调和”。清·孟河医家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所云:“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由此可见,中医学种种治法均可统一在“和法”之下,“和法”不是并列于八法之中,而是统领于诸法之上[11]。

2 “和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依据

2.1 咽喉与五脏六腑的经络联系 刘大新教授认为,咽喉部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其乃十二经脉循行和聚汇的要冲,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联[13]。手太阴肺经,入肺脏,上循咽中,横出腋下;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走颈部,挟口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足太阴脾经,从脾脏上络于胃,横过膈,上行挟于食道两旁,循经咽喉连于舌根;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挟食道上循咽喉,连于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循颈经咽喉上颊;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手少阳三焦经,从肩上走颈,过咽喉,经耳上角到颊部;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循颈过咽,下肩至缺盆,其支者,从颊车,下走颈经咽喉至缺盆;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贯膈,分布于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任脉、冲脉,均循经进入缺盆,出结喉旁,上至目内眦;阳跷脉,从肩部,循经颈过咽上挟口角;阴维脉,从胁部上行至咽喉。此外,手少阴心经别出络脉、足阳明胃经别出络脉、足少阳胆经别行正经、足阳明胃经别行正经、足太阴脾经别行正经、手少阴心经别行正经、手厥阴心包络别行正经、手阳明大肠经别行正经、手太阴肺经别行正经、足阳明胃经之筋其直行者、手太阳小肠经之筋其支者、手少阳三焦经之筋、手阳明大肠经之筋其直行者也均与咽喉相关。

2.2 咽喉与五脏六腑的功能相关 刘大新教授认为,咽喉的生理受脏腑功能影响。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咽喉门》言:“夫咽者,言可以咽物也,又谓之嗌,气之流通厄要之处,胃所系。”清·郑梅涧《重楼玉钥·诸风秘论》言:“咽主地气,属脾土。”讲的是咽喉与脾、胃的关系。《重楼玉钥·喉科总论》言:“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讲的是咽喉与肺的关系。《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讲的是咽喉与肾的关系。《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讲的是咽喉与肝的关系。病理方面,咽喉亦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肺失宣降,邪滞咽喉;肺经热盛,上攻咽喉而为病。胃为燥土,性喜润恶燥,故当其发生病理变化,多为火热上炎于咽喉,胃腑热盛,循经上炎,灼于咽喉,致咽喉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肾阴虚,虚火上炎,或肾阳虚,虚阳上越,均可循经上炎,致肺阴受损,气阴不足,失之濡养,甚则虚火上攻,而致咽喉疾病。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也可引起咽喉疾患,若肝气郁结,肝气上逆可致咽喉梗梗不利;肝气久郁化火,上炎咽喉,致咽喉疼痛;肝郁脾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喉,而出现咽喉梗梗不利之证。在咽喉疾病的治疗方面,同样离不开调整脏腑功能。从肺论治,风邪袭肺或肺经热盛者,常用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等治法;肺气虚弱或阴虚肺燥者,常以补肺敛气、养阴清肺之法;从肝论治,临床常有清肝泻火、疏肝解郁、行气化痰等治法;从肾论治,临床常有滋养肾阴、温补肾阳、引火归原等治法;从脾胃论治,临床常有清热解毒、利膈通便、清胃泻火、补中益气、养胃生津等治法[14]。

2.3 “调和”脏腑辨治喉源性咳嗽 通过上述可见,咽喉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失和,皆可导致喉源性咳嗽。《素问·咳论》中也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言。其中论述有五脏咳与六腑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刘大新教授认为,人体“和”之状态是维持健康的重要保证,符合《黄帝内经》“阴平阳秘”之旨,要使人体恢复“和”之状态,即要恢复五脏六腑功能之正常,所谓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得其要,流散无穷。干祖望教授认为,喉源性咳嗽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外因多源于外感病失治、误治或误服甜腻之品,致病邪难以外泄,困阻于喉而发病;内因多源于咽喉部疾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日久损及津液,咽喉失于濡养,燥热内生而发为本病[15]。刘大新教授指出,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行为日益增多,饮食不节与不洁,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精微难以上乘濡养咽喉。或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伤津则咽喉更失濡润,或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结内生,郁热又易化火,日久则伤及肝肾之阴,阴虚生热,燥热循经上扰灼伤咽喉,均可导致喉源性咳嗽的发生。故刘大新教授认为,脏腑失和是喉源性咳嗽的核心病机,治病必求于本,喉源性咳嗽以五脏六腑失和为本,故治宜“调和”脏腑,和其不和者也。刘大新教授还强调,此处之“调和”不仅限于和解少阳,凡能调整脏腑功能状态,使之反之于常,肺者复其宣降之功,脾者复其升降之司,肝者复其疏泄之职,心者复其神明之主,肾者复其封藏之本,均为“调和”,这也是“和法”的精髓所在。

3 “和法”辨治喉源性咳嗽验案

例1 王某,女,54岁。2020-10-13。主诉:咳嗽间断发作10余年。刻诊:咳嗽,咳痰量少,色白,夜间咽干,咽痒,无咽痛,声音嘶哑,外耳道瘙痒,困倦乏力,眠欠安,易醒,纳差,时有反酸、恶心,偶有腹痛,无腹胀,排便不畅,小便可,舌暗有齿痕,苔白稍腻,脉弦细。专科检查:咽部慢性充血,鼻黏膜慢性充血。既往史:肠息肉。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诊断:喉源性咳嗽。辨证:肝脾失和。治法:疏肝健脾,利咽止咳。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木香10 g,砂仁6 g,党参15 g,茯苓30 g,白术10 g,五味子10 g,干姜10 g,半夏9 g,陈皮10 g,麦芽30 g,白芍15 g,桔梗10 g,甘草6 g,柴胡10 g,郁金1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共14剂。2020-10-27复诊,患者诉服药后咳嗽症状明显好转,口干,纳呆,反酸烧心,时有恶心,入睡慢,日间困倦,急躁易怒。大便溏,每日4~5次,舌暗有齿痕,苔白稍腻。调整处方:附子10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30 g,瓦楞子30 g,干姜10 g,香附10 g,当归15 g,柴胡10 g,郁金10 g,诃子10 g,车前子30 g,丹参30 g,芡实10 g。继服7剂后随访痊愈。

按:咳嗽病因最常见为肺气不清,宣肃失司,上逆而发。刘大新教授深谙《素问·咳论》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和”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咳嗽。本例患者,素体脾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失健,则生化精微无权,导致气血亏损,脾不升清,难以上养于喉,精血同源,血虚生风,而致咽痒、咽干而咳嗽。病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气横逆犯脾,气逆则见反酸、恶心;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湿邪阻滞则困倦乏力,舌暗有齿痕、苔白腻为湿阻中焦之象,脉弦为肝气郁之象。四诊合参,故辨证为肝脾失和,治宜健脾疏肝,利咽止咳,选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药方从脾胃入手,方中党参益气健脾,补中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陈皮、木香、麦芽芳香醒脾,理气止痛;半夏燥湿化痰;砂仁、桔梗健脾和胃,理气散寒;另加用柴胡、郁金、白芍疏肝解郁,奏木疏土达之功[16];同时刘大新教授非常重视“三因治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本例患者咳嗽病程长达十余年,故加用五味子、干姜主要针对咳嗽日久,肺气耗伤,为收敛肺气而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扶脾治本,标本兼治,和脾胃之升降,复肝之疏泄。二诊时,患者咳嗽症状已明显好转,仍有纳呆,反酸烧心,时有恶心,日间困倦,且便溏,考虑脾胃虚弱,并在气虚基础上,阳气受阻,湿浊内蕴,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故前方去木香、砂仁、五味子、半夏、陈皮、麦芽、白芍、桔梗、生甘草,加用附子温阳化湿;车前子利湿;芡实健脾;瓦楞子、诃子降逆气;香附、当归、丹参活血行气解郁。宗旨仍重在调和肝脾,故而痊愈。

例2 殷某,女,72岁。2021-01-17。主诉:咳嗽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咽痒,无痰,未系统诊治,久咳不止,遂来就诊。刻诊:咳嗽,咳痰量少,色白,夜间咳嗽明显,影响睡眠,纳可,无恶心反酸,纳可,大便调,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专科检查:咽部慢性充血,鼻黏膜慢性充血。诊断:喉源性咳嗽。辨证:肺脾失和。治法:调和肺脾,利咽止咳。处方:玉屏风散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 g,防风10 g,白术10 g,当归15 g,白芍15 g, 30 g,钩藤10 g,前胡10 g,炙百部10 g,桔梗10 g,党参15 g,甘草6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2021-01-24复诊,痊愈。

按:本例患者发病于冬春交替之季,以风、寒之邪为盛,气候异常,肺脾失和,风中于肺,上犯咽喉,而发为咳嗽。金·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列专篇论“嗽分六气毋拘以寒”,清·喻昌在《医门法律·咳嗽续论》中也指出“六气主病,风、火、热、湿、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肺主皮毛,主气,司呼吸,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内舍于肺,肺气被束,失于肃降,则出现咳嗽。《素问·六节脏象论》言“肺者,气之本”。人体之气的生成,有赖于鼻吸入清气,经咽喉,至于肺。肺气宣发,使脾产生之精气可升清至咽喉,咽喉得以滋养。肺气肃降,人体上部之浊气可下降胃腑,从下窍排出,则咽喉空而可用。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正常,脾升胃降得顺,则咽喉可维持正常吞咽、发声、呼吸功能,肺脾失和,则可出现喉源性咳嗽。故治宜调和肺脾,利咽止咳。刘大新教授认为此患者当和肺以卫外,和脾以固本,清·张秉成《成方便读》有言“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方中白术补脾建中,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则脏腑之气皆旺,表自固而邪不干;黄芪固表益卫,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防风走表而散风邪,与黄芪相畏相使,使黄芪不虑固邪,防风亦不虑散表,散中寓补,补内兼疏;加党参、甘草与黄芪、白术合用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之意,亦有培土生金之功;当归、白芍、丹参、钩藤、前胡、炙百部、桔梗均为治标之用,补血活血,养血敛阴,降气散风,止咳利咽,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母子并调,药1周而愈,证明刘大新教授“调和”治疗思路切中肯綮。

4 小结

刘大新教授认为,喉源性咳嗽为脏腑“失和”在咽喉部的表现,首先考虑的是局部“失和”,但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体脏腑的功能情况,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囿于局部,要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使气血、阴阳、脏腑恢复“和”之状态,在组方用药时要有升有降、有散有收、有开有合、有动有静、有阴有阳,同时特别强调要“三因治宜”,一言以蔽之就是“和其不和者也”。

(指导老师:刘大新)

猜你喜欢

调和肺气咽喉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我家秘方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