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三圈”凝心聚力共建幸福家园
2022-08-11鞍组轩
〉〉〉〉〉鞍组轩
辽宁省鞍山市是典型的东北老工业城市,国企改革、老城改造等遗留问题较多,人口老龄化加快,群众诉求逐渐多元,各种矛盾日趋复杂。近些年来,辽宁省鞍山市从体制机制创新抓起,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建强基层党组织“一核”
每月1日是立山区灵西社区“大党委”的工作例会,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刘娟会提前把议题发给“大党委”成员单位,以便会议讨论决策。“自从市里抓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我们基层党组织成了基层治理的真正‘领头羊’,辖区内的各方力量资源都能够调动起来了!”刘娟感慨。
鞍山市通过建立领导机制和融合机制,建强基层党组织“一核”,引领和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共抓基层治理。各村(社区)普遍建立群众恳谈会、民生议事会等协调决策机制,让辖区内企业、群众、社会组织、机关单位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形成一个巨大的“同心圆”。
鞍山市注重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线上建立基层智治终端平台,设置智慧党建、文明实践、综合治理等10个应用模块,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海城市西四镇依托综合治理平台,配套建设覆盖镇域面积85%的高清监控系统,配备专职巡查员队伍,通过“技巡+人巡”及时发现处理问题、解决隐患,今年以来,海城市共扑灭秸秆违禁烧火点352处、疏导交通拥堵17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65起。
“党政部门圈”下沉基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过去,我们服务群众没权限、缺人手;现在权力下放、干部下沉,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铁东区福康社区党委书记马凤侠面带笑容说。她口中的“权力下放、干部下沉”,实际上是鞍山市通过建立市县党政部门与基层联动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围绕基层党组织打造的“党政部门圈”。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党政运行体系结构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再造,打破行政壁垒,推进基层业务办公协同,实行身份、证明等材料共享互认,实现基层事项一窗式、全口径、无差别办理。高新区嘉泰星河小区居民张晓庆说:“现在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很多事情都‘最多跑一次’,有的甚至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办好了。”
鞍山市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与基层结对互帮互助工作,推动党员干部真正融入和帮助基层、锤炼和提升能力。目前,鞍山市共选派700名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下沉社区,3.7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与4.2万户困难群众结对、648个市县部门与1180个村(社区)结对,推动全市资源共享、党员共育、难题共解、发展共赢。
“群团组织圈”为群众排忧
6月14日,团市委、市科协、市妇联、市卫健委联合开展了“科普入基层名医进万家”首场系列活动,10名青年医务工作者驱车或步行往返400余公里,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健康科普“上门式”服务。“因为出行不便,导致我看病非常麻烦,没想到市里的大专家,来到了我家门口……”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大岭村一名村民激动地说。
鞍山市打造“群团组织圈”,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困难群众,更重要的是构建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为主体的协同治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属性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健全“大群团”工作机制,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全市基层群团组织立足各自职能,推进群团组织工作方式社工化,针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失独家庭等,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诉求,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优化群团组织设置,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把群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实现群团活动场所与党组织活动阵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共建共享。加强基层群团工作整合,鼓励支持社区干部兼任基层群团干部,注重吸纳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志愿者,统筹使用基层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工作力量,由“各自为战”向“有活一起干”转变,有效改善基层群团组织“缺编少员”状况。
“社会组织圈”用好公共资源
“从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来看,发展以满足群众不同需求为目的、由群众自发成立或参加的社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联系服务特定人群的优势,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排除隐患,基层治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千山区汤岗子派出所教导员李华瑞表示。近些年来,他先后组织成立“泉兴家园”巡逻队、雷锋大妈调解队、赵大妈义诊队等8支群防群治队伍,吸收各类群众289人,在社区平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鞍山市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圈”建设,实施基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计划,大力挖掘群众自治带头人,培育扶持一批公益性基层社会组织,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以公共资源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服务。鞍山市开展社会组织“两个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党的组织覆盖率达到82%,工作覆盖100%,有效推动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目前,全市5000多个社会组织自觉融入“一核三圈”体系,在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