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2-08-11方泽

中国宝玉石 2022年4期
关键词:玉雕概论玉器

方泽

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突显价值的引领作用,达到既“教书”,也“育人”的目的,这正是“课程思政”的本质。

1 课程简介及思政教学目标

《中国玉器概论》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玉石种类、玉雕工艺、玉器分类、玉器品种、玉器造型、玉器纹饰与吉祥图案、历代玉器特征、玉器鉴定/评价/欣赏及玉器市场发展现状等玉器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玉石鉴定能力、玉器鉴定能力、玉器评价能力和玉器市场推广能力,为“大创”项目申请、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就业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中国玉器,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搞好思政教学,任课教师首先要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识到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课程思政是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作者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和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包括“加强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坚持立德修身,培养高尚人格;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专业素养;具有广阔视野,拥有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围绕思政教学目标,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在“教书”的同时彰显“育人”功效。

1.1 加强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玉器文化八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玉器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

1.2 坚持立德修身,培养高尚人格

当今社会,人们以佩戴赏玩玉器为美为贵,玉器已能为寻常百姓之家所拥有。虽然玉器所表达的政治、宗教、社会等级等色彩已经淡化,但儒家建立的“君子比德于玉”思想依旧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对玉器的理解。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至今为大众所推崇的“比德说”等观念,以君子人格为目标,立德修身,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3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玉石鉴定能力、玉器鉴定能力、玉器评价能力和玉器市场推广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在了解中国玉雕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为玉雕行业发展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和信心。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4 具有广阔视野,拥有创新意识

作为玉器从业者,应该具有广阔的专业视野,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在学生掌握中国玉器鉴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玉器艺术审美能力,培养既具有广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素养、又具有严谨的专业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希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以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玉雕行业发展趋势,满足玉器消费者的需要。

2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实现途径

《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行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中心;教学内容遵循理论与应用、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的原则,从静态向动态转化;教学方法从单一转向多样化,教学手段由传统方式转向现代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优秀玉雕作品”辨析、“玉雕大师人物故事”分享、“典型案例”课堂研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式。

2.1 “优秀玉雕作品”辨析

中国玉器具有悠久历史,无论是历代出土玉器、传承传世玉器,还是时作玉器,都有无数优秀玉雕作品。在课程各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看图识玉、看图辨籽料、看图识古玉、看图评价玉器、看图命名玉雕作品及推荐理由等内容,充分展示各个时代优秀的代表性玉雕作品。在对优秀玉雕作品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中国玉器发展历史,了解中国玉文化。

一件优秀玉雕作品的诞生,往往凝结着玉雕工作者无数的心血。玉石,只有经过巧妙设计和鬼斧神工的琢磨,方能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其价值。学生了解优秀玉雕作品诞生的过程,也是对其品格的一种塑造。通过对优秀玉雕作品的辨析,让学生从作品的诞生学习玉雕工作者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2 “玉雕大师人物故事”分享

在整个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师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习典型人物的事迹,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分享了“修身如玉”的李博生大师、热爱国粹“京剧”的儒雅的宋世义大师、开创一代“南阳乡土风格”的张克钊大师、追求风格不断变化的张朝阳大师、博采众长的施禀谋大师、追求创新的学院派代表邱启敬大师等有代表性的玉雕大师的人生故事。在分享过程中,介绍大师的代表作品,分析其时代意义,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习玉雕大师们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困难、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在施禀谋大师故事分享中,介绍了大师在《施禀谋玉雕艺术》一书自序中的表达:他为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对祖国的热爱是他创作的源泉,同时也丰富了他玉雕的创作题材,促进了他对玉雕艺术的追求。他不仅是这么想的,在其雕刻生涯中也是这么实践的。例如翡翠《迎九七》作品(图1),施禀谋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构思,展现了由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带领广大人民和香港同胞迎接香港回归的场景,纪念香港结束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的激动历史时刻。

图1 翡翠作品《迎九七》[4]Fig.1 Jadeite work of Welcome to 1997

又如鸡血石作品《南京大屠杀》(图2),作者利用鸡血石天然的鲜红色,展现了鲜血淋漓、火光冲天的血腥场面,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对施禀谋玉雕作品的创意、构思和艺术表现语言的赏析过程中,同学们心中始终激荡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图2 鸡血石作品《南京大屠杀》(正面与背面)[4]Fig.2 Bloodstone work of Nanking Massacre (front & back)

2.3 “典型案例”课堂研讨

在长期课程教学实践中,本人积累了较多的行业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程思政与行业发展的联系。正面案例可以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反面案例则会引起学生的警醒,在不同程度上都丰富了课程内容。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金镶玉奖牌的设计”“玉雕市场产品二次元产品设计”“玉器市场网络直播”等专题研讨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中国玉器鉴赏、玉器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在开阔学术眼界的同时,也激励他们奋勇争先、勇于创新。

造假“金缕玉衣”评估出24 亿元的天价、“汉代玉凳”拍出2.2 亿元、清代老翡翠市场造假现象等案例都反映了当前国内玉器行业的乱象。从社会角度来讲,需要对我国玉器鉴定评价加强法律规范和监管,对鉴定程序、法律责任予以严格规范。

对于玉器从业者来说,一方面,掌握一定的玉石玉器鉴定能力、玉器评价评估能力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观念也必不可少。课程思政实践也因此具有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2.4 思政教学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程思政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主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例如,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对《中国玉器概论》课程的专业定位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及为上好此课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课程期中阶段引导学生思考:前面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掌握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需要改进的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课程结束阶段,以“我为课程代言”为主题,请学生完成课程分享,鼓励通过各种表达形式,录制时长为3~5 分钟的短视频,畅谈《中国玉器概论》课程学习感想与建议。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认识层次。通过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课程思政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把课程思政扩展到课前和课后,实现全过程的育人目标,这就需要加强对课外学习方式和手段的引导,探索更多的适合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例如,在《中国玉器概论》的课程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 平台进行相关在线课程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穆斯林的葬礼》等与玉器相关的经典书目,推荐学生观看中国古代玉文化、玉石传奇等经典视频进行课外的学习,丰富课堂内容。

2.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学校的大部分课程考核以笔试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70%),过度关注卷面成绩,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本课程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学期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50%,强调对教学过程的注重,严格考勤,要求学生课上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课下主动延伸学习。通过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核,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平和心态,塑造不断探索进取品质的目标。

3 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和心得

2021~2022 学年上学期《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一个探索。在2021 年12 月《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教学结课时,针对2019 级宝石专业两个班共74 名学生就《中国玉器概论》专业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总体效果评价等十五个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较高。针对“你觉得课程思政对你提高《中国玉器概论》课程学习兴趣有帮助吗”这一问题,回答“有帮助”的同学占95.95%,其中认为“很有帮助”的同学占60.81%;对于“你对《中国玉器概论》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总体感到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满意”的同学占98.65%,其中认为“很满意”的同学占70.27%。《中国玉器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专业课程教学达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也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搞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价值引领是目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是核心,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

3.1 价值引领是目的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同时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在《中国玉器概论》课程过程教学中,要围绕“加强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坚持立德修身,培养高尚人格;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专业素养;具有广阔视野,拥有创新意识”四个方面的思政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好中国玉器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2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是核心

要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需要教师课前挖掘“思政元素”,准备好相应的思政素材;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专业知识内容不缩水,还能赋予专业内容新的价值。

例如在讲述中国玉文化内容的过程中,通过课堂分享,结合李博生大师视频资料介绍,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玉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途径,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同学们将自己个人的发展和中国珠宝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东方艺术的推广者。

3.3 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思政教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在课程教学中,以一年一度的中国玉石雕刻大赛“天工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举办)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带领学生到河南南阳、广东四会、广东揭阳等玉石玉器市场开展专业实习,引导学生专注专业;以家乡特色玉石、家乡博物馆收藏的玉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这样,课程思政内容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同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的价值观。

在课程结束阶段进行的以“我为课程代言”为主题的课程视频分享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作业展示了对中国玉器知识的学习收获、对中国优秀传统玉文化的传承、对优秀玉雕作品的欣赏、对玉雕大师的景仰、对玉雕市场发展的展望以及课程学习对个人成长促进作用的感想。其中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1901 班魏德程同学在作业视频中,介绍了中国玉器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认为中国的珠宝文化就是以玉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视频分享中有两点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因为他的家乡在青海,他为家乡拥有青海料感到骄傲和自豪,特别是谈到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奖牌就是和田玉青海料,同学们都对中国玉器市场大放异彩走向世界充满自信;二是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场“玉石的修行”—山料、山流水、籽料刚开始都在同一“起跑线”,要有“走出大山”的坚定意志,经历千万年的磨练,才会化成原籽原皮—形状也好、皮色也美,成为人人爱不释手的“世间珍宝”。在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考验,就看能不能静下心坚持,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忍受千万般历练。通过分享,大部分同学收获颇丰,感慨良多,都表示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积极向上,尽心尽力,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成为对社会、对行业有贡献的人才。

4 结论

通过《中国玉器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师个人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认识到教学工作要不断进取,教学方法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做到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成长,与学生一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参与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掌握中国玉器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提高了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塑造了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愿意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玉雕概论玉器
《一带一路》 张嘉伟玉雕作品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