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起抵御“丧文化”的防火墙

2022-08-11策划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青年人青少年文化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消解“丧文化”的教育之策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程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教育家》:在您看来,“丧文化”折射出社会全面深化转型时期青少年群体什么样的社会心态与诉求?

“丧文化”的蔓延,且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较大认同,并不能说明青少年们真的颓废,而是青少年群体自我戏谑和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社会文化里,成人社会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一般希望青少年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这一社会心态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和困难时期是能够形成社会共识的。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新一代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困难和曾经困窘的历史并没有亲身的体验,他们享受到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丰衣足食,在优渥的物质条件下,他们缺少国家苦难、民族压迫、物质短缺的人生经历。在缺乏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更多感知到的是社会和家庭给个体带来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的形成与青少年自身的定位存在着较大偏差。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青年人的变化是在一个长时段内、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历经几代人完成的,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青年人的变化是在一代人身上完成的。比如新一代青少年的父辈经历了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社会变迁最急的一段时期,彼时努力奋斗能够获得丰厚的社会回报,或是社会地位,或是物质财富。可到了新一代青少年这里,我国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努力奋斗的社会回报较之前明显下降,但成人社会仍然用上一代的价值观来衡量新一代青少年,致使他们感受到强大的社会压力,准确地说,应该是压迫感。在此之下,青少年与成人社会对抗的武器,就是他们用戏谑的话语来调侃成人社会强加过来的价值观,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

因此,所谓的“丧文化”具有相应的社会背景,但未必是新一代青少年最真实的社会心态,他们依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喜好来努力进取、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只是不愿意接受强加在头上、带有预设的价值评判。

一方面,“丧文化”可以视为一种弥散性的关于“丧”的话语实践,并非经常说“佛系”“躺平”“摆烂”的青年人就是真的“丧”。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丧”的感受。就像胡适先生在前一天的日记中写道:“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第二天的日记中却只有两个字“打牌”。当下,我们也会经常听到青年学生用“摆烂”“躺平”来自嘲和调侃,但很少见到真正放弃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年轻人。

另一方面,今天网络上流行的“丧文化”是对时间加速的现代生活、对“内卷”的教育和职场的一种微弱的个体性抵抗。之所以说这种抵抗微弱,主要是指这种抵抗经常是口头上的个人宣泄,很少直接指向行动。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复杂,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个体化困境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面临高昂的房价、逼仄的就业环境、疫情下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青年人普遍感受到焦虑、迷茫而无力,却又缺乏现实连接和集体行动的可能性。

2017年,两篇网络上热传的文章《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和《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向全社会传达了精英大学大学生的无力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经济下行的影响下,这种无力感更加沉重。在网络上,青年人的低落情绪是弥散性的。“996是福报”以及疫情下就业环境的恶化都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他们一边奔跑一边疲倦。

说是“丧文化”,实质上是丧而不得、难以安顿自己身心的外在表征。这些情绪延续至今,但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说到底,不是年轻人不努力了,而是想要获得同等成就,需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才行。

总的来说,青年人感受到的逼仄的现实处境和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感知是这些“丧”的话语产生的社会土壤。

《教育家》:如何通过教育系统的全方位改革,使我国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让青年人拥有改变人生轨迹的意志和能力?

我国的教育体系已落后于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建立起来的以职业群体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体系。现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一些著名大学开始尝试非职业取向的教育改革,因而我国更需要的是教育创新,摒弃以职业群体为教育目的的工业化路径,培养更加普适性的人才,青年人才能获得更多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我国的教育体系想要帮助青少年改变人生轨迹,关键在于让遵从社会重视教育的文化基因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育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是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关键路径。长期以来,家庭一直高度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竭尽所能地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因而,从长远来看,我国教育体系的创新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如何使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目标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目标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如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资源。

知乎上有个问题——“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为什么会感到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未来充满绝望”,引发了许多青年人的讨论。从本质上来说,“丧文化”源于“希望感”的匮乏,而提升青年人的“希望感”需多方面共同努力,教育体系的变革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就基础教育而言,从现有研究来看,“双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和家庭教育支出,但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校外教育投入的内卷和教育焦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本症结还是在于家长对子女未来生存境况的担忧。

在大学里,这两年的热词之一就是“内卷”。过分量化的绩效主义思维占据了奖学金、升学等重要评价环节,在这样一套制度里,学生不得不“卷”入其中,整个参与过程多了一份“不得不如此”的疲惫与无奈,对其中的诸多付出也伴随着精力和情感的无反馈消耗,进而衍生为过度的精神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各种与“丧”有关的话语,危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制度具有教育功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破除精英大学的“内卷”依赖于培养制度的变革,不能让大学变得越来越像高中。培养制度的变革要靠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从根本上说还是依赖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对于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996是福报”的加班文化、职业上升空间的逼仄、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等催生了“打工人”等网络用语。在越来越宽松的生育政策下,许多青年人在网络上表达出恐婚恐育的情绪。这些情绪不是所谓的“负能量”,而是对自身现实处境的真实表达。我们的社会需要多倾听青年人的难处,切实解决青年人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唯有青年人感到未来有希望,看见真实可见的、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丧”的话语才会自然而然地消逝。

说到底,教育变革只是一个方面。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体系的健康植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青年人“希望”的根基在于自己的不懈奋斗,更在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界协同,破解青少年的习得性无助与认同危机

侯金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家》:在您看来,处于“丧文化”消极影响下的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支持?各界可以作出哪些努力?

从根源上来讲,“丧文化”也有其积极意义,一些“丧”,是个体通过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来消解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其内在逻辑并非要与主流文化对立,而是从中汲取积极能量。然而,随着自媒体以及各种商业运营的介入,“丧文化”有点变味,对青少年群体的侵蚀效应开始显现,这对价值观尚未成型、辩证性思维尚缺的青少年来说非常危险。因为“回音室效应”和“从众效应”决定了当一种事物或文化被多维度、多角度宣传,个体被裹挟其中时,就会对其产生认同感,即会把“丧文化”认同为主流文化。长此以往,青少年对自己是“真丧”还是“假丧”的认识界限会变得模糊,两种认识的混淆与角逐容易引发他们的习得性无助与认同危机。那么,青少年群体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支持呢?

首先,真诚地理解和认可。一方面,理解这代青年人的表达方式(诙谐、自嘲)。他们自发产生的“丧文化”,是他们的一种应对策略,是通过自我污名化的方式缩小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为了给自己积蓄力量。另一方面,认可这代青年人的奋斗方式。“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奋斗一辈子,我可能也买不起房子,但我依然会努力,至于结果就没那么重要了”是他们的真实心声。他们可能没有宏大高远的目标,但他们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悦纳自我,在自嘲式的调侃下不放弃努力。主流文化应该理解、认可青年人,并引领、保障其积极健康发展,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加以批判,也不要只从他们自身出发寻求“出路”,而是综合考虑社会变迁、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因素。

其次,深化教育改革,将自主权交还给青少年。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感、胜任感和关系感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当下的青少年,这“三感”普遍不足。“双减”政策前的教育“军备竞赛”裹挟了学校与家长,很多青少年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和自我控制感。丧失了自我掌控感的个体在遭遇压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会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丧失了整合各方面信息、综合评判以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希望家长能意识到诸如自控力、决策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软能力”的重要性,深刻领会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真谛。知识可以更新迭代,但各项“软能力”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硬通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放手让青少年规划自己的事情,只承担督导和咨询的角色。同时,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要深化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克服唯分数论的顽疾,教育评价的单一性和社会上多维评价体系间的脱节也是青年一代步入社会后迷茫的主要原因。“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求学阶段看见自己的闪光点,滋养其自我效能感和胜任感,赋予其对抗未知困境的内在力量。

最后,为青年一代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支持。经济增速放缓、社会阶层固化,青年一代遭遇的挑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社会各界应将青年一代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积极回应并争取逐一解决青年人遭遇的实际问题。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青年发展事业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结构、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长期的价值观引导机制,优化主流文化的传播与表达方式,规范自媒体运营,严禁一切以裹挟青年一代为消费对象的营销模式,要以社会整体发展带动个体意识的融合,通过表达方式的升级与转化、表达内容的主流化与逐渐趋同化并存,建立青少年“丧文化”的自动融入路径;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中小学与社区/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转诊渠道,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消除心理疾病的污名效应,力争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孵育“去丧文化”的城市性格

胡小武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教育家》:应对青少年“丧文化”蔓延,该怎样建设一座青年友好型城市?

网络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语言,很大程度上与现实中的“丧文化”密切呼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产生“佛系”“躺平”和“摆烂”心态,也折射了时代变迁与社会结构无形中催化出的“弱奋斗”“向下看”“低欲望”等“丧文化”情绪。这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悲观预警,必须要有干预机制。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4.72%,城市的人口规模更大、密度更高、异质性更强,城市里个人面临的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社会交往更复杂,要建构一种有助于青少年群体“去丧文化”的城市社会氛围,需要聚力打造青年友好型的城市。一座好的城市,就是一所好学校。让青少年成长在一座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孕育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城市,应该是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的社会责任。

政府应该为青少年发展制定清晰可辨的行动计划。一座城市能否激励青少年拼搏进取,关键在于能否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提供现实路径。这也是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的基本逻辑。青少年的“丧”,主要源自于社会悲观情绪的感染与蔓延,觉得努力亦是无望,奋斗也将栽跟头。所以,我们需要为青少年提供更为直接的、现实的、可参与的各种设施与机会。

首先,政府应该推广更为公平、公开、公正的教育政策与环境。从根本上杜绝各种凭关系、金钱、权力而获得学习与成长机会的“灰色现象”或“腐败现象”,例如非学区的公办学校择校、民办学校的关系择校、各种评奖评优的非公正现象。政府必须推动阳光教育政策,否则将使青少年从小萌生社会不公的负面认知。这种社会不公正的价值认知,必将深刻烙印于青少年心灵深处,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努力奋斗也敌不过权钱的力量,从而会让他们自小产生一种悲观心态。

其次,一座城市要让青少年有自由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需要给青少年搭建更多赛道,让所有人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每一个青少年都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希望,要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政府、社会和学校,能够树立和营造全面育人的理念和氛围,并设计包括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技能在内的更多赛道,鼓励每一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让他们都有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只有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释放潜能、获得提升、得到激励和认可,这座城市才能被称为青年友好型城市,它以赏识文化引领、以激励为目标。

再次,一座城市需要能够容纳青年人成长的职业机会。青少年群体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决定了他们对人生的希望与梦想。在一座城市中,青少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并能够在职业场所中凭借着专业本领和勤奋努力而获得合理的待遇与晋升机会,而不会被各种潜规则所伤害,更不会拼搏进取却依然得不到机会,这才能让青少年看到希望、梦想着前程。一座能够让更多青少年有希望、敢梦想的城市,才是真正的青年友好型城市。如果在一座城市的不同门类的职场中,没有背景的青年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很难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那么悲观、消极乃至绝望的情绪,将会不断生长发芽,乃至弥漫全城。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中,设置更为公平的规则和投诉制度,以营造更公平、科学、合理的青年职业发展氛围。

最后,青年友好型城市必须有更多的青年激励计划和行动。要建设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公园,让青少年能够自由休闲和运动;要建设更多青少年喜欢的各类运动场馆,除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之外,还可以建设棒球场、击剑场、射击场、科技馆等,并解决运动场地少、费用贵的问题;要具备更多城市级的科学、文化、体育、艺术赛事,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竞争和拼搏精神。

总而言之,青年友好型城市,一定是激励青少年、托举青少年的城市,要在无形之中孵育出“去丧文化”的城市性格。

猜你喜欢

青年人青少年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谁远谁近?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