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速肌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08-10邴建华姜品苏本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活动度肌力力矩

邴建华,姜品,苏本平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康复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

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内侧,同外侧半月板的前角附着,斜向后上方外侧,纤维呈扇形附着在股骨外侧髁的内侧,连接股骨和胫骨,用于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属于维持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的关键结构,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以及高难度的下肢动作[1]。当前交叉韧带发生断裂后,临床常规采取关节镜下重建术进行治疗,以恢复关节稳定性,防止潜在的进一步损伤。但手术后患者仍会有关节活动度受限以及肌力降低、稳定性下降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下肢功能,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2]。运动疗法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常用手段,但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而言,如何合理选择运动疗法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等速肌力训练具有安全、准确以及可重复操作等特点,能够为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训练计划[3]。 基于此,本文选择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探讨等速肌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70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4];(2)在本院实施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3)对该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机体凝血功能异常;(2)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存在严重肺功能障碍;(4)手术后韧带未愈合且存在关节炎症、关节腔积液[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成常规组及试验组,各35 例。常规组男23 例,女12 例;年龄23~50 岁,平均(33.07±3.89)岁;左膝24 例,右膝11 例。 试验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24~48 岁,平均(33.14±3.93)岁;左膝23例,右膝12 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变部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 (1)手术后第2 周采取髌骨松动术,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每次20组,每日3~4 次;指导患者佩戴膝关节支具,并锁定在0°, 在双拐或助行器辅助下进行适量负重站立和行走;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大腿放松,依靠重力使膝关节伸直,每次维持10 min,每日3~4 次。 (2)手术后第3周,测量患者膝关节屈曲及伸展的活动度,以此为依据,将支具角度由0°逐渐调整至70°,并指导患者开展行走训练。(3)手术后第4 周,去除患者的膝关节支具,进行低于90°的静蹲练习,每次1 min,每日3~4次。(4)手术后第5 周,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但在股四头肌控制力及下肢力线恢复前,不可反复下楼。 (5)手术后第6~10 周,指导患者开展肌力训练,包括坐位抗阻屈伸膝训练、静蹲练习以及上下台阶练习。 持续训练10 周。

试验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具体训练如下:(1)手术后第2 周开始,使用ZEPU-K2000E 型智能运动康复机[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津食药监械(准)字2011 第2260014 号], 选择持续被动运动模式,协助患者取俯卧位, 每秒角速度设置为15°,5 min 为1组,共进行3 组,每组间休息1 min,在进行每组治疗前均需对动力臂活动度进行重新设定,活动度以患者有微痛感时的最大膝关节屈伸度为宜。而后选择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模式,协助患者取坐位,选择向心/屈曲伸展模式,角速度分别设置为每秒30°、60°、90°,次数分别是15 次、20 次、30 次,每组间休息1 min。 在完成训练后进行15 min 冰敷。 持续训练10 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0 周后的膝关节活动度。选择量角器测量患者屈曲及伸展状态下关节活动度。

(2)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0 周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6]进行评估,包括稳定性(10 分)、肌力(10 分)、关节活动度(18 分)、关节功能(22 分),分数与膝关节功能呈正比。

(3)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0 周后患者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峰力矩。 使用ZEPUK2000E 型智能运动康复机对患者膝关节伸屈肌总功以及峰力矩进行测量,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周后,常规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试验组,伸展活动度小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屈曲治疗前 治疗10 周后伸展治疗前 治疗10 周后常规组(n=35)试验组(n=35)t 值P 值67.45±11.89 68.02±12.21 0.260 0.795 123.96±13.69*151.03±12.32*8.696 0.001-13.75±4.21-13.86±4.25 0.109 0.914-3.16±1.01*-2.11±0.52*5.468 0.001

2.2 两组患者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0 周后, 常规组HSS 评分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S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HS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 治疗10 周后常规组(n=35)试验组(n=35)t 值P 值30.20±3.11 30.18±3.05 0.027 0.978 40.96±4.56*47.80±5.36*5.750 0.001

2.3 两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峰力矩比较

治疗前,两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峰力矩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周后, 试验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以及峰力矩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峰力矩比较(±s)

表3 两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峰力矩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常规组(n=35)试验组(n=35)t 值P 值屈曲总功(J) 峰力矩(N·m)伸展总功(J) 峰力矩(N·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340.36±70.34 340.57±70.68 0.012 0.990 390.27±75.63*440.52±80.21*2.697 0.009 50.71±12.16 50.65±12.04 0.021 0.984 60.82±13.85*69.45±15.21*2.482 0.016 730.27±80.05 739.66±79.92 0.491 0.625 800.63±85.97*880.62±90.98*3.781 0.001 120.96±14.56 121.18±15.03 0.062 0.951 135.96±20.21*150.27±22.36*2.809 0.006

3 讨 论

前交叉韧带能够维持膝关节旋转稳定性以及前向稳定性,当其出现损伤后,极易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影响膝关节功能,患者可有膝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表现。 若未能及时开展治疗,患者容易发生反复扭伤,引起关节软骨、半月板以及肌肉等继发性损伤,最终发展为骨关节炎,甚至是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取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治疗,但膝关节稳定以及功能维持离不开正常的本体感觉,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无法恢复正常的神经支配,因此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7]。

常规运动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肌肉萎缩,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是在关节肌力恢复方面效果缓慢,因此需寻求其他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 柳海峰等[8]的研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展等速训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伸屈膝关节力矩峰值均有明显提升,说明实施等速训练能够促进肌力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0 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以及伸展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 (P<0.05);试验组HSS 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每秒角速度是60°时膝关节伸屈肌总功及峰力矩均高于常规组(P<0.05)。 分析原因为,术后重建的韧带需要经历炎症反应、血运重建、纤维化以及重塑的韧带化过程, 在该过程中重建的韧带需经历由强至弱、再逐渐增强的变化,因此为防止胫骨前移,需对腘绳肌进行肌力训练。因膝关节周围肌肉能够代偿慢速运动时膝关节不稳情况,故而开展腘绳肌和股四头肌等肌力训练有利于韧带恢复[9]。 等速强化训练主要包含等速向心肌力训练以及持续被动运动,其中等速向心肌力训练能够在低速情况下募集Ⅱ型肌纤维,在高速情况下募集Ⅰ型肌纤维,先快后慢,促使关节形成的应力逐渐扩大,恢复关节肌力[10]。 持续被动运动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和脊髓形成更多的神经冲动,增加胶原的再适应控制。 对患者实施等速训练,能够提升肌纤维募集率,刺激肌肉潜在收缩功能,显著增强腘绳肌以及股四头肌等肌群力量,提升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能够增加关节活动度,提升肌力水平,恢复膝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活动度肌力力矩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基于地铁车辆装配带力矩螺栓紧固的工艺优化分析
高锁螺母拧断力矩及拧断槽尺寸计算方法研究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