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8-10张超许乃上苏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评分

张超,许乃上,苏宁

(1.宿迁市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宿迁 223800;2.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宿迁 223800)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指脑血管闭塞、痉挛或破裂导致脑局部循环障碍或脑组织损伤而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1]。报道显示[2],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率为0.2%, 而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高达86.5%。多数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后仍遗留有后遗症,以偏瘫最为常见,患者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用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想象疗法、视觉反馈训练等, 其中运动想象疗法无需运动输出,使患者在反复运动想象过程中,根据运动记忆激活大脑内某一特定活动区域, 以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视觉反馈训练是建立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康复疗法,可通过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达到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3-5]。但临床对视觉反馈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20 年1 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205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05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经MRI 或头颅CT 确诊;(2)处于疾病稳定期;(3)年龄>18 岁;(4)存在肢体功能障碍;(5)影像学检查及病历等资料完整;(6)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吞咽功能障碍;(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中途退出研究;(4)合并精神系统疾病;(5)重度营养不良;(6)先天性肢体功能障碍;(7)存在交流、意识障碍。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2 例与试验组103 例。 对照组男59 例,女43 例,年龄30~78 岁,平均年龄(51.29±2.48)岁。试验组男60 例,女43 例,年龄32~75 岁,平均年龄(51.19±2.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定时翻身;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如伸展运动、慢步行走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 (1)运动想象疗法:选取安静、暗化空间作为治疗室,由康复医生讲解训练流程、要求,并示范训练方法,使患者明确需想象的动作,而后采用录音播放或指导语等方法引导患者独自想象一遍动作并进行训练, 与患者一同分析动作主要步骤及特征,随后让患者回想相关动作,再次采用录音进行完整练习,每次15 min,每日1 次。 (2)视觉反馈训练:采用视觉反馈训练专用镜盒指导患者开展肢体训练,要求患者控制双手进行相同动作,观察镜像中健侧上肢活动情况并尽量活动患肢, 将镜像中健肢想象为患肢,通过镜像反馈信息让其认为可自行控制双手,指导患者完成不同动作任务,如腕关节屈伸、拇指外展、前臂旋前及旋后、打字、抓取不同大小物体、翻书及拿捏生活用品等,每次15 min,每日1 次。

两组均持续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肢体运动功能

采用Carroll 手功能评定量表(UEFT)、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于干预前1 d、干预后1 个月进行评估,其中UEFT 共计33 个条目,总分99 分,评分与手部功能成正比;FMA 共计4 个维度,即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运动、感觉、平衡,总分100 分,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成正比。

1.3.2 肢体平衡功能

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Berg 平衡量表(BBS)于干预前1 d、干预后1 个月进行评估,其中TCT 总分100 分, 评分与躯干控制能力成正比;BBS共计14 个条目,总分56 分,评分与肢体平衡功能成正比。

1.3.3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Barthel 指数于干预前1 d、干预后1 个月进行评估,共计10 个条目,总分100 分,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干预前1 d,两组UEFT、FMA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干预后1 个月的UEFT、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时间UEFT FMA对照组(n=102)试验组(n=103)t 值P 值对照组(n=102)试验组(n=103)t 值P 值干预前1 d干预后1 个月46.88±5.26 46.79±5.18 0.123 0.901 62.56±5.88 79.64±5.28 21.886 0.000 50.16±4.99 50.21±4.53 0.075 0.940 65.49±7.21 78.26±8.44 11.642 0.000

2.2 两组肢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1 d, 两组TCT、BBS 及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1 个月的TCT、BBS 及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肢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肢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时间TCT BBS Barthel 指数对照组(n=102)试验组(n=103)t 值P 值对照组(n=102)试验组(n=103)t 值P 值干预前1 d干预后1 个月37.32±4.87 37.21±4.57 0.166 0.867 68.26±5.16 80.59±5.54 16.485 0.000 20.26±2.35 20.56±2.27 0.929 0.353 25.77±3.99 38.26±3.47 23.921 0.000 42.19±5.23 42.69±5.07 0.695 0.487 60.26±5.75 74.29±5.87 17.285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多见于老年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患者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6]。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 多数脑卒中患者可经治疗后脱离生命威胁,但会遗留不同后遗症,例如偏瘫,需指导患者开展康复锻炼,以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试验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1 个月的UEFT 评分、FMA 评分、TCT 评分、BB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干预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并提高肢体平衡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分析原因为,运动想象疗法主要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想象运动,以促进运动技巧形成,在此过程中改善其肢体协调模式,并给予肢体肌肉更多的技能训练机会,帮助患者学习并完成相关活动[7-9]。 由于脑卒中偏瘫属于不完全性瘫痪的一种,若患者想产生随意动作必须先出现运动意念,才可控制肢体伸展、抓握等运动, 而运动想象疗法则通过反复强化这一过程,对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进行刺激,通过运动意念达到快速形成运动反射弧的目的[1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有利于对休眠突触及潜伏通路活化而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以改善脑血流情况,降低神经受损程度[11]。 视觉反馈训练建立在镜像神经元基础上,为患者在视觉中构建出一个“完全自我”的假象,通过视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其将镜中成像看作“真正”的自己,在完成各项康复训练过程中,提高患者稳定度指数、中间/旁侧稳定指数等,激活患侧脑部肢体对应运动皮层中M1 区,由此调节神经系统可塑性反应,促使患者适应并应对外界环境改变。其作用机制在于:(1)视觉是人体知觉中重要部分,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触觉、本体感觉等,应用视觉反馈训练可让个体通过查看镜中一侧肢体运动情况,达到激活同侧脑部肢体对应运动皮层中M1 区的目的;(2)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特点,对外界环境改变具有一定适应及反应能力,开展视觉反馈训练可通过人体面对内外部环境刺激而做出行为改变,以达到重塑神经系统的目的[12]。 平衡能力是人体姿势维持的基本能力之一, 人体保持平衡不仅要依靠本体感觉系统、前庭系统及神经中枢系统,还需依靠视觉系统,将运动想象疗法与视觉反馈训练联合干预, 可对视觉、本体感觉等产生刺激,以维持人体平衡能力,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肢体平衡功能。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