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8-10钟存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腰背痛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钟存云

(湖北孝感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孝感 432000)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结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是引发慢性腰背痛的重要原因,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利影响[1]。功能锻炼是减轻骨质疏松引发的慢性腰背痛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措施,旨在通过多种锻炼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力,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但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差异及锻炼依从性等,因此临床仍应采取其他的有效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我国中医学在缓解疼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之效[2]。中药热敷是中医特色外治法,有温通散寒之效。该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103例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温针灸联合热敷及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3]中相关诊断,存在全身骨痛症状,以腰背痛最为明显;患者及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悉同意;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认知正常。排除标准:由其他疾病引发的慢性腰背痛;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该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7.46±3.2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9±0.46)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7.54±3.2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2±0.48)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壮骨止痛胶囊(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18,规格:0.45 g/粒)口服,4粒/次,3次/d;同时给予其依降钙素(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38,规格:1 mL:10 U)肌肉注射,2次/周,持续治疗2周后改为1次/周。共治疗3个月。

1.2.1 对照组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1)拱桥运动: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以头部、双足、双肘为支撑点,抬高躯干与双下肢,进行5点式拱桥运动,15次/组,组次/d。指导患者以头枕部及双足作为支撑,躯干、双肘及双下肢抬高离开床面,进行3点式拱桥运动,15次/组,3组/d。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与运动量。(2)飞燕式:指导患者选取俯卧位,上腹部着床作为支撑点,尽量后伸头及四肢,使四肢、下腹及胸部离开床面,15次/组,3组/d。持续干预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及中药热敷。(1)温针灸: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选取关元、足三里等穴,局部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以患者感受局部酸胀或麻木为得气,并于得气后留针;随后将2 cm的艾柱穿于毫针柄上,保持艾柱与患者皮肤在3~5 cm,以患者感受到热感为宜,待艾柱燃尽后拔出毫针,1次/d。(2)中药热敷:选取大黄、桂枝、当归、木瓜、寄生、海桐皮各30 g,川断25 g,没药、红花20 g,将上述药物加水3 000 mL煮沸,20 min后加入100 mL 30°的米酒,再次煮沸后放置降温至50~60℃,使用毛巾蘸取温热药液,置于患者疼痛不适处进行外敷,20 min/次,2次/d。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选择一根10 cm的尺子,按0~10分次序评估,0 cm端表示0分,为无痛,10 cm端为10分,为疼痛剧烈。

(2)骨密度: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定。

(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该量表共8个维度,36个项目,采用6级评分,换算为百分制,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性别等,用[n(%)]表示,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程、VAS评分等,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组间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值 P值对照组(n=51)观察组(n=52)t值P值6.09±1.25 6.23±1.27 0.564 0.574 2.38±0.34 1.77±0.25 10.388 0.000 20.453 24.847 0.000 0.000

2.2 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组间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骨密度水平及SF-36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骨密度水平、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密度及SF-36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骨密度及SF-36评分比较(±s)

组别骨密度(mg/cm2)干预前 干预后SF-36(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2)t值P值60.62±6.63 61.05±6.21 0.340 0.735 65.69±7.43 72.76±8.05 4.629 0.000 68.64±6.65 68.77±6.71 0.099 0.922 73.78±6.98 84.82±6.75 8.160 0.000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可引起慢性腰背痛,以腰背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带来极大负担[4-5]。功能锻炼是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通过长期的功能锻炼,促进钙吸收,防止骨量丢失,改善腰背血液循环,进而达到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但功能锻炼的内容较为单一,所需时间较长,患者的康复依从性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康复效果。加之部分患者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可能存在错误理解功能锻炼方法的情况,进一步降低功能锻炼效果[6-7]。

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属于中医中的“骨痹”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肾虚。《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云:“肾虚者,督脉必弱,是以腰痛”。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肾阳虚则骨髓化生无源,骨失濡养而痿弱,进而诱发腰背疼痛,故治疗该病应以补肾温阳为主[8-9]。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在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温针灸主要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刺激相应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该研究将温针灸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中,通过针刺刺激关元穴及足三里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功效。艾柱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效应可增强施灸穴位的刺激作用,通过穴位向经络和脏腑传导刺激,以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利于减轻疼痛。同时温针灸有助于散发肾元气,促进肾精滋养骨骼肌肉,进而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11]。中药热敷是利用中药进行热敷的治疗方法,该研究将中药热敷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中,选用具有活血通络、通经止痛等功效的药物,大黄、桂枝、海桐皮可活血化瘀、利尿祛湿;当归、木瓜、川断可温补肾阳、补益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温补肾阳之效。选用上述药方烹煮药液并敷于患者病灶,能够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因子吸收,进而达到消炎、止痛等功效。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及功能锻炼能够减轻骨质疏松症所致慢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骨密度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腰背痛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查不出原因的腰背痛,都是腰肌劳损吗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腰背疼痛别忘查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