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老兵王杰臣

2022-08-10王杰臣

金秋 2022年3期
关键词:炮兵胶东干事

※文·图/王杰臣

①1949年12月3日,我们3个营级干部被调到华东特纵部队,当时我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的,左边的我在94师280团,右边的闫德奎在95师284团,中间的同志(已记不清姓名了)是96师的。到达南京汤山特纵政治部后,我被分配到南京第三炮兵学校。在还没有分配工作之时,我请假到汤山医院把我在1943年作战时左腿受伤的弹片取了出来。后来听说他们两人被分配到坦克部队,从此再无联系。

王杰臣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出生,祖籍山东胶东乳山县。1942年6月在山东胶东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入党。1944年10月调到山东胶东南海军分区独立一团。日寇投降后,王杰臣到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到独立二团、新六师16团、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94师280团。得过三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1965年转业到兵器部研究所某单位工作。1987年离休,根据中央组织部文件批准享受副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

②1951年的夏天,学校篮球队与兄弟单位进行比赛,我和爱人坐在露天球场石阶台上看比赛。天气突变,一场大风大雨使比赛无法继续下去,大家只好不欢而散。

③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12月。当时我在南京第三炮兵学校三大队(相当于团级单位),那时的三大队就我们3个营级干事,左边的我是组织干事,中间是宣传干事周克光,右边是保卫干事利宗周。

④1951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我的生日这天,我和爱人邵正亮一起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我们还没有孩子,拍这张照片是想作为结婚纪念照留给子孙的。

欢迎百年老店、名优企业以及历史悠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重点院校、艺术院团、科技文卫单位用老照片加文字注释的形式给“年华照相簿”栏目投稿。

邮箱:yuminjie611@163.com

⑤我和邵正亮是双方父亲定的娃娃亲,那时邵正亮13岁,我15岁。1942年6月我在山东胶东参加了八路军,她1944年3月在山东胶东建东建国学校当了工人,我俩基本没有来往。日寇投降后我俩在家人的牵线下才有了简单的书信往来。1950年我调到南京炮兵学校,经过组织批准,已经参军的她来到南京和我团圆。1952年3月我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当时我俩都要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小孩,就请了一个保姆带孩子(照片后排是保姆抱着我们的女儿)。我俩一生共养育了3男4女7个孩子。

⑥我和邵贵义都是32军的,他是94师280团1营营长,我是副教导员。1949年5月开始我俩一起参加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青岛战役。1953年11月的一天,我和爱人在外散步,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面孔,靠近一看居然是邵营长。他说他参战去了朝鲜,还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等。他说这次来炮兵学校短期学习是为了解决122榴弹炮的一些技术问题。1953年12月3日他(右)离校时我们拍下了这张纪念照。

⑦这张照片是我在南京第三炮兵学校三队工作时拍摄的,左边是我,右边是副队长李文英,中间是区队长刘金泉。当时副队长和区队长负责教学工作和技术指导,我负责全面工作。我们团结得很好,工作也很出色,每期学员全部毕业得到学校的好评,我还被评为三等功。

⑧我在部队经历过三次授衔,第一次大尉、第二次少校、第三次中校。这是1955年我授过大尉军衔后的留影。1956年我又被送到沈阳高级炮兵学院学习一年,毕业后分配到锦州炮兵学校学员营担任政委。

猜你喜欢

炮兵胶东干事
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胶东文化为例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