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缘成矿带金锑成矿规律分析

2022-08-10孟振文王雁鹤马杰王伟王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巴颜喀拉玛多矿床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由巴颜喀拉山主脊以北、阿尼玛卿山南东地区组成,北以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布青山南缘断裂为界,南卡巴扭尔多断裂为界与南巴颜喀拉造山带毗邻,西起昆仑山口,东止于与甘肃、四川两省毗邻的青海省界。其地理概念是指省区黄河与长江(通天河)分水岭以北至东昆仑山山脉南麓(东南为山脉分支的阿尼玛卿山山脉南麓)的区域,它的自然形态是西北敛合(昆仑山口西侧)、向东和东南撒开的楔形山体。巴颜喀拉造山带处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叠接复合部位,成矿构造环境良好,成矿物质来源丰富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缘的水系、土壤等异常发育,良好的成矿条件孕育了岩金、沙金、金锑矿床的广泛分布

采用四字节并行处理,可由40B32B模块给出的K_qb信号在一个四字节时钟内进行检测,并根据Valid_qb信号进行正确/K/字节个数统计,不需要根据单字节时钟去检测和计数,降低了电路运行频率和实现难度。

(1)地层。区内地层发育,主要出露有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地层,其中三叠纪地层分布最广。

(2)构造。北巴颜喀拉地区的构造以断裂为主,断裂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整体上呈束状以递进方式自东向西敛合,在昆仑山口汇聚。从北向南主要断裂如下:

①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断裂带,为玛多-玛沁增生楔主断裂,西始昆仑山口西,东延经鄂陵湖北、玛多、甘德北延入甘肃。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中段由两条近平行的分叉断裂组成。该断裂为一韧-脆性壳型断裂,构成玛多-玛沁增生楔与巴颜喀拉前陆盆地的分界,是北巴颜喀拉成矿带重要的控岩和控制金矿的断裂。

②玛多北-日格错-哇尔依断裂带通过扎陵湖和鄂陵湖南岸,它的西端与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断裂带斜交;该断裂带与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断裂带控制至少有6条次级走向断裂,分别是章江头木错断裂、卡木卡断裂、同布岗断裂、甘德-索乎日麻断裂、隆格寺断裂和优云断裂。

(6)地球化学。根据1∶20万区域化探成果(据青海省三轮区划,如表2所示),北巴地区Au、As、Sb的X

均高于Xc和全省 ,显示其对区内成矿有利。北巴成矿带40种元素标准方差散点分布图与区内40种元素相对丰度X1/X2与变化系数关系CV1/CV2图也可判知Au、As、Sb、Hg处于区域较高背景,显示为区内最易成矿的元素和矿种。

2015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湖试验基地参加杂交中籼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 177.0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89%,增产显著。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 186.0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30%;2017年参加续试,平均每公顷产量9 298.7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 242.4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29%;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 798.5 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7.62%。

(2)侵入岩

(3)岩浆岩。与昆南地区相比,巴颜喀拉山北缘地区岩浆活动相对较弱。侵入岩零星出露印支期中酸性小岩体,侵位于三叠纪地层中,主要有日托玛闪长岩体(δT

),白马日粘花岗闪长岩岩株(γδT

),江日嘎玛岩体(ηγT

)。火山岩主要出现在早-中二叠世、三叠纪和早侏罗世的地层中。

(4)变质岩。北巴颜喀拉地区内的变质岩主要有动力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主要分布于各级断裂中,主要岩石类型为各种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及断层泥等。接触变质岩石主要分布于各期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主要岩石类型为角岩和角岩化砂岩。

区内优势矿种是金和金锑矿,成因类型主要分有砂岩型(砂金)和破碎蚀变岩型,含少量的中低温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盐湖沉积型。从空间分布看,岩金主要集中在大场一带,金锑矿床、矿点主要分布在甘德、久治一带;砂金在区内分布比较分散。东大滩金、锑矿,大场金矿是北巴颜喀拉地区的重要金矿类型,属于破碎蚀变岩型,成矿系列与印支期造山作用有关。

1)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bumpers with different wall-thicknesses shows that the safety distance of the bump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ickness. When the wall-thickness is 1.5 mm, the unit mass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bumper reaches maximum.

区内沱沱河-格尔木地震测深剖面图中,纳赤台与昆仑山口间存在玛多-久治深大断裂,切割深度超过莫霍面,从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可明显看出P波速度分层在该断裂处产生垂向错位。该断裂北侧发育有宽2-5km的高温度质带,由各种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组成,玛积雪山、德尔尼等地有蓝闪石片岩,尚可能有双变质带,沿秀沟及东西大滩一带,发育多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并控制了东大滩锑金矿床,开茺北金矿床。

③野牛沟北-则多断裂带位于玛多西北约30km处被玛多北-日格错-哇尔依断裂带斜截,东南延伸经野牛沟北侧和则多,于灯塔之南进入四川,与马尔康南侧的松岗-茶谷寺断裂连接,其长度超过了800km。该断裂具有成生期长、时空延续性好、复合程度高、活动频度大等特点,早期为韧性,经过造山后期脆韧性转化之后,到造山期后全都成了脆性变形带,此种成生变化规律和产出特征,对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的产出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环境中光线条件的影响,物体本身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具体到本研究的具体做法是在普通摄像头采集酶标板区域图像时,将酶标板放在一块均匀的Led灯板上,使酶标板孔受到均匀的光照这样可以减少光线等环境因素带来颜色特征值计算的误差.

全区共圈定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98个,显示Au、Sb、Hg等元素矿化特征较好,北西部Au、Sb异常具有分布较多且较明显的特点,南东部Hg、As异常显示较明显。昌马河组地层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富集Hg、As、Sb、Mo等元素(如图1),受断裂构造影响比较明显,沿断裂带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岩浆活动以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为主,有多期活动性、连续演化的特点,围岩蚀变特征可见绢云母化、硅化、角岩化,其中绿泥石化普遍,有明显的W、Sb、Cu、Au矿化。燕山期基性岩体为岩浆分异型钛铁矿及热液型铜、金矿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该成矿带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及少量辉锑矿,部分矿体石英脉发育,含矿热液在适宜的温压条件下,在次级断裂富集沉淀成矿

,大场金矿较为典型

。对成矿带内的 66 个岩体,作了人工重砂测定副矿物的只有39个岩体,约占岩体总数的一半。39个岩体的副矿物测定结果显示17个体含矿性较好,且多数对金的成矿有利;测试表明,区内岩体总数的一半(即50%的岩体)有利于成矿。

2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区内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金、锑、铅锌、钨及稀有、稀土矿产,其中金、锑、铅锌多金属矿产主要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中,与区内的多期次断裂活动密切相关;钨矿化主要产于晚三叠世侵入岩中;稀有、稀土矿产主要产于晚三叠世侵入岩中的后期伟晶岩脉中。该成矿带内已发现的矿床点43处。矿种组合和规模统计见表3。

巴颜喀拉造山带处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叠接复合部位,具有优越的构造成矿环境和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

2.1 空间规律

(5)地球物理。北巴颜喀拉地区总体表现为重力低值异常区,重力值在-470×10

至-510×10

m/s

之间,反映了北巴颜喀拉地区巨厚的三叠系盖层类复理石建造特征。

1) 施肥前后相比,竹林质量有所改善,施入尿素的林分增加不显著,施入有机肥成效显著,钢渣肥的效果达极显著水平。3种施肥处理间经平均增长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1)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该成矿带以造山型金锑矿为主,矿体受控于印支期北西西向断裂,特别是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深大断裂带控制着已有的金矿床及矿(化)点的空间分布范围,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深大断裂平行展布的次级断层破碎带的宽度框定了相应的金矿体的宽度

,该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导矿构造,次级断裂是容矿构造

。甘德-玛多深大断裂控制着已有的金矿床及矿(化)点的空间分布范围,是区内最重要的导矿构造,次级断裂属于容矿构造。金矿床及金矿点与造山运动关系密切,是巴颜喀拉山海盆与东昆仑块体并合的产物,断裂构造形成于碰撞期(时代为218.6±3.2Ma),即印支晚期。

3种方法对高程误差均在20cm以下、平面误差均在40cm以下,而我国相关规定中要求高程误差40cm及以下、平面误差50cm及以下,可见足以满足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中的精度要求。

遥感特征。根据本区遥感影像图分析区内断裂线性形迹,按延伸方向分为北西(北西西向)组、北东向组,近东西向组、北北东向组。区域主干断裂构造属逆冲推覆性质呈北西西向展布,并控制地质体分布,北东向断裂总体为雁列式走滑性质,表现为左行走滑,且走滑性质及走滑特点易于辨认,是本区晚近时期纵张作用的产物,对各组断裂及地质体被北东向断裂截切、破坏,区域上金锑的矿化与近东西向断裂关系密切。

(3)地层

然而,正当他想要细看的时候,师父推门而入,面色阴沉着收走了古卷。那时的他,真的很害怕师父那张骷髅脸,只战战兢兢地站起身,一句话也不敢说。师父或许是觉得他还是个孩子,于是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安慰了一句:“等你成为了真正的天葬师,才有资格看它。”

昌马河组(T1c)地层中Au、Sb、As等元素含量高,为区内矿床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

,大场金矿和东大滩锑金矿均产于该地层中。玛曲组(P1-2mq)地层以玄武质岩石为代表的中基性熔岩中Cu、Zn、Cr、Ni、Co、V 等元素含量明显较高,灰岩、大理岩中Pb、As等含量较高,是今后工作需要关注的地区。

2.2 时间规律

海西晚期-燕山期地壳活动明显,区内形成大型变形构造破碎带,在破碎带中形成破碎蚀变岩型金、锑等矿床(如大场金矿床、东大滩锑金矿床等),该期含矿热液在特定地段分异形成热液型矿床(如东乘公麻金矿床、夺尔贡玛金锑矿)。第四纪是砂金主成矿期,该期砂金矿点分布最多 (如嘎玛勒曲砂金矿)。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主要矿床(点)成矿时代统计如图2所示。

2.3 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区域性昆仑山口-玛多-久治断裂带两侧发育的北西-南东向基本呈等间距分布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尤其是韧性剪切带及其附近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如大场地区的次级北西-南东向基本等间距(50~200m)分布的构造破碎带,背斜构造核部叠加的断裂构造地段是最佳找矿区。

(2)地层标志:金锑矿床、矿点多产于昌马河组板岩夹砂岩地层中。

(3)脉体标志:成矿作用较强的北西向石英脉,常呈灰褐色、银灰色、黄褐色、桔红色、绿黄色、密集细脉状展布,延伸长度一般大于200m。

(4)围岩蚀变标志: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与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的有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锑矿化等硫化物明显富集部位及硅化(特别是线型硅化)、碳酸盐化强烈地段,是成矿的有利地带。地表矿体和蚀变带氧化后常常形成桔红色、褐红色、砖红色、深黄色,一般宽5-10m,是最重要找矿标志。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教授小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还要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健全的人格的培养,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思想,探索更有深度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5)地球化学标志:土壤异常中金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的部位是寻找金矿划体的最重要地球化学标志。水系沉积物异常中以其面积大、峰值高、浓度分带梯度大、浓集中心明显、元素组合复杂、分带规律性强者其找矿意义较大,其中As、Sb为Au的前缘指示元素,Cu、Pb、Zn等为近矿元素。

(6)地球物理标志:瞬变电磁异常中异常高幅值带概略指示含金矿体破碎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可作为找矿手段。

3 成矿规律特征

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了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缘金锑成矿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甘德组和昌马河组板岩夹砂岩组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隐伏岩体、火成岩对矿产的形成既提供了物源,又提供了热源;多期次活动的断裂构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金、锑金矿床多分布于区域性断裂带旁侧,次级剪切带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与区域背景值相比,较强的Au、Hg、As、Sb显示富集指示了成矿地质背景。

[1]韩英善、王国生、张以茀等,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金矿成矿环境及预测研究[R],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2006-2007。145-177.

[2]张雪亭、杨胜德,青海省板块构造研究,1:100万青海省大地构造说明书[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16-24

[3]王文,王磊,刘应平. 青海格涌尕玛考-扎家同哪地区区域金成矿地质特征研究[J].科技通报,2012,4:34-51.

[4]张艳妮,王操. 青海省玉树州大场金矿成矿潜力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9:69-70.

[5]范桂忠,刘启. 浅析北巴颜喀拉造山型金锑矿特征[J].青海国土经略,2007(3):34-37.

[6]袁二军,袁万明,丛殿阁,冯子睿,陈雪,田朋飞. 基于MRAS模型的北巴颜喀拉山成矿带热液型铜矿成矿预测研究[J].中国矿业,2019,10:276-281.

[7]李功振,丁啸. 都娘山-扎合地质特征与热液型矿床成因关系[J].世界有色金属,2016,6:203-205.

猜你喜欢

巴颜喀拉玛多矿床
一夜(组诗)
另一种时间观
2021年玛多MS7.4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 7.4地震总结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两滴黄河水
神奇的巴颜喀拉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黄安伦交响诗《巴颜喀拉》的主题材料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