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款到“存股”还有多远?
2022-08-09张俊鸣
张俊鸣
本周A股因为外部因素的扰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周一的8月“开门红”被打断,但只要长期经济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流动性充裕,股市是没有道理只跌不涨的,螺旋式上升是永恒的基调,每一次大跌都是长期投资者参与的好时机。从目前超百万亿的储蓄规模来看,推动存款向“存股”转变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机遇,一系列有利于股市长远发展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丰富多元的金融工具让“存股”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
引导居民储蓄入市在A股不是新鲜的提法,早在20年前就有类似的表述出现,并不定期在多个场合被部门领导提及,最近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在某论坛指出,私募基金要开发不同需求的基金产品,吸引更多的居民储蓄到证券市场。虽然证券市场不是仅仅只有股市,但A股显然在其中占有最重要的比重。此番讲话被一些投资者解读为,引导居民储蓄入市将是管理层推动的重点之一。事实上,目前居民储蓄的规模已经高达111万亿,为手中资产寻找稳健增值的财富配置需求越来越强烈。笔者认为,股市成为财富配置的“主战场”将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一是低利率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大额存单等无风险收益率走低,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转型为“净值化”,一些此前收益率较高的信托产品也存在爆雷风险,这些都让低风险偏好的资金选择余地减少。特别是近期有些银行的五年期和三年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预示着低利率时代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有利于部分资金从储蓄流出,寻找更具备稳健增值的投资市场。
二是房地产市场投资功能的减弱。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导下,加上人口老龄化大趋势,楼市出现降温,同时楼市相对股市流动性差、交易成本多、准入门槛高的三大劣势也逐步显现,这对于股市和楼市竞争居民储蓄资金也是一大利好。
三是实体经济创业难度的提升。高技术门槛的创业项目,如互联网等,随着多家网络巨头的成形,后来者已经很难“弯道超车”;低技术的创业项目如餐饮等,也面临房租、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二者都不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笔者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自主创业不如长期定投创业板ETF”,或许是更可行的选择。
四是股市吸引力的增强。虽然A股的制度建设还在路上,但不可否認最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投资者的保护、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都有巨大的进步,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让投资者有了更多分享中国高科技潜力公司的机会。整体较低的估值水平也吸引外资机构和境内的社保基金、养老金持续加码A股。
对这些超百万亿的居民储蓄来说,虽然整体风险偏好水平较低,但也并非全部是追求稳定低收益。以往在几次A股大牛市中,如2007年、2015年,也曾经有过“储蓄搬家”的现象,但大量在牛市中后期入市的储蓄资金,却成为后知后觉的“买单者”,往往需要等待数年之后才有解套的希望。这种追高入市的“储蓄搬家”,不仅无法实现财产性收入,反而会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造成这种现象,在于过往A股“牛短熊长”,赚快钱自然也成为不少散户投资者的主流做法。虽然这些被套的资金会在股市中沉淀一段时间等待下一波牛市解套,但却很难谈得上真正的长期资金,几乎都是有机会解套就卖出离场。同时,赚钱效应的欠缺,还会影响更多潜在资金入市的意愿。
股市要成为居民财富配置的主战场,过往这种“流量”式的集中涌入显然是不行的,需要的则是持续买入并留存下来的“留量”。这种“留量”不一定长期持有某只股票或基金不动,但一定是在股票账户上长期存在,如同存款之于银行账户,只有在需要消费的时候才会去提领。将流量变为“留量”,需要各方树立理性“存股”的投资文化。特别是在股市估值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外部因素的冲击,更需要各方面努力坚定投资者长期持股的信心。特别是在投资者回报方面,适度加大蓝筹股的分红比例,增加特别股息等多重分红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再融资冲动,都有利于投资者长期留下来,安心等待上市公司的持续回报。惟有如此,“存股”才能逐步取代存款,成为更多居民财富配置的选择。
居民通过股市进行财富配置,除了直接买股之外,通过基金买卖或许更适合。特别是公募基金,极低的参与门槛让全民参与成为现实。最近两年,围绕不同主题和指数的ETF基金发展迅猛,投资港股等境外市场的基金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都给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投资选择,有利于居民储蓄留下来。不过,由于居民储蓄整体的低风险偏好,笔者认为,公募基金还需要更多地推陈出新,或者总结提升进行更多创新,才能更符合居民储蓄入市的“胃口”。比如,以往的定增主题基金,以及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对长期投资者来说都具备一定的稳定增值的特点。笔者认为,一些较低风险的公募基金应当重点突破创新,比如可以考虑改良以往的分级基金,将A、B份额调整为不同收益分成比例和或有亏损的合理分摊,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选择不同的产品;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用于承接限售股解禁、打折买入的“批发型基金”,进行适度套利等。
此外,对于FOF基金的设立,不妨考虑增加基金公司以外的机构作为管理者,增强竞争,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基金公司设立FOF可能会更偏好自家公司的产品,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倾向对基民来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而银行、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如果可以根据自己对公募基金的理解,构建自身的FOF基金品牌,投资绩效或许不亚于现有基金公司的FOF。相比买股、选基的繁琐,合适的FOF产品将是居民财富进入股市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