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最美的神话、最亮的星
2022-08-09李鉴浩海云
● 李鉴 文 浩海云 编
太白传美名
在道教神祇中,太白金星可谓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下。按古代“五行”观念,西方属金,金色白,唐代张守节所著的《史记正义》引用《天官占》说:“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后来,金星被人们神格化,称作“太白金星”。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是位身着黄裳、头戴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其形象变化为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持拂尘,经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或前往各方招安,人称西方巡使。太白金星的故事常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西游记》:他曾两次下凡招安孙悟空,并在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多次暗中帮助四人,是个和善的好老头。
在与金星相关的众多传说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应该算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传说李白的出生不同寻常,乃是其母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为其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无论是想象力,还是气势,都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时享有“谪仙”之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关于金星的浪漫传说。据说长白山天池就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落入凡尘变化而来。在陕西,至今还流传着太白金星勇斗恶龙的侠义故事。太白金星坐地而化的雄伟群山,阻挡住南来的热浪和北去的寒风,世代护卫这里的黎民百姓,并且敞开博大的胸怀,向人们奉献无穷尽的物产,所以才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八百里秦川。后人为纪念太白金星的伟大功绩,就把秦岭的最高峰称为“太白山”。太白山海拔4000余米,积雪终年不化,“太白积雪六月天”成为当地一道著名的风景。
传说中的祸与福
古人相信,金星是守卫人们幸福的吉祥之星。在我国西藏地区,有“天上闪现太白星,人间何须请郎中”的说法,指的是藏历7月中旬,太白金星在湛蓝的天空出现一周,经星光照射的江河、泉水、溪水会具有水之“八德”,即清、甘、凉、柔、轻、无垢、饮之不损腹、喝下不伤喉。
古希腊与罗马人也对金星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在罗马神话中,金星的守护神就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维纳斯是罗马人对美神的称呼,意为“绝美的画”。
不过,金星并非总是代表吉祥。古代腓尼基人、犹太人都认为它是恶魔的化身,是一颗恶星。古代墨西哥人也害怕金星,在黎明时总要关闭门窗,挡住它的光芒。他们认为,金星的光芒会带来疾病。玛雅人认为,金星是太阳的兄长,因为它如此明亮,而且总是离太阳很近,既是晨星,又是昏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金星才被认为具有不祥的意义。对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来说,它既隐喻死亡,又象征复活。它是阿兹特克人的神魁扎尔科亚特尔,能使灭绝的人借着从死人王国偷来的骨架复活,并用这位神灵赐予的血再生。
当然,这些传说都是古人因为不了解天体运动的规律而臆想出来的唯心主义观念。其实,金星就是金星,无关人间祸福。
风月不同天
金星和水星都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天文学上称为内行星,它们总是在太阳附近徘徊。从地球上看,金星有时在太阳西南,先于太阳出现在拂晓前的东方地平线上,所以叫“晨星”“启明星”;一段时间之后,它运动到太阳的东面,日落后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上,这时则成为了“昏星”“长庚星”。
在罗马神话中,金星的守护神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
人们形容一些不可能办到的事常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在金星上可是真实现象。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24.7个地球日,自转一周则需要243个地球日,赤道上的自转速度只有1.8米每秒,比我们步行的速度快不了多少。这使得金星上的一昼夜约等于117个地球日。更加奇特的是,它的自转方向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的。也就是说,在金星上看日出,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在金星上的一年中,太阳只西升东落两次,而且,观看日出时要特别有耐心。这是因为,从太阳冒头到整个出现在地平面之上至少要8个小时。不过,这种等待是值得的,可以领略到一系列不同于地球的奇观。首先,金星上看到的太阳视直径为43角分,大约是地球上所见太阳的1.4倍,更加壮观;其次,金星的浓密大气会产生很强的大气折射,在地平线附近甚至可以使光线弯曲180°,即使背对日出的方向,也能看到太阳,且看到的可能是一串大小不一的太阳像,或是一整圈环绕在地平线附近的光带。
由于大气折射,金星上的白天和黑夜也不像地球上这么泾渭分明。它的夜晚并不太黑,而是弥漫着一种暗淡的桃红色光芒;白天也不太亮,总是雾蒙蒙一片。
在金星上遥望地球,不但可以看到地球由近及远时的大小变化,而且可以看见它旁边的月亮,甚至还能欣赏到它俩互相遮挡的情景。不过,这些美景都只是我们的想象。金星的云层厚达数十千米,将它封闭得严严实实。既然从外面看不到金星的表面,那么,假若能够站在金星上,我们很可能也看不到星星和地球。
相比于我们的地球,金星可谓是“山川皆异域,风月不同天”。
高温似炼狱
在开始进行金星的空间探测之前,人们一直将其视为地球的“孪生姐妹”,因为二者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金星的赤道半径约为6050千米,二者间只差5%左右;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水的5.5倍,金星的平均密度是水的5.2倍;金星的质量也和地球相近,是地球的0.815倍;金星和地球都有大气,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也相差无几……因此,人们一度以为浓云笼罩下的金星一定植被繁茂、气候温润,是一个洞天福地,或许比火星更适合生命繁衍。
在开始进行金星的空间探测之前,人们一直将其视为地球的“孪生姐妹”,因为二者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金星表面一片炼狱景象
20世纪70年代,苏联发射了“金星7号”和“金星8号”着陆探测器,发现金星表面的气温达475℃,压强高达90个大气压,简直就像个巨大的高压锅,分明是一片炼狱。金星上为什么这么热呢?原来,它的大气层比地球的浓密百倍,而且其中的二氧化碳占比超过95%。这给金星带来了极其猛烈的“温室效应”,使它高温似火,甚至可以熔化金属铅。在金星上,没有昼夜温差,也没有季节更迭,常年高温使整个行星上的岩石发出暗红色的光芒,就像通了电的电炉丝。因此,不少探测器一进入金星大气就因为电子器件耐不住高温而出现故障或失联的情况。
金星表面大部分都被火山物质或火山岩石覆盖,成分和地球、火星、月球类似,都是玄武岩。仰仗浓密大气的保护,金星上的陨击坑很少。金星有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大约在几亿年前,猛烈的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几乎将整个金星表面抹平,只留下两个高地——阿佛洛狄忒和伊什塔高原。科学家推测,金星火山的驱动力可能来自于核心的放射性物质衰变所积蓄的热能。
2020年,有天文学家在金星的大气中发现了微量的磷化氢。由于这种气体在地球上通常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人们在金星上的这一发现立刻引发了关于“金星是否存在生命”的热议。后续又有研究声称,这些微量成分并非磷化氢,而是二氧化硫。尽管迄今还没有定论,但金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已重新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金星13号”成功着陆后传回了首张金星表面的彩色照片
2021年6月,美国和欧洲先后透露,未来十年,将向金星发射3个探测器,绘制金星表面地形图,研究金星的大气形成以及表面和内部结构成因。我国虽然没有公布金星探测计划,但不排除未来派探测器顺道造访的可能。新的探测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金星和行星的演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