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铜鼓: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
2022-08-08悦黛
悦黛
崇阳铜鼓于1977年在湖北崇阳县出土,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为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一、发现出土
1977年6月,由于连降大雨,山洪暴发,致使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沿河一带的田坎坍塌,稻田被淹。14日上午,四位農民去河边查看水情,忽然发现在沿河岸田坎坍塌处有个像“树蔸”样的东西。四个人掏挖了三个多小时才将这件器物挖出,用木杠抬回家。去掉泥土后,呈现出既像圆形又像锥形样的东西。
因为这件器物奇特,引起村民们围观,有人将此事报告给县文化馆。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发现铜鼓造型古朴,纹饰繁缛,实属罕见,于是前往大市村做文物宣传和征集工作。发现者同意将铜鼓上交给国家,政府奖励了大市村一部电影放映机,并给发现铜鼓的村民发了物质奖励。
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赶赴崇阳,初步断定铜鼓的铸造年代为殷商。随后,湖北省博物馆又派专家再赴现场,实地考察,并对铜鼓出土周边范围进行钻探,但没有发现古遗址和古墓葬痕迹。
二、铜鼓外形
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纹饰繁缛古雅、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
鼓整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鼓冠做成马鞍形,中间有一圆孔可供悬挂时穿绳索用;鼓身为现代腰鼓形,横置,有椭圆形鼓面,能左右敲击;鼓座是正立方体形,中空,并且与鼓腹相通。铜鼓鼓面无纹饰。其他部位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装饰纹样云雷纹和饕餮纹,鼓身两端还饰有三圈乳钉纹。铜鼓通高75.5厘米,重47.5公斤。
崇阳铜鼓其实只是人们的俗称,它的学名叫做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在一些报道中,也称它为商代饕餮纹青铜鼓。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商代铜鼓仅两面,另外一面(“双鸟鼍鼓”)已流失至日本,因此崇阳铜鼓是我国仅存的一面商代铜鼓,填补了我国早期铜鼓的空白,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国宝,不仅成为楚文化符号的重要代表,也成为崇阳县的县标。
这面鼓的造型中,可以发现三千年前鼓的形制就已基本定型,一直延续至今,甲骨文中,鼓做吉岂之形,几乎就是崇阳铜鼓的外形摹画。现在的鼓字也可见出这一渊源,左边当中的“口”是鼓面,“口”下面的两点一横象征鼓架,右边的“支”表示一只手握着鼓槌的样子,故“鼓”字有敲击的意思。除了右边的支之旁,左边依然保留了远古的造型。从这一角度看,崇阳铜鼓所代表的文化符码,进入了中华文化的千年血脉中,鲜活流淌。
三、鼓的历史
古代称鼓为八音之一,常被使用在乐舞、宴会和祭祀中。《诗经·周颂·执竞》篇记载着鼓与钟、磬一起敲打奏乐的情景,“钟鼓喤喤,磬莞将将。”战争中指挥进退也使用鼓,《国风·邶风·击鼓》云:“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用击鼓来鼓舞斗志。《左传·庄公十年》也载“公将鼓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五经要义》上称鼓为舞音之长,“凡鼓瑟、鼓琴、鼓钟、鼓簧、鼓缶皆谓之鼓,以五音非鼓不节”(《群书考索》),也就是一切乐器的敲击演奏与截止都要听从鼓的指挥。
鼓作为重要的礼乐器,从材质上划分,先后出现过土鼓、陶鼓、铜鼓,直到唐宋以后,随着皮鼓的广泛流行,铜鼓才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在少数民族,仍有一定存世量,并使用至今。
从历史上看,中国鼓最大的改变是放置和敲击方式。鼓的放置方法有二:其一是鼓身横放,鼓槌以前后方向敲击;其二是鼓面向上,鼓身竖直而放,鼓槌以上下方向击敲鼓面。崇阳铜鼓的出土,说明远古时期鼓是横于鼓座上的。在商代的打击乐器中,铙、磬皆悬击,唯鼓不悬。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文娱活动中,击鼓而舞的姿态也随之多起来。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边击鼓,边舞蹈,边踢鞠的姿态。但在汉画像石上的鼓皆是横置。这种横放鼓、前后敲击的习惯,大约唐代后期就有了改变。至五代时,在一些壁画、绘画中多有竖置鼓。即鼓面向上,敲打时鼓槌上下挥动。如唐代敦煌壁画莫高窟156窟,张议潮出行图乐舞部分,绘有一人背鼓(横置),其左一人击敲,鼓槌前后挥动。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有“绿腰”舞的部分,其大鼓已是鼓面向上,鼓身稍倾斜以便于敲击。从目前的资料看,汉唐以前鼓多习惯于横放,敲击方法必以左右挝之;鼓身竖直、鼓面向上、上下敲击之鼓,多见于五代的绘画和壁画中。
岁月悠悠,鼓韵千年,变的是鼓的放置和敲击方式,不变的是鼓作为礼乐之见证、公平之象征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不管是江湖之远,还是庙堂之高,从来离不开鼓。日常中,人们以鼓励志,以鼓壮色;大堂上,也向来都设催朝鼓、鸣冤鼓,以鼓为媒,以合天心,以正大道,以佑国民。鼓是快乐的象征,英雄的化身,更是公正的图腾,道义的知音,从亘古洪荒到飞天揽月,正是在激越沉重的鼓点中,人们才得以穿越厚重的历史风尘,亦步亦趋,迤逶而来。
责编: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