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2022-08-06高娅妮霍建林马志林刘喜东李军保
高娅妮,霍建林,马志林,刘喜东,董 强,李军保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安 710082)
城市绿地是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并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1],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2]。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具有美化环境[4]、净化空气[5]、降温[6]、减灾[7]等功能,在丰富城市物种多样性[8]、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9]和丰富城市功能[10]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城市绿地格局也愈发受到各学科的广泛关注。城市绿地分布格局与景观质量也是衡量城市绿地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服务价值与城市经济、人口增长往往呈负相关[11-12]。张春敏等提出当城市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对于绿地系统总体生态效益的发挥更为重要[13]。宫一路等首次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的作用机制,认为大连市城区绿地系统生态承载力两极分化严重,呈“乡村型高城市型低”的社区格局和“内低外高”的圈层格局[14]。李娇媚等认为我国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常常受到行政区划的局限,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圈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而可持续区域性绿地规划才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绿地与自然融合的必然过程[2]。因此,以区域型城市绿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榆林市是我国能源基地和化工基地的典型代表,2019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标志着榆林城市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绿地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旧城区绿地规划中未保留空间,新建城市园林绿地存在边缘化问题;城市园林建设重视景观效果而忽视生态规律;绿地肆意被侵占、居民意识淡薄等绿地管理问题[15-16]。为利用和优化城市绿地格局对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榆林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查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无定河中游,毛乌素沙漠南缘。区内整体地形东西高、南北缓;市区腹地平坦,市中心区为榆阳区。城区海拔1 089.6 m,城区面积54.4×103km2;城区内现有人口35.4万人。大陆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干燥寒冷。气候干燥,灾害天气频率较高,温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分辨率0.48 m的2020年榆林市绿地分布图(图1)、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绿地年度统计数据(2020年)、《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榆林市统计年鉴及近年来榆林市园林绿化统计资料。
图1 榆林市区绿地分布图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 根据研究区特点,从斑块数量(NP)[17-18]、平均斑块面积(MPS)、斑块密度(PD)、分离度(F)[19]、人均绿地面积(Agm)和绿地率(G0,%)[11]等指标分析研究榆林市城市绿地景观特征。平均斑块面积反映景观的异质性,比较不同景观的聚集程度与不同类型的差异,并标示碎片化程度[17-18];斑块密度值越大,代表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17-18];人均绿地面积(m2)由公园绿地面积、生产绿地面积、防护绿地面积、附属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人) 等共同影响。
分离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Fi为分离度指数,Ai为斑块类型i的面积,A为绿化景观的总面积,S为区域总面积,Ni为斑块i的数量。F值的大小与区域总面积成正比,与斑块类型的块数成反比[19]。
2.2.2 斑块面积分级 结合榆林市绿地的实际规模,应用频数分析法,将其绿地斑块按面积分为4个等级:<1 hm2为小型斑块;1~10 hm2为中型斑块;10~50 hm2为大型斑块;>50 hm2为特大型斑块。
3 结果与分析
3.1 绿地类型
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榆林市城市绿地主要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五大类型。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2020年榆林市城市绿地面积合计2 681.96 hm2。其中,公园绿地面积最大,为999.25 hm2,占绿地总面积37.27%;防护绿地面积944.66 hm2,占35.22%;广场绿地面积最小,为16.66 hm2,占0.62%。不同类型城市绿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广场绿地。
相较于横山区,榆阳区绿地面积较大,为2 446.06 hm2,占榆林市城市绿地面积的91.2%,是横山区的10.37倍。而横山区防护绿地面积最大,面积为178.31 hm2,占比75.59%,说明防护绿地是横山区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
表1 2020年榆林市城市绿地类型面积
3.2 斑块构成
由表2可知,研究区域内小型斑块数量占比最大,共计363,占斑块总数的 61.4%。大型和特大型斑块数量较少,共计69 个。但从斑块占地面积上来看,大型和特大型斑块占比达到 13.37%和64.81%,可见研究区内绿地面积主要由大型和特大型斑块组成。
从斑块构成来看,小型、中型斑块主要是附属绿地,特大型斑块主要是公园绿地;从斑块面积组成来看,小型、中型斑块主要是附属绿地,特大型斑块主要为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从图1可知,榆林市公园绿地主要集中贯穿在榆阳区南北的榆溪河、榆溪大道两侧,以及北部的红石峡绿化带,绿地整体呈现斑块数量少、占地面积大的特点,这对调节榆林市城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位于榆阳区北部与横山区的防护林带,呈现数量小、面积大的分布特点,也恰恰体现了榆林市生态区位的重要。
表2 2020年榆林市绿地斑块构成
图2 榆林市2020年不同绿地斑块类型对比
3.3 景观格局指数
由表3可知,榆林市附属绿地斑块数量较多,占所有绿地斑块数量的81%;平均斑块面积较小,为1.2 hm2;斑块密度大,景观分离度低。说明附属绿地建设依托居民小区、单位等城市人群聚集点,具有美化环境、休闲游乐等功能和便利特点。防护绿地斑块数量较少,占比仅4%,但平均斑块面积较大,绿地斑块密度较小为0.86,景观分离度最大为6.11,说明榆林市防护绿地具有面积大、整体分布范围广特点。其中,横山区防护绿地斑块数量为1,斑块面积达178.31 hm2,进一步说明防护绿地是横山区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
表3 2020年榆林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数
3.4 绿地格局分布特征
由表4可知,榆林市和榆阳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18.61 m2、19.72 m2,明显高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划定的人均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0.0 m2,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 m2标准[21];横山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6.36 m2,低于国标标准。表明榆林市公园绿地建设效果优良,横山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小。因此,应加快横山区公园绿地建设速度,平衡横山区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表4 2020年榆林市城市绿地基本情况
表5显示,榆林市老城区绿地率为34%,是新城区绿地率16%的2.13倍。其中,新城区不同绿地类型的绿地面积分布较为均匀,老城区绿地类型主要为防护林绿地,其占老城区绿地总面积46%;新城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平均斑块面积大于老城区同类型绿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即新城区城市绿化优于老城区;新旧城区交界处建有大型公园绿地,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城市绿地率。
4 结论与讨论
榆林市城市总体绿化率较高,达到34.22%,主要以公园绿地和防护林绿地为主,二者分布在城区边缘及开发区,呈大而聚集的特点,破碎度低,生态调节作用比较局限;附属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区人口密集度高的区域,呈小而分散的特点,破碎度高,可利用率较低;城市绿地斑块主要为大型斑块和特大型斑块;榆林市老城区绿地率为34%,是新城区绿地率16%的2.13倍,这是由于老城区有大片的防护林绿地,但新城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平均斑块面积大于老城区同类型绿地的平均斑块面积,相对于老城区绿地量严重不足[10],分布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新城区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空间格局分布更为合理;横山区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为防护绿地,其面积占该城区绿地总面积的75.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榆林市防护林带是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意义非常重要[23]。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榆林城市绿地建设迅速发展,使得公园绿地面积占比显著升高,从而使得榆林城市绿地分布整体上较为集中,且大多数分布在城市边缘和开发区。
表5 2020年榆林市不同城区绿地斑块构成
榆林市作为陕北地区经济、能源中心,也是北方地区能源基地的典型代表。近几年,随着榆林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绿地做为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状态[22]。今后榆林市城市绿地建设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应根据城市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实际,注重城市绿地格局优化,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和结构,将不同城区及周边地区统一规划,不能单一扩张性发展和建设;二是根据榆林市三北防护林带特殊地理位置特点,城市绿地建设应以防护绿地为主,其他绿地类型交错有序分布的原则,在对现有防护林绿地提质增效的同时,通过提高老城区绿地率,减小附属绿地破碎化程度,提高老城区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方式,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榆林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是应加强横山区城市绿地建设,通过增加公园、广场及附属绿地面积的方式,优化城区绿地格局,促进榆林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