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衡高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二工位建设和亚洲一号卫星发射
2022-08-06曲从治
□曲从治
忆起丁衡高主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慈眉善目、神情坚毅,他的殷殷嘱托直到现在还恍若眼前。特别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工位建设和“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那个峥嵘岁月,本来不畏任何挑战的我,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我时常受到丁主任的鞭策和激励,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叮咛之音时常萦绕耳畔,同时也撞开了我的记忆之匣……
14个月的奇迹
建设新工位,新任务起航
20世纪80年代末,为配合航天工业部拟研制“长征2 号E"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抢占国际航天市场的构想,国防科工委决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一个发射工位。
1988 年9 月,国防科工委丁衡高主任组织召开常委办公会,我当时是设计所所长,让我列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大家讨论能否在20 个月内建成一个新发射工位的问题。张敏参谋长先引开话题对我说:“老曲,你不是有一个设想吗?”我回答道:“想搞一个大的发射场,现在还只是预研课题,就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罗王河边,3 号发射场河对面。”丁主任一一听顿了顿正在书写的笔,神色兴奋起来,双目对视地问我:“20 个月能不能建成这个发射场?”我很坦然地回答说:“经费、器材如能重点保证,组织得好的话,20 个月抢建起来是有可能的。”丁主任凝思了一下说:“老曲,这可是个大工程,如果真有可能上,你们得出大力啊!”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拖了2 个多月才把建二工位的事定下来。
1988 年11 月底,第二颗“东方红2 号A”通信卫星发射任务后,丁主任一行来到了3 号发射场的罗王河边,一下车不等披上棉大衣就迫不及待奔了出去,顾不上喝口水,在现场就让我汇报起工程设计方案,我把规划草图摊开指给他看,边比画边说明:二工位选址在3 号发射阵地对面280 米处,采用固定脐带塔带活动勤务塔的形式,场坪比3 号场地还大一点,标高和3 号场地一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3 号原有配套的道路铁路、桥梁、供电、供水,特别是可以利用原有很复杂的推进剂加注系统等设施,可节省大量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方便日常管理。丁主任指着这么大的场地说:“这个工程量可不小!担子很重啊……我回答道:“整个施工土方工程量确实不小,一半是挖,一半是填。现在已经打了中心桩,定了发射中心点。”“好,很好!你们前期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丁主任马上征求发射中心佟连捷副主任和李若盛总工程师的意见,张敏参谋长也很支持,于是当场就拍了板、定了案。
不知不觉,丁主任已在刺骨寒风中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他用冻僵了的手压了一下我的肩,像交付千斤重担却又轻描淡写,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一边要完成发射任务,一边要抢建二工位,确实很不容易,要统筹得很好才行,要对党和国家负责!”正是丁主任这番鼓励的话,让我在随后极为艰难的二工位建设过程中倾注全部心血,誓为党和国家建成挺起民族脊梁的“通天之塔”。
丁衡高
紧接着,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正式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呈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第2发射工位的请示》,1989 年2 月国务院批准立项。与此同时,就在1 月份,经过艰难的谈判,我国终于与澳大利亚签订了两颗通信卫星发射合同。根据合同规定,在“澳星”发射前,我们必须于1990 年6、7 月间进行一次新型火箭飞行试验,试验的成功与否,将最终决定合同的履行。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短了。
丁衡高主任对工程设计方案和塔架加工制造选厂非常重视,亲自主持会议选定方案,为争取时间,设计所的同志们连轴转,加班加点连春节也没回家,在加工制造厂赶制图纸。为了工作有序开展,丁主任等科工委首长指定由张敏参谋长挂帅,成立了现场指挥部主持和部署协调相关事宜。到1 月中旬,二工位建设前期“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工作开始展开。1989 年3 月5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发射工地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数以千计的建设者挥动铁镐、开动机械,正式拉开了抢建二工位的序幕。
大战导流槽
二工位建设土建工程开始后,指挥部把挖掘导流槽基坑定为第一个攻坚目标。施工中不时挖到直径一两米的大卵石,这些庞然大物只有爆破,基坑挖完后,坑底淤泥足有30 公分深,八九百立方米,必须彻底清除才行。这单靠泥浆泵是抽不干的,施工人员就拿脸一盆一盆往外端。大家手上起了血泡、肩上磨破了皮,没有一个人喊累,就这样7 万多立方米的土石方,只用40 天就挖完了。丁衡高主任与沈副主任、张敏参谋长都很关心导流槽挖掘进程,不仅激励我要挑起重任,还称赞我们抢建二工位吃苦精神非常好,效率很高。在我身心压力如泰山置顶般喘不过来气的时候,首长们的关怀让我心气长舒,令我很是感动。
基坑的混凝土垫层打筑完毕后,导流槽基础施工才算真正开始。600 多吨钢筋靠人工作业,仅用9个昼夜就完成了绑扎,3400 多立方米的混凝土不间断浇筑,在国防科工委尚属首次。丁主任先后几次打来电话关注进展情况,叮嘱既要抢进度,又要保证质量,最长一次通话达一个半小时,他坚定而又温暖的话语给了我很大信心。指挥部调动一切力量参加会战,我们把所有搅拌机集中起来,歇人不歇“机”,只用了2 个多昼夜时间,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硬仗。这不但为导流槽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积累了集中统一指挥、调动所有力量打“歼灭战”的经验。丁主任高度赞扬了我们的做法,他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战役”,开创了不间断施工的“先河”,这项经验后来被用于整个导流槽混凝土打筑全过程。
导流槽和电源间连在一起,结构很复杂。单是支撑导流槽顶板的脚手支架就用了9.1万多米钢管、7 万多个扣件、18 万套螺栓,共绑扎2230 吨钢筋,打筑近万立方米混凝土。这样大的工程量,用了不到300 天。这被丁主任形象地比喻为“西昌速度”,他赞叹道:“这样的工程你们充分发挥了敢打硬仗、善于攻坚的顽强作风,完成得质量好、速度惊人,为抢建二工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困难面前考试是合格的”
在抓导流槽建设同时,发射控制室、阵地变电所项目改造、加注供气管道支架等陆续开工。正当大家热火朝天抢建大干的时候,灾难降临了。1989年9 月4 日凌晨,在突降暴雨后大石沟地区山洪暴发,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接到报灾电话后,我和中心计划部、安全部、保障部主要领导立即奔赴灾区。一眼望去7 号驻地一片狼藉,通往场区的铁路路基被冲毁了一二百米,铁路钢轨就像两根绳索悬挂在空中;通往发射场的公路和一座桥冲毁了;施工材料和塔架构件等几十节火车皮的物资运不进去。
二工位受灾没有?3 号、5 号阵地受灾没有?我十分焦心。直到中午才有人报告二工位工地及3号、5 号阵地没有受灾,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才踏实一点。
灾害发生后,丁衡高主任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受灾情况,我立刻作了汇报。丁主任在电话那头焦急万分,不仅把心悬在半空,也下了死命令:“迅速组织抢险自救,受灾情况一定要掌握清楚,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好!”
这突如其来的泥石流灾害,对于工期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二工位建设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中心和工程指挥部顶着巨大压力,坚决贯彻丁主任和科工委机关“要以抢‘四线’为重点,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指示,立即动员带领广大工程建设者投入以抢修公路线、铁路线、通信线、供电供水线的救灾战斗中去。
救灾中保障部领导带领供电站中心变电所的同志,靠双手将变压器从淤泥中清除出来,同时加固送电铁塔、电杆,用了不到3 天时间就恢复供电。泥石流之后持续1 个多月的阴雨天气,给抢险带来很多困难,全体救灾人员牢记丁主任“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的指示,不畏艰险,全力奋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到1 个月铁路公路全线贯通,供电通信全面恢复。“四线”的抢通,按照丁主任的话说是“为二工位建设和中心1990 年发射任务准备起到了关键作用”。
危难之时情更深。在救灾过程中,丁主任非常关心抢修恢复,专门打来电话问我:“老曲,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说:“铁路基本恢复了,通信、供电、公路咱们自己抢,基本的条件我们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丁主任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稍微宽了宽心,但马上又关切地问道:“那还有什么问题要我解决?老曲,你尽管说。”我说除了经费,别的我们尽量想办法克服。丁主任听了以后赞许地说:“行,经费我想办法解决,其他的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都自己解决了,做得很好,你们政治上是合格的!”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丁主任等国防科工委首长和机关给予了中心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抢险胜利后,丁主任又打来电话称赞我们:“你们不畏艰辛,敢打硬仗,在困难面前考试是合格的。”在抢险过程中,中心与工程指挥部密切配合,大家把战胜灾害当作自己的责任,始终与救灾人员并肩作战,这种为了国家的利益顾全大局、通力协作的精神。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虽然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曲折,但中心的创业者们始终坚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依靠推土机、拖拉机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乱石滩上建起了当时的“亚洲第一塔”。外国专家称赞,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回顾整个过程,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没有丁衡高等国防科工委首长和机关的坚强领导,没有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参建人员的无私奉献,没有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是不可能如期建成的,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
“亚洲一号”:奔雷一剑破云出
记者招待会上,我信心百倍
20 世纪90 年代初,世界航天领域曾一度笼罩在阴影里,美国、法国火箭发射屡遭厄运,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不景气,使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到西昌:中国能不能成功?国外航天专家曾作出种种推测,许多人带着怀疑的眼光。然而,广大参试人员却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在“亚星”发射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我冷静而又信心百倍地对记者们说:“美国、法国的失败,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有着必胜的信心和把握!”这绝不是轻狂,我们讲能够成功,是建立在丁主任自始至终严格要求和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的。从卫星进场到工作展开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严格履行“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细致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丁主任曾指示我们:“航天事业关乎重大,必须严格遵循十六字方针,要大力培育严谨细致的试验作风,坚持人员不带思想问题上岗,设备不带故障参试,产品不带隐患上天。”我们不仅坚决落实了首长指示,全体参试人员更是将之奉为工作准则。
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瞬间
为贯彻丁主任指示精神,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中心各单位广泛开展安全大检查。各系统都提出了应急预案,凡是能预演的都进行了预演。对每个元器件及插件板、备份件都进行了认真测试并按序登记排列。
在一次模拟联调中,指挥控制中心两台240 计算机突然出现“死等”和“清机”现象。为查清原因,大家开展了一次设备大检查,很快找到原因,对计算机进行部分改造。按理说隐患排除了,此事该结束了。但他们心中仍觉不安,感到离丁主任的指示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于是,又举一反三,对上千块集成线路板进行清理检查,从中又查出几处隐患,确保了计算机正常运转。“严上加严、细上加细,通过扎实工作,誓夺任务成功。”丁主任这样勉励我们,语言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极大提振了大家的士气,也坚定了参试人员敢打必胜的信心。
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
“亚星”任务参加人员多,协作单位多,各路人马都云集到了现场。中心既是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又是东道主。丁衡高主任要求大家“顾大局、讲团结、通力合作,确保发射任务成功”,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中心六大系统步调一致,发射测试站和航天部工作队有了疑点共同研究,有了问题商量解决,确保火箭的可靠性。因为“亚星”任务意义重大,又是第一次与外方打交道,绝不能麻痹、松懈,必须确保成功。1990 年2 月,丁主任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细致工作,埋头苦干,保证高质量地完成首次发射外星的历史性任务,同时要做好一切安全保卫工作,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到一些,确保万无一失。”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首次执行外星发射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勉励作用,整个发射任务我们都是按照丁主任的指示去落实的。
休斯公司工作队进场后,美方要求厂房的空气净化处理必须达到10 万级的洁净度。负责直接配合的发射测试站地面站二中队立刻对44米长、28米宽、12 米高的测试大厅进行净化处理。我们的同志用绸布、酒精跪在地上擦拭地板,将玻璃、墙壁反复擦洗了五六遍,使大厅洁净度比美方要求更高,这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休斯公司工作队队长被我们的拼搏精神所打动,说:“在你们的配合下,我们提前2 周完成测试工作,只有和中国人合作,才有这样高的效率。”丁衡高主任高度赞誉中心不怕吃苦、能耐大劳的精神,并鼓励全体参试人员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我们也时刻把丁主任的关怀鼓励铭记于心,这体现到了“亚星”任务过程的方方面面。
慧眼识“天窗”,一场智慧的较量
发射“亚星”与其说是一次商业性活动,倒不如说是一次智慧和力量的抗衡。1990 年3 月23 日,我们就对4 月份天气进行了预测:4 月1 日至3 日有降雨天气;4 日至6 日天气较好;7 日至14 日有降雨和雷暴。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在中美协调会上,建议将发射窗口瞄准在4 月5 日晚7 点30 分,指出“这是发射的最佳气候,希望美方认真考虑。”然而,美方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只能预报半个月的天气,而且准确率也只有60%,中国预报1 个月左右的天气根本不可能。但我却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的天气预报有着十分的把握。”
与此同时,受丁主任委派,在中心坐镇的沈荣骏副主任也警醒大家:“必须按照丁主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指示要求去做,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到了3 月28 日,中美双方就发射日期再次协商,我们判断5 日天气最好,7 日天气很差,但美方仍不相信,坚持在7 日发射,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我们作了让步,同意7 日晚实施发射。
事实是最公正的,到了5日晚,发射场晴空万里,验证了一个月前预报的“最佳发射时机”是正确的。也正如我们预报那样,7 日下午3 点过后,发射场上空出现雷阵雨,此时正在加注液氢液氧,如果真有一个落地雷,雷电火花引燃火箭燃料,顷刻就可以将发射场变成废墟。19 点50 分,原计划发射窗口到了,然而天气完全如预报所料,雷电交加,雨也越下越大,在事实面前美方信服了。
天气状况一直揪着丁主任的心,他虽没到现场,远在北京却心系“亚星”,我从电话那头感觉得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让丁主任紧锁着眉头。
这时在发射现场的沈副主任着急了,问:“什么时候还有窗口?”根据中心副总吴传竹和张增政的判断,认为在发射场上游方向有块约100 平方公里的云空,大约21 点前后移到发射场上空,可持续40 分钟左右。
沈副主任定了下心:“咱们就抓这个窗口!”他立即向丁主任请示,丁主任感到“战机”不能一再延误,当机立断:“不能犹豫,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定要确保发射成功!”经过风险决策,发射时间定在了21 点30 分。
到了20 点30 分,乌云满天,雨下得很大;20点55 分,发射场开始转南风,雨停了云也消了;21点整,发射场上空神奇的“天窗”出现;21 点30 分,火箭腾空而起,穿过云空,直刺苍穹,“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在经历艰苦磨难之后发射成功。惊奇的是,火箭刚升空不久,这个不大的“窗口”很快被“关闭”,所有信号只能靠遥测获得。乌云再次把发射场遮得严严实实,又飘起雨来。在场的人随着火箭升空而欢呼跳跃,有人却流下了庆幸和苦涩的泪水。
发射成功后数据表明,这是美国休斯公司此前发射32 颗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在国际上亮相便震惊四座!丁主任立即打来电话表示祝贺,他说:“这次发射既有‘惊心动魄’之意,也有‘心有余悸’之感,虽然过程有些跌宕,但为国人争了一口气。”我说:“我们完全是被逼到夹缝里了,好在有惊无险发射成功,组织交给的任务我们完成了。”
丁主任笑逐颜开却也几度哽咽,他为我国第一颗外星“亚洲一号”发射倾入了大量心力,从抢建二工位到“亚星”成功,西昌航天人面临的都是背水一战,丁主任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关切,引领大家誓壮国威、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