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强化电视节目的守正与创新
2022-08-06李毅
文 李毅
近年来,传媒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进入全媒体时代,曾经占据主导主流地位的传统媒体面临严重冲击,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新格局,成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守正与创新,仍是在突围之路上制胜的不二法宝。以电视节目生产为例,要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从节目内容、意识形态、技术运用、媒介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让主流媒体焕发新生与活力。
遵循内容本位 坚守舆论主阵地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永远不过时,优质的节目内容,仍是电视媒体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的立身之本、核心力量。
近年来,一些媒体为了争取受众,导致电视节目生产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虽然这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能满足受众一时放松、消遣的需求。但久而久之,这些物质化、庸俗化的节目信息开始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导致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甚至道德观念扭曲,优秀传统文化丢失。这个时候,就需要主流媒体正本清源,牢记15字方针,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上坚守主阵地、传播正能量。
持身“守正”,就是要把握“正”的核心,明确“正”的方向,厚植“正”的沃土,升华“正”的内涵,遵循现代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方能端然自处,赢得未来。
把握“正”的核心
电视节目要把握的“正”,核心是党管媒体,党媒姓党。“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媒体形态、传播业态如何变化,主流传媒作为党媒的性质不能变,坚持党台姓党、党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不能丢。因此,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媒体,要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做到严而又严、一以贯之。守“正”就是要有坚守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党的宣传舆论阵地。
明确“正”的方向
电视节目要明确的“正”,方向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导向错误,则动摇人心。在全媒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电视节目意识形态的输出被逐渐弱化,泛娱乐化的节目开始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众生喧哗、哗众取宠之下,电视节目应当精准把舵“正”的方向,找准价值“风向标”,拧紧思想“安全阀”,不偏不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实现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
厚植“正”的沃土
电视节目要厚植的“正”,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是新时代电视节目提升质量、扩大影响、打造精品的制胜法宝。曾几何时,中国电视行业掀起了一股选秀节目风潮,殊不知,没有文化精髓的节目,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终究是昙花一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内涵丰富,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节目创作的“源头活水”。
升华“正”的内涵
电视节目要升华的“正”,内涵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顾名思义,成风就是倡导一种社会风气,化人就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成风在前,化人于后,这就要求我们在节目策划之初,就要夯实好“风”的基础,明确“化”的目标,即每一个节目,无论以何种形式、在何平台播出,都要认真思考它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达到培育良好社会生态、营造清新宜人的社会风气的目的。如央视综艺频道打造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以有益、有趣的形式,将国学、艺术等各领域知识带到开放“课堂”上,主讲人沉浸式讲述与经验分享,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让更多年轻人汲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或精神上的养分。这种寓教于乐的电视节目,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推陈出新破圈 抢占融媒新赛道
进入新时代,建设新型主流电视媒体,守正是根本,创新是手段。一档优质的电视节目要想出圈,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思维、生产模式,运用新形态、多维度的表达方式,满足观众日新月异的审美需求,才能收获良好口碑,打造一个个爆款IP。
观念创新,多维度破局
思路决定出路。新形势下,传媒人要善于突破现状,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谋求新境界。电视节目的生产,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以来,在节目创作上容易被传统模式所固化,久而久之,观众容易产生视觉与审美疲劳。以电视纪录片为例,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因为表现手段单一,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又因受题材所限,属于“小众”范畴。实际上,只是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在节目生产上还停留在原有模式上,思想被固化。观念一变天地宽,“小众”也能变得“大众”。最近,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以高品质的画面质感、精彩动人的演绎、独特的叙事方式,频频刷屏,成功圈粉,让人耳目一新。该纪录片首次采用了演绎拍摄的手法,情景再现,一方面弥补了历史画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有代入感,能够把观众拉入历史中去。同时,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以50格拍摄,所有镜头全部放慢一半速度,使画面蒙上了一层历史感,使人在“慢”的节奏中,沉下心来,细细品味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的中国故事。此外,从画面色彩、镜头结构上,也进行了视觉意象的创新,像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国工笔画,更具有历史质感,使每一帧画面都美出了新高度,令人陶醉。这种“大写意”的美学表达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宏大历史题材,变得清新通俗易懂,无声胜有声,意境悠远。事实证明,近年来,从《舌尖上的中国》到《中国》,这些大体量、高品质的纪录片,无论是从文案、旁白、音乐,还是画面、节奏、剪辑,都在不断地求新求变,闯出新路子,赢得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形式创新,多艺术表达
节目创作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一档好的节目,往往需要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灵动的艺术表达、完美的艺术形式,使宏大的主题、深邃的思想得到温柔细腻的诠释,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使作品更具有穿透力、表现力、感染力。由湖南广电和湖南演艺联合创作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为原型,讲述了湖南扶贫路上涌现的真实人物和典型故事,以湘西之事讲湖南,以湖南之事讲全国。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力作,首先,在艺术结构上,选择以扶贫日记的形式,采用“6+2”即“序言+6个故事+尾声”的结构模式,通过点、线、面,层层递进的艺术表现手法,动人心弦,引发共鸣。其次,在艺术表达上,将歌、舞、音乐剧等有机融合,这种集成式、创新式的多种表达方式,相得益彰,使内容和情感得到升华,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业态创新,多媒体融合
突破传统媒体边界,辅以新业态、新媒体的助力,让传播和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当下年轻受众观看习惯。以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为题材的《大地颂歌》,2020年9月底首演,11月初亮相国家大剧院,2021年1月电视版在湖南卫视播出,一时间被网友称为“红”破天际,这台“内容即流量”的舞台剧之所以成功出圈,最大的特点在于多媒体融合。湖南卫视首次将舞台剧搬上荧屏,不断拓宽电视边界,实现歌舞剧与电视节目创新融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可称之为一部名副其实的“融合之作”。电视剧版的《大地颂歌》采用的是4K技术录制,拍摄主要是艾美拉摄像机,可以说是将电视与电影的拍摄手法相结合,使观众在观感上更加身临其境。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之下,湖南卫视此举无疑是一次勇敢而又极具价值的尝试。
手段创新,多技术加持
电视节目不仅是一档文化视听盛宴,也是一次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节目制作也由传统单一走向多样化,5G、人工智能、AR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如2021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使得节目“奇妙”出圈,连上热搜。精彩不断的背后,是新技术的加持。如在《七夕奇妙游》系列节目中,《少林功夫》就是采用复活壁画的形式,结合XR(扩展现实)技术,达到完美呈现舞者进入壁画世界,与武僧“切磋”的精彩效果。《龙门金刚》中13位飞天仙女通过5G+AR技术,融合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再现敦煌飞天的奇景,带给观众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河南卫视这种“传统文化+现代技术”的创意融合,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掀起了新一轮国潮,《奇妙游》系列也迅速成为河南卫视最大的IP。
机制创新,多业态相生
推动媒体融合,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大势下,缺的不是技术、不是思路,而是体制。没有体制的创新,就难以实现融合发展。革故鼎新,构建现代新型主流媒体格局,就需要重塑媒体构架,突破传统单一业态,实现多元发展、多业态相生。
不破不立,近年来,各大主流媒体主动作为,从组织构架、产品体系、生产流程、管理体制等方面一体推进媒体深度,大屏+小屏融合发力,挺进全媒体时代。以湖南广电为例,打造了以湖南卫视“大屏生态”为核心,以芒果TV“小屏”为新业态的传媒生态,并将触角延伸至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移动终端等各大小平台,形成了全媒体产业链。芒果TV更是通过原创IP+特色品牌,采取垂直独播模式,凭借优质内容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路径,让处于竞争弱势的传统媒体成功逆袭。芒果TV与湖南广电新闻中心合作推出的《我的青春在丝路》获评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也是湖南广电网台合作作品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立足培根铸魂 写好融合大文章
媒体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写好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提升主流媒体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哪?在守正、在创新,说到底还是得把握舆论宣传的“根”与“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创造新业绩,谱写出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
为媒体融合树“根”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为媒体融合树“根”,就是要回答好“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时代之问。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人民是根,一切创作都要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牢牢把握人民需求,将自己的情感同人民的情感紧密连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好作品,赢得观众的认可。一旦离开了人民,节目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命力。纵观湖南广电创意互动H5《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和广播访谈节目《从十八洞村到沙洲村》这两部作品,无不是扎根热土、记录人民,可听、可见、可触摸,既坚守了初心本色,又反映了人民心声,双双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由此可见,无数优秀的经典之作,无一例外都是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也都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精神气质。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从群众中汲取充沛的养分,创作才能有血有肉,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为媒体融合立“魂”
人无魂无以为生,媒无魂无以为立。为媒体融合立“魂”,就是要回答好“是否启迪人、引领人”的初心之问。电视节目承担着成风化人的使命任务,文化是魂,一档优秀的节目不仅要有艺术性、观赏性,还要有思想性,思想的来源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融合的方式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这个最根本、最牢靠的“魂”不能丢。在中华文明史上,优秀的传统文明滋养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正确看待和全面准确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是考验创作者培根铸魂能力的重要方面。传媒人作为传播中华民族灵魂的信使,更要传承好、挖掘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结合文章,守正道,走大道,才能出精品、出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媒体融合新的赶考之路上,主流媒体理应扛牢政治责任,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好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融合新路径占领舆论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