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市旧城区口袋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2022-08-05朱珈仪秦晗徐欢李红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公园景观空间

朱珈仪 秦晗 徐欢 李红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资源紧缺,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口袋公园的建设对于改善此类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其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2]。口袋公园由景观设计师罗伯特·锡安(Robert Zion)于1963年首次提出[3],各国学者对其定义聚讼纷然,我国也尚未出台明确的标准[4],但普遍认为口袋公园是兼具休憩、生态、景观、康体等多功能,便于人们进入和使用的,呈斑块状零散分布的小规模开放空间。

目前,有关口袋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生态学和美学为根本的理论层面宏观设计策略,较少考虑到以人的需求为根本的实践层面微环境细部设计[5],特别是园林城市建设和全民健身计划加持下,更应该着眼于增加人们休憩健身的活动空间,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碎片化的角落空间见缝插绿。口袋公园的建设既是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物尽其用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高效渠道,又是宣传城市地域特色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的一种有力途径。

1 项目介绍

1.1 地理位置

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旧城区内2条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西南角,设计面积约1790m2,形状为1/4圆形与矩形的围合空间,周边建筑分布密集,以老式居住建筑为主,用地性质混合,人流量较大,紧邻城市路网和公共交通站点,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

1.2 现状分析

1.2.1 周边人群分析

实地调研发现,场地服务人群中75%是以家庭、老人、儿童、学生为代表的周边居民,其中又以年长者居多,15%是以上班族、购物者为代表的路人、游客,10%是周边工作人员,其多活动于树荫下便于休息和交谈的空间。

1.2.2 现状问题与挑战

1.2.2.1 场地边界空间闭塞

从交通功能方面考虑,场地内仅有一个位于北侧的出入口,只能保证市民可以从北侧人行道进入场地,但未考虑到场地自身规模对于出入口数量的需求与出入口实际供给数量之间不对等,更未考虑到人们到访空间的方便性。此外,场地唯一出入口已被沿街商铺阻挡,从而降低了交通上的便捷性和可进入性。场地四周全方位的大面积铁艺围栏将其与外界隔离,大大削弱了公园的开放程度,不利于吸引人流;同时,强烈的边界感割裂了场地与街道景观的空间协调,场地的孤立化对人们的步行体验和视觉畅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消极影响。

1.2.2.2 场地空间划分混乱

场地既没有突出游憩和健身的独立分区空间,动线和静线相互交叉,也无法为使用者预留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难以满足休憩康体的日常需求。同时,场地忽视了居民偏好直接穿行的习惯,人行道与小区内部道路两场地之间未设置便捷的通道,降低了步行体验感。

1.2.2.3 场地基础设施破旧

从使用者角度考虑,场地的主要使用者来源于周边住区居民。无人管理的健身器材老旧荒废,存在服务功能落后、设施外表褪色甚至损坏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需求,造成使用群体缺失;健身器材的布局与周围环境无法呼应,导致使用者对场地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1.2.2.4 场地景观风貌欠缺

场地缺少文化景观建设导致其不具备可识别性,植物数量匮乏且形式混乱造成景观隐蔽感和孤立感强。大片女贞林长势喜人但未得到充分利用,杂乱无章的地被植物肆意生长,场地内植被鲜少的土壤裸露未进行铺装处理,这使得雨天整个场地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活动舒适性。

2 设计分析

在规划条件以及项目用地特点基础上,以江南园林作为文化底蕴,以人性化理念为根本,打造富有人文思想、融入当地特色的口袋公园。

2.1 设计理念

2.1.1 明确使用者的定位

该设计的主要使用者为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在周边工作的群体,为其提供日常休闲活动和游憩健身的场所。

2.1.2 考虑人的需求,营造人情味空间

基于现代园林在表现形式上的需求,重点突显出现代社会的时代特色。而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清新自然、典雅幽静以及尺度宜人是每个时代对园林景观不变的理念,要在园林造价方面进行良好的成本控制,同时也能够以最基本的园林设计元素满足不同群体精神感悟的需求。

2.1.3 收放有度,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

为了强调园区的空间尺度,在园区的入口设计方面,采用适当收缩的设计手法,通过大小尺度的对比,体现出园区中央活动区域的大尺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园区的纵深感,进一步弱化观感方面的局促感,应用现代园林元素来达到设计的层次感。

2.1.4 因地制宜地使用观赏性软性造景元素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在设计中充分注重生态的协调统一,以适应性更强和抵抗力更高的本土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植物选择,并充分考虑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类构成等,以达到空间立体化的分布特征。

2.1.5 突出景观空间意境营造

现代园林在良好的设计下,能够给予走入其中的人精神层面的舒缓,激发内心深处产生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感染力。基于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景观所能够渲染出的意境和氛围,情景交融和以景动情是本设计想要达到的景观设计效果,将“景”和“意”充分的融合[6],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进而释放人的精神压力并促使其身心愉悦。

图1 总平面图

图2 功能分区图

2.2 功能分区分析

设计将公园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观景休闲区、绿化景观区、活力铺装区、运动健身区4个主要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观景休闲、交通通行、交流休憩、健身康体、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复合。入口处采用硬质广场处理地面空间,起到集散人流的作用。通过抬高中央地势来突出圆弧形半聚合式的亭廊,结合与公园整体铺装相异的铺地,为公园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核心景观节点,辅以顺应人体工学的坐凳为使用者营造舒适、安全、方便交流的坐憩空间,注意视线的可达,也方便家长对儿童活动的监护。利用场地现状中原有的女贞林形成可依靠的具有安全感的边缘空间,同时依其林缘线设置休息设施,创造出一处适宜坐憩的空间,成为公园与居住区、公园与城市道路的自然的缓冲带。

2.3 流线分析

为方便使用人群的出行与活动和城市道路的联系与贯通,公园四周分别设置南侧2处以及东北侧2处,共4个出入口。将靠近城市道路一侧的公园出入口与人行道相衔接,将靠近居住区一侧的公园出入口与小区内部道路相衔接,为周边居民提供快速迅捷的路线,同时满足居民日常“抄近路”的需求。为更好地疏导人流,出入口采用弧形种植池分隔空间,公园的主要交通流线结合出入口位置和人群步行偏好布置并尽可能地保证园内活动人群的通达性,不穿越核心休息区,以此减弱来往人群对休息者的干扰。通过公园内道路交通线的重新规划,尽量适应周边街道和小区的人流密度与行人交通线的连续性。

图3 交通流线图

图4 景观分析图

2.4 景观视线分析

利用中国古典造园中常见的对景、隔景、框景等手法,结合现代的元素组织出丰富的景观视线,在中央活动空间的设计中,以镂空的亭廊代替常见的公园长椅,满足周边社区人群休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层次感,既适合单人休息,也满足多人聚会和会谈,体现小中见大的设计理念。而在地面铺装方面,大部分采用灰色调的混凝土压膜铺装,能够有效降低公园的改造建设成本,大面积的采用同一色调的铺装,应用在小规模的景观空间设计中,也能够弱化其局促的观感,从而在视觉效果上营造出大气的视觉感受。公园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旁,为增加公园对过往人群的吸引力,景墙布置在靠近公园东北部入口,实现园外视线的可达性。在景观选取融入方面,则是避开周边不利因素的摄入,如交通繁杂带来的噪音、周边小区高层建筑带来的景观视线遮挡等。

2.5 种植设计分析

在植物设计上新增公共设施绿化景观、边界空间绿化景观、建筑立面绿化景观等,尽量与公园内部植被相统一。在本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季节的影响,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植物所能够展示出来的景色有所区别,对其合理地应用到园林的设计中,是本设计在因地制宜方面所考虑和控制的因素之一。

公园的植物种植尽可能利用了现有资源,保留了场地原有长势良好的女贞树群作为上层乔木的骨干树种,在主要休息区种植栾树,满足使用者夏季遮荫及冬季采光的需要。同时,选用本土植物,配以桂花、栀子花等香花品种,结合紫薇、樱花的种植,构成公园别具一格的时令景观。在主要的视觉焦点处种植红枫、鸡爪槭等色叶树种,形成了四季季相分明且高低错落有致的整体环境。在形象造型设计上,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现代花境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典雅感又赋予现代气息,体现出不断婉转柔雅和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同时,运用亲切灵巧的细部处理手法营造自然生动的风格,不仅能够体现经典大气的韵味,又能够赋予感官上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体会。

图5 节点效果图

2.6 边缘空间的处理分析

口袋公园不是脱离实际的孤立空间,应注意公园视线与周边街道的空间融合,打破原有平面框架的“枷锁”与立面围栏的“壁垒”,减轻人与自然的距离感,运用自然开放式的柔化边缘模糊公园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限,使公园与街道空间形成视线可流通的区域。在本次设计中,为了营造更为多元化的空间,并有效降低改造建设的成本,充分利用基地内部的高差,以台阶和台地来设计出层次感更丰富的景观和使用空间。在其基础上,结合景观植物的合理应用,营造出更适合周边社区人群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的多元化空间。

为了阻隔临园道路的交通噪音,边缘空间结合地形种植灌木,既能防止外部道路与内部区域混合,又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园内环境,同时也成为临路园林景观的记忆点。西侧和南侧边缘紧邻居住区,种植高密度植物阻隔视线以减少园内活动人群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整个空间打造出一种自然放松的感觉,与现代园林城市气氛相契合,恰似无锡低调而温雅的文化姿态。

3 结论及建议

口袋公园的建设可以通过重新开发和改造现有的绿地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引入绿化来建造。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小、灵活性强,景观、生态和社会条件优越,在美化环境、城市更新和满足当地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绿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益。

3.1 优化可持续环境的生态需求

3.1.1 选用多年生植物、乡土树木和丰富的地被植物

通过植被高度、颜色和形态的组合变化创建四季皆可赏的健康景观。同时,植物群落设计模仿天然植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植被的生态演替和可持续发展。

3.1.2 构建弹性绿地海绵系统

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实现城市雨水自然循环过程,为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提供生态栖息地。

3.2 融入人性化设计的使用需求

3.2.1 营造多元化空间

主要考虑以老年人、儿童、上班族为主的使用对象,根据身体特征、心理感受和行为偏好,有针对性地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多尺度的社交场所,鼓励全民健身,为口袋公园节省有限的空间。

3.2.2 提高空间使用的便捷性

出入口布局合理,流线畅通无阻,在主线上串联各个主要景观节点,保证公园的通达性。

3.2.3 增加人性化设计

调整植物群落结构,营造小气候环境,构建安静的环境氛围,减少城市噪音对使用者的影响,提升环境舒适性以贴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使用需求,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注重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导向标识牌、人体工学座椅、无障碍设计等。

3.3 增强文化归属感的社会需求

3.3.1 促进认同感的文化植入

在园林设计中,以原有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物与意的结合,借助假石、景墙、灯柱等景观小品将地域文化景观的意境融入自然景观中,提升公园的文化魅力,营造出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情境。

3.3.2 加强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

公园可以通过组织家庭园艺、竞技活动等户外活动促进社会互动和建立凝聚力。

猜你喜欢

公园景观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