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谁在掌控中国互联网生死权》
2022-08-04
电脑报 2022年29期
2011年左右,崇尚自由、多元化的互联网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彼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家公司分别在电商、社交和搜索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业界将它们合称为BAT。但这种看似稳定的市场格局,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介入而变得动荡不安——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超过PC网民数量,移动互联网生态迎来爆发。
谁都能感觉到中国互联网即将迎来第二次跃迁,美团、滴滴、今日头条均搭乘着移动互联网的热潮登上历史舞台。而BAT却在转型过程中暴露出各自不同的风险和短板,进一步加剧了焦虑感。
在新的历史节点,BAT都想抓住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试图剖析未来的刚需和流量入口到底是什么。在一切未明了之前,为了保住垄断地位,资金充足的BAT除了在内部自我迭代,对外也开始大肆并购、投资。一时间,中国互联网站队之风蔚然。
2016年前后,移动互联网格局初定,BAT之外的互联网垂直领域小巨头遵循着“三生二,二生一”的逆生长模式逐渐壮大。合并后的新公司无一不是各赛道的绝对龙头,掌握着定价权。当然,在这背后也少不了BAT的影子。
在十余年的“柔性监管”下,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平台,早已跑出了极为庞大的阵容,展露出一副大而不倒的样子。他们大肆收购潜在竞争者,或者用兼并消灭竞争者,从各自的垂直领域出发,以资本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并横向扩张多元领域,生态联盟逐渐成型。
在越来越大的平台生态体系中,垄断、抑制创新、数據安全等问题不断滋生。刻意忽视多年后,终于在2021年摆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