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2022-08-04苏啸尘王国强李江波张银刚姬文晨
苏啸尘,王国强,李江波,姬 乐,李 萌,张银刚,姬文晨*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西安 710061;2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通讯作者,E-mail:jiwenchenbaoyan@163.com)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车祸及高处坠落伤等暴力因素所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爆裂性脊柱骨折,往往伴有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会造成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对于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危害[1]。胸腰段是脊柱的一个特殊节段,占脊柱骨折的90%,容易发生骨折并造成SCI[2]。原发性损伤往往在损伤即刻发生,无法逆转;继发性损伤则是后续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一般包括炎症反应、过氧化反应、自由基和细胞通道破坏等一系列级联反应,其中炎症反应被认为是重中之重,早期抑制炎症反应对于SCI后期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3-5]。姜黄素治疗SCI在既往研究中已经被证实具有积极的意义,具备抗氧化、抗炎症的作用[6-8],但其抗炎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是否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有关,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此,本课题拟采用姜黄素治疗大鼠急性损伤,探讨其在调控NLRP3炎症小体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CI提供一种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实验采用2月龄雌性SD大鼠,均为清洁级,体质量200~220 g。动物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陕)12-018。本研究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117。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IL-1β试剂盒(Abcam公司,美国),IL-6试剂盒(Abcam公司,美国),NLRP3(Abcam公司,美国),Caspase-1(Abcam公司,美国),ASC(Abcam公司,美国),苏木精染色液(西安三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中国),伊红染色液(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蜡切片机(Leica公司,德国)。
1.3 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分组
按照课题组前期方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9,10]。根据后续实验要求,每组需存活10只大鼠,为防止术中和术后意外死亡,每组初始各使用15只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打开椎板,不做任何处理;脊髓损伤组打击造模成功,不做任何处理;姜黄素组打击造模成功后,经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连续7 d。
术前禁食6 h后,以10%水合氯醛(350 mg/kg)麻醉后备皮消毒,以T10为中心行背部正中切口,长约2.5 cm,逐层分离肌肉及组织,充分暴露T9~T11节段,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咬骨钳去除T10棘突及椎板,保留硬膜完整,充分暴露T10脊髓后,假手术组直接逐层缝合切口,其他两组则使用击打器击打T10,打击能量60 cm·g,若观察到损伤局部迅速出现充血水肿,双后肢抽搐,尾巴摆动,则造模成功。
1.4 BBB评分
术后1,2,4周进行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分数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11]。
1.5 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
术后4周,各组取3只大鼠,心脏灌注后,进行如下操作: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以打击点为中心取脊髓组织2 cm,对照组取相同平面的正常脊髓组织2 cm,采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制作蜡块后常规切片(厚度为5 μm),完成HE染色。
1.6 ELISA检测组织炎症因子IL-1β和IL-6
术后4周,各组取3只SD大鼠,切取包括脊髓损伤处上下各2 cm的组织,用PBS在冰上匀浆,4 ℃,10 000 r/min离心30 min,随后收集上清液进行ELISA。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IL-1β和IL-6。
1.7 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
术后4周,各组取4只SD大鼠,切除包括脊髓损伤处上下各2 cm的脊髓组织,进行如下操作:RIPA裂解液提取脊髓总蛋白后进行定量,取各组等量(50 μg)总蛋白在SDS-PAGE上电泳,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后5%去脂奶粉封闭3 h,一抗NLRP3(1 ∶1 000稀释)、Caspase-1(1 ∶1 000稀释)和ASC(1 ∶500稀释)4 ℃孵育过夜,按1 ∶2 000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曝光洗片后,用Image Lab 8.0软件检测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术后各组大鼠死亡率
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各1只麻醉意外,脊髓损伤组1只泌尿系感染死亡,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后腹膜炎2只死亡(见表1)。由于术后护理得当,给予补液,补充能量,抗感染治疗,并辅助排便,护理泌尿系等措施,大鼠整体死亡率较低。后续实验每组需要10只SD大鼠,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大鼠剩余数量多于10只,故采用随机挑选法,从各组剩余大鼠内挑选10只进行实验。
表1 术后各组SD大鼠死亡率
2.2 BBB评分
术后1周和2周,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大鼠后肢功能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姜黄素组BBB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对照组BB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大鼠后肢功能BBB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P<0.05图1 不同组大鼠术后4周内的运动功能评分Figure 1 BBB scores of rats within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in different groups
2.3 HE染色
术后4周,对照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可见大量形态规则的神经元,而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脊髓形态紊乱,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而且脊髓损伤组的炎症细胞数量多于姜黄素组(图2)。
图2 术后4周各组脊髓组织HE染色 (×200)Figure 2 HE staining of spinal cord tissue at 4 week after operation in each group (×200)
2.4 ELISA检测IL-1β和IL-6表达
术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的炎症介质IL-1β和IL-6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姜黄素组炎症介质IL-1β和IL-6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P<0.05图3 术后4周各组脊髓组织炎症介质的表达Figure 3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spinal cord tissue at 4 week after operation in each group
2.5 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
术后4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脊髓损伤组和姜黄素组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脊髓损伤组比较,姜黄素组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P<0.05图4 术后4周各组脊髓组织中蛋白的表达Figure 4 Protein expression in spinal cord tissue at 4 week after operation in each group
3 讨论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作为脊柱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性高,治愈率低,如果损伤平面涉及上颈椎,部分患者在损伤后短时间内死亡,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12]。目前,临床治疗SCI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手术治疗主要机制是减除骨块对神经的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防止进一步损伤;保守治疗通常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血管活性药物前列地尔,以及类固醇激素甲强龙改善局部微环境;康复治疗,通过理疗、针灸、电刺激等方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3-15]。然而,上述方法对于SCI的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离理想状态还相差甚远,所以深入研究SCI的病理学机制,尽早给予干预,防止继发性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炎症反应被认为是SCI微环境紊乱的重要原因,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抑制细胞凋亡、维持神经元的存活有着重要意义[16]。有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在SCI后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SCI可以促进NLRP3、pro-Caspase-1及ASC蛋白的转录并发生寡聚化,组成为成熟的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复合体,即NLRP3炎症小体,进而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神经功能继发性损伤,所以,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对于SCI的治疗至关重要[17,18]。姜黄素是姜黄植物根茎的提取物,既往应用姜黄素治疗SCI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20]。郝琴等[21,22]认为姜黄素可以促进SCI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最佳腹腔注射计量为100 mg/kg,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减轻炎症反应来提高神经功能。然而,姜黄素抑制炎症反应及发挥抗凋亡作用是否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有关尚未见相关报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及进一步探讨SCI的修复机制,我们设计完成此次课题,参照既往研究结果将姜黄素的给药浓度定为100 mg/kg,给药时间为术后连续7 d。术后4周,姜黄素组BBB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姜黄素组可提高SCI后动物肢体的运动能力,是一种有效治疗SCI的方法,但距离正常大鼠仍然差距较远。术后4周,相于对照组,姜黄素组的脊髓形态紊乱,炎症细胞浸润较多,炎症介质IL-1β、IL-6升高,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增高,但相对于脊髓损伤组,姜黄素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介质表达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这就说明姜黄素可以显著抑制SCI后的炎症反应,且与调控NLRP3小体有着重要关系,因为炎症介质的降低与NLRP3相关蛋白的降低呈正相关。
与此同时,本课题研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是姜黄素溶解后通过腹腔注射会导致一部分大鼠死亡,通过解剖认为腹膜炎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改进姜黄素的使用方法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尤其近年来纳米载体的逐步兴起,为后续研究带来新的思路,是否可以采用纳米载体携带姜黄素通过尾静脉注射,从而提高药物的起效浓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次是本实验在HE染色结果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时,只是宏观地进行了判断,只能初步确定腹腔注射姜黄素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后续研究我们会对其进行定量计数,来深入探究其抑制炎症的具体机制并推进实验其他部分的进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发现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有关,这一结果对于后期进一步研究SCI的修复机制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