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AI启蒙、思维变革的成长伙伴
——专访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兰之君
2022-08-04兰之君
兰总您好,请问您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投身青少年机器人教育行业的呢?投入此行业的初衷是什么呢?
兰之君:2002年,鲸鱼机器人创始团队开始在国内尝试教育机器人产业化道路,这条探索之路一走就是20年,期间开发过类人机器人、飞行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模块机器人等各种形态的机器人,最终我们聚焦于积木机器人。因为积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品类,也是创造万物的最小单元,更是训练青少年创造力的最好载体,所以我们认为积木机器人是最好的教育机器人的形态。而且,教育机器人也是针对青少年开发的第一个智能产品,是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伙伴,是第一个消费级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因此最终我们走进了教育机器人行业。
机器人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计算思维的基石,请您谈一谈在产品研发时有哪些具体的原则和理念?
兰之君:在教育脉络上,鲸鱼的首要原则就是一切产品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做延伸,但不提倡一味超前,那样只会揠苗助长。
其次,硬件一定要简单。这是鲸鱼机器人为降低学习“门槛”而不断努力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教育可被视为一个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机器人正是一种尝试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刺激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鲸鱼机器人要求短时高效,致力于用简单模块搭建代替复杂代码程序,用符合青少年的方式实现人机轻松便捷对话,达到理解容易、控制简单、满足好奇心的效果。
我们认为,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青少年亲自动手体验尝试,在积木拼拆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改进,辅以体验者之间的互动讨论,以群体学习的方式不断拓展个人创造空间,而非大人在一旁进行对错评判。通常,体验者只需经过两次试错,就能掌握基本操作,大人要做的只是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鼓励。
产品的研发是怎样结合上述教育原则及理念的?请结合相关教育案例具体谈谈。
兰之君:鲸鱼机器人的教育理念是多维的,它贯穿于整体的机器人教育生态,也就是以鲸鱼机器人为产品体系,以ENJOY AI为评价体系,以海平面教育云平台为内容体系,以“2050创新中心”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四维一体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AI Robot+Edu)生态。
首先,在硬件方面,我们研发了适合幼儿启蒙的makeU系列,过渡阶段的smart系列,适合中小学和竞赛场景的AI Module系列、EnginBot工程系列,专业级的金属积木机器人WOBOT系列以及虚拟仿真平台3D AI Robot,可以满足3~22岁全年龄段的青少年递进式的发展。
在软件方面,设计并提供了9种编程语言,包含幼儿阶段的积木编程、点读编程,过渡阶段的图形化编程、流程图编程,以及专业的Python、C语言、动作编程、3D虚拟机器人编程等。
在评价体系方面,研发的机器人已应用到丰富的竞赛环境、科创活动和人工智能普及活动中。例如,大学生比赛更加注重选手们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提供了适应高强度对抗性比赛的金属积木机器人,基于开源系统,拥有丰富的接口和应用资源,可以充分满足专业级别的竞赛需求。同时,鲸鱼机器人作为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和教育培训基地,每个月会面向学生及家长开放AI体验营和人工智能科普讲座。例如,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小朋友们在鲸鱼基地体验了多样的AI项目——汽车无人工厂生产线,激光雕刻机,无人驾驶小车等。小朋友们在自己动手体验机器人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更具象地了解AI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此外,鲸鱼还会定期开展人工智能教师发展研修、等级测评、产教研合作等活动,通过专家指导、实操练习、教学研讨等方式,使培训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内容体系方面,基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跨学科融合三大教育理论,设计了科学完整的螺旋式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及青少年实现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以及从制造模型到创造结构的进化。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倡导以问为教,主动学习。以“创造+编程”为核心,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导入—项目分析—探索创造—编程控制—评估创新”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帮助青少年实现从认识世界到创造世界的飞跃。
最后,请您介绍一下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研发方向。
兰之君:如上文所述,我们已经建构了四维一体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AI Robot+Edu)生态,独创了3~22岁全年龄段、全场景和全兼容的教育机器人体系。
我们的“小学5+2课后服务”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课程和科创活动,拓展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应用。该方案已在全国多省市成功落地,进入校园,全面助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
鲸鱼机器人目前也是上海市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与教育培训基地”,主要从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公益活动,承担青少年科学教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义务,不断建设和完善科普设施(平台),加强科普基地使用和管理。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教育机器人有望成为新时代青少年AI启蒙、思维变革的成长伙伴。